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D,SP-D)在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s)合并间质病变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以探讨SP-D在炎性肌病合并间质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方法测定46例炎性肌病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SP-D水平,并分析血清SP-D水平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相关性。结果 炎性肌病合并间质病变组血清SP-D水平(4.19±1.65)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36±1.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性肌病合并间质病变组血清SP-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SP-D可能参与了炎性肌病合并间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作为炎性肌病患者发生间质病变的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炎性肌病 肺表面活性蛋白D 肺间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间质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间质疾病稳定期患者40例,时间2022.06-2023.04,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选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间质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肺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间质疾病属于一组弥漫性疾病,它主要影响肺泡腔和间质,出现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近年来,间质性肺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新的治疗方法的范围也有所扩大。间质性肺病包括范围广泛的疾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案有限。间质性肺病包括范围广泛的疾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案有限。本研究回顾了治疗间质性肺病的临床进展,目的是有效和安全地治疗间质性肺病。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治疗进展 肺康复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在临床诊断中,对慢阻合并间质纤维化,使用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7月,102例疑似慢阻合并间质纤维化患者,行X线和CT诊断,以功能和病理为诊断标准,分析CT诊断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102例患者确诊为慢阻合并间质纤维化的有62例,比较X线,CT诊断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对慢阻合并间质纤维化,使用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CT诊断 X线 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 阳性率 灵敏度 特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间质疾病是一组以肺泡单位的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病疾病的总称,又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病。临床治疗效果差,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总结王檀教授治疗间质疾病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肺痹     王檀教授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质伴慢性阻塞性疾病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患者功能和生存质量提升效果研究。方法:采用我院间质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作为案例,从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护理干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前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后者则是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对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明显功能和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患者功能,同时将其生存质量进行改善,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 间质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研讨间质疾病的血气及功能分析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方法 抽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40例间质疾病(ILD)患者分为A组(已知原因发病,n=19)、B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n=12)和C组(肉芽肿性ILD,n=9),对比三组的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之间的对比,C组的VC指标更低,B组的FEVl指标水平高于C组(P<0.05),所有患者的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余指标均无差异(P>0.05)。 结论 通过功能指标能够更明确地观察到间质疾病的病情,有利于早期诊断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肺功能指标 血气指标 间质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间质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要求。方法 本实验采用随机表法将处于平稳状态的间质病变病人100名,分成两组,每组50名。护理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并与护理前、护理后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VC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质性 肺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 研讨间质疾病的血气及功能分析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方法 抽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40例间质疾病(ILD)患者分为A组(已知原因发病,n=19)、B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n=12)和C组(肉芽肿性ILD,n=9),对比三组的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之间的对比,C组的VC指标更低,B组的FEVl指标水平高于C组(P<0.05),所有患者的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余指标均无差异(P>0.05)。 结论 通过功能指标能够更明确地观察到间质疾病的病情,有利于早期诊断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肺功能指标 血气指标 间质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为肺部疾病的终末期病理性改变,严重影响人体的呼吸功能。国内外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中间阶段,定向调控EMT上下游多条作用路径,如转化生长因子-1的经典Smads通路、非Smads通路等,可有效遏制EMT进程,缓解肺纤维化病变。本文对以EMT为作用靶点,改善肺纤维化病理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发抗肺纤维化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 标签: 肺纤维化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囊性病变的儿科患者,在治疗中正确饮食与营养管理策略。方法:选择将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3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囊性病变患者在开展切除术后的护理结果,并完成饮食积营养等管理。结果:在治疗囊性病变儿科患者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饮食方案,保障营养的正常摄入,对患者自身健康恢复起到推动作用。结论:为囊性病变儿科患者提供专业的饮食指导,对其疾病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肺囊性病变 儿科患者 饮食与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活血化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纤维化对患者功能的影响实施分析。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本院进行诊疗的66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划分所有患者为对比组(n=33)和观察组(n=33)。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比组治疗措施上再实施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患者的FVC、FEV1和FEV1/FVC指标情况比治疗前得到提升,且观察组中患者的FVC、FEV1和FEV1/FVC指标情况优于对比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纤维化患者时,在常规治疗上再对患者使用活血化瘀汤可以对患者功能进行有效改善。  

  • 标签: 活血化瘀汤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纤维化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对空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间112例肺部空洞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对其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同空洞病变CT中,肺癌、肺脓肿疾病多发于右肺,肺结核常见于右肺下叶与左上叶。结论:不同空洞病变患者在CT影像成像各有特点,对于疾病鉴别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空洞性病变 诊断价值
  • 作者: 邱龙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风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为皮肌炎合并间质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皮肌炎合并间质纤维化患者中随机选出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差异化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研究组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于相关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选择应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并辅以对症护理措施可以保障治疗的成功性,具有较突出的干预成效。

  • 标签: 皮肌炎;肺间质纤维化;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支气管镜在门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5例疑似门及纵隔病变患者为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诊治,对其均行超声支气管镜诊断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支气管镜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支气管镜结果显示阳性和阴性分别为29例和6例,6例阴性患者中,对其进行治疗随访,其中3例被诊断为慢性炎症,进行手术或者胸腔镜活检后结果显示2例为恶性肿瘤,1例为慢性炎症;超声支气管镜的引导下进行活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94.29%(33/35),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100.00%(28/28)和71.43%(5/7)。结论:临床上对门及纵隔病变患者实施诊断时,在超声支气管镜的指导下进行针吸活检术穿刺,准确率较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超声支气管镜 肺门及纵隔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