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出水回注是油田实现节能环保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保证注水时在确定的压力和必须的流量条件下所注的水能够自由流经地层而不引起油层孔隙的堵塞,必须提高注水水质。本文以源头、管网、井口、管柱为实施节点进行逐级分类对比,查找制约水质的短板,创新开展4项治理措施,实现提高末端平台注水水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能的转换更加便捷,进一步拓宽了电能的使用范围,诸如船舶、车间等电力系统的总装机量都已达十几兆瓦、几十兆瓦甚至上百兆瓦,中压电力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断路器短路电流分断能力,扩大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以及电缆载流量等,因而得到了普遍的推广。本文归纳了中压末端配电电气设计的一些方案,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中压电力系统的推广做好了技术准备。

  • 标签: 中压系统 电气设计 接线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对年龄超过60岁患有糖尿并发高危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糖尿并发心衰组50例,糖尿非心衰组50例采取胶体金法测定肝素化静脉血中NT-proBNP浓度水平。结果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3102±627)pg/mL,非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106±100)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在年龄超过60岁患有糖尿高危心衰患者中显著增高,且升高程度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NT-proBNP 心力衰竭 糖尿病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手部肌腱损伤中的应用。方法自2009年11月-2013年5月间我院共收治35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本组35例患者术中探查情况均与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相符。肌腱损伤后断端吻合口的形态及内部回声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准确判断手部肌腱损伤的形态及断裂部位,无损伤,对肌腱损伤及术后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频超声 肌腱损伤 手外伤 辅助检查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新的肌腱缝合方法M-Tang法的生物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结果。方法本研究采用36根猪后足屈肌腱作为实验材料,在相当于Ⅱ区水平造成切割伤后,18根用Tang法、18根用M-Tang法进行修复。将修复后的肌腱分别进行直线和90°成角状态下的拉伸,用Instron力学测定仪测定2mm间隙形成负荷及断裂负荷。M-Tang法用于临床修复Ⅱ区屈肌腱65例共96指,术后均采用保护性主、被动活动相结合的锻炼计划。采用Strickland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在直线拉伸模式下,M-Tang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46.2±5.2)N,断裂负荷为(61.9±6.0)N,与Tang法相近;在90°成角拉伸模式下,M-Tang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35.9±3.6)N,与Tang法相近,断裂负荷为(57.0±4.5)N,高于Tang法。6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临床运用M-Tang法修复的Ⅱ区屈肌腱无1例发生断裂,根据StricklandTAM标准,其中优78指,良10指,可8指,优良率91.6%。结论M-Tang法具备Tang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操作简便,使用缝线和外露线结少,能满足肌腱早期保护性主动活动的需要,是Ⅱ区屈肌腱修复的优选方法之一。

  • 标签: Tang法 M-Tang法 生物力学 肌键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四肢肌腱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确诊的四肢肌腱损伤63例,了解高频超声的对其的诊断价值。结果63例四肢肌腱损伤患者最终均被MRI或手术中确诊,且均有高频超声检查,其中发现有肌腱损伤47例,阳性率为74.6%。结论高频超声能为四肢肌腱损伤提供有价值的诊疗信息,可作为一种诊断工具推广应用。

  • 标签: 肌腱损伤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儿童输尿管末端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22例儿童输尿管末端囊肿临床资料,均经B超、泌尿系CT、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逆行造影检查确诊,并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囊肿切开术。22例患儿年龄3个月至15岁,平均3.6岁,其中女性15例(68.2%),男性7例(31.8%);左侧9例(40.9%),右侧11例(50.0%),双侧2例(9.1%);囊肿开口于膀胱内20例(90.9%),开口于膀胱颈尿道内口2例(9.1%);16例(72.7%)合并患侧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7例(31.8%)合并重复肾畸形,且均为上下位肾输尿管Y形融合并以末端囊肿开口于膀胱内,4例(18.2%)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4.5%)合并输尿管末端结石,13例(59.1%)合并尿路感染;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囊肿切开术,手术时间为14~46min,平均(28±10)min,术中出血量2~10mL,住院时间2~5d,平均(3.1±1.0)d。结果术后21例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为3~31个月,20例未见输尿管囊肿复发,10例尿路感染症状完全消失,12例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得到明显改善,1例合并结石的未见复发,1例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加重而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儿童输尿管末端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对于严重膀胱输尿管反流,异位输尿管开口的重复肾患儿,术前需要做充分评估,以减少再次手术的风险。

  • 标签: 儿童 输尿管 囊肿 输尿管镜 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肠肌腱腱腹移行处部分断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12例腓肠肌腱腹移行处部分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结果对12例患者进行随访,患者治疗优良率达97%;评分为优的11例中,有10例在1年后恢复了受伤前的运动能力,运动恢复率达83%。结论腓肠肌腱腹移行处断裂的临床诊断不容忽视,必要的MRI检查及详细体格检查能够减少漏诊;手术治疗能够较好的修复解剖外观与张力,缝合强度可靠,满足康复及力量训练要求,治疗效果满意,患者运动能力恢复率高。

  • 标签: 腓肠肌 腱腹结合处断裂 诊断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肌腱外露的疗效。方法本组病例清创后肌腱外露,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每次持续负压引流7天,使用1-3次,待肉芽组织覆盖肌腱后,取自体中厚皮片,将自体皮戳洞后缝合于创面上,皮片覆盖VSD负压引流,术后10天左右打开,创面愈合。结果创面经1-3次负压封闭引流后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外露肌腱,18例皮片全部成活。结论VSD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植皮或皮瓣转位是肌腱外露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VSD) 肌腱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在急诊外科指趾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普通手趾外伤病人应用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观察其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局麻药用量、血管神经损伤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血管神经损伤风险低。结论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是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的麻醉方法,无需刻意注射至屈肌腱鞘内就能起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腱鞘麻醉 手指外伤
  • 简介:临床资料女性患者,74岁,以"左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退休后经常行兵乓球运动,没有明确的外伤病史。发病前运动后偶有左髋不适感,入院前1个月没有任何原因突发左侧髋关节疼痛,症状逐渐加重,曾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及理疗症状不见缓解入院。体格检查:左髋关节皮肤温度、皮肤颜色正常,髋关节各个方向主动、被动疼痛活动受限,外展为重。术前视觉模糊评分(VAS)7分。

  • 标签: 钙化性肌腱炎 关节镜 臀中肌 髋关节疼痛 非甾体抗炎药 女性患者
  • 简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俗称"运动衣,Jersey"损伤,常伴有肌腱止点处的撕脱骨折,是一种少见的损伤。国外报道较多,国内也偶见报道[1-2]。Leddy等[3]早在1977年就根据损伤后肌腱所在的位置,将此种损伤分为3种类型,I型:撕脱的肌腱回缩到手掌部,肌腱长短腱纽均断裂。II型:肌腱回缩到近端指间关节,短腱纽断裂,长腱纽完整,肌腱断端常带有小片撕脱骨折。III型:指屈肌腱止点处撕脱骨折,骨折片较大,常累及关节面,短腱纽完整,骨折片移位到远端指间关节。1981年,Smith[4]对此分型做了新的补充,也就是IV型,即:肌腱止点处撕脱骨折,同时肌腱又从骨折片上撕脱,并向近端回缩。2001年,Al-Qattan[5]报道了4例不同于前几型的损伤,即:屈指深肌腱止点撕脱骨折同时合并末节基底的骨折,他称之为V型损伤,并根据撕脱骨折是否涉及关节面,分为Va和Vb不同类型。2002年,潘勇卫等[1]报道的14例屈指深肌腱撕脱性损伤中有4例是此种类型的损伤。2012年10月29日,我们收治2例非运动性损伤的V型屈指深肌腱撕脱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 近端指间关节 撕脱骨折 运动性损伤 骨折片 指屈肌腱
  • 简介:江苏省手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手外科研究所于2014年12月19—21日在南通市星海天大酒店举办“手部肌腱修复、桡骨远端骨折和微创手术进展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后,将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分。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肌腱修复 微创手术 学习班 手部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53例施行低位和超低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术。术前行心理护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术后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保肛率100%。结论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低位直肠癌 回肠造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II组、III组、IV组,同时选取同期入住我院的60例无心力衰竭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所有入选对象NT-proBN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NT-proBNP水平随着NHY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II组、III组、IV组患者NT-proBNP水平逐渐降低,心功能评级也不断下降(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客观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对于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病情分级以及预后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心力衰竭 NHYA心功能分级 诊断价值
  • 简介:根据显热处理末端与新风冷却除湿空调系统的特点,探讨了新风冷却除湿系统在设计参数下的适应条件。以主动式冷梁+新风冷却除湿系统为例,针时客房、办公、会议、商业四种类型房间进行了系统适应性分析。新风冷却除湿的深度受到盘管特性及水温等因素影响不能太低,提出湿风比概念,并通过计算得到显热处理末端与新风冷却除湿空调系统可适合于最大湿风比为4.92的房间。

  • 标签: 显热处理末端 主动式冷梁 冷却除湿 湿风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