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和评价人抗凝血酶Ⅲ(human antithrombin Ⅲ,AT-Ⅲ)生产工艺中有机溶剂/去污剂(solvent/detergent, 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灭/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D法作为AT-Ⅲ病毒灭工艺,纳米膜过滤法(20 nm孔径)作为其病毒去除工艺,分析病毒灭/去除工艺对AT-Ⅲ活性的影响;以伪狂犬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猪细小病毒、脑心肌炎病毒作为指示病毒,对上述工艺进行病毒灭/去除工艺效果的验证。结果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可有效灭/去除脂包膜病毒和非脂包膜病毒,指示病毒滴度下降均>4 lg;且AT-Ⅲ的生物活性及其他各项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活性变化<10%。结论研究建立的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可有效灭/去除AT-Ⅲ中的指示病毒,该方法为凝血因子类制品的病毒灭验证工艺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病毒灭活/去除 有机溶剂/去污剂法 纳米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解决APTT纠正试验Rosener指数“灰区”的方法,建立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方法收录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PTT单独延长的患者样本,借助ROC曲线探索不同方案的最佳判断界值,建立联合应用1∶1和4∶1混合解决“灰区”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收录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同类样本验证该方案和路径的诊断效能。结果传统Rosener指数判断标准对因子缺乏和抑制物的区分效能较低,建立组和验证组共49例(15%)样本位于“灰区”;建立1∶1混合纠正试验Rosner指数判断因子缺乏的最佳界值为5.0%,判断抑制物的最佳界值为9.1%,对于5.0%~9.1%的样本进行4∶1混合纠正试验能明显提高低滴度抑制物的检出率;借鉴Rosner指数建立孵育后延长时间百分比-P(1∶1混合时>10.8%和4∶1混合时>13.5%)用于判断抑制物具有时间依赖性较共识推荐的2种方案诊断效能更高。联合1∶1和4∶1混合纠正试验对于因子缺乏和抑制物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90%,将抑制物误判为因子缺乏的比例从20.9%(9/43)下降到7.0%(3/43),将判断时间依赖性抑制物的特异性由54.2%提高至100%,准确度由63.3%提高至97.4%。结论1∶1和4∶1混合纠正试验联合应用可较好地解决“灰区”问题,建立的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路径,有助于APTT纠正试验的进一步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纠正试验 灰区 Rosner指数 孵育后延长时间百分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时的荧光RT—PCR检测技术,是在常规PCR平台上发展出来的量化PCR工艺技术,通过在PCR的反应系统中添加了大量荧光反应基团,之后再经过大量荧光数据的积累,就可以即时的监控了整个PCR流程,之后又利用x射线断层成像数据的标准曲线,对所有未知模型都实现了定性分析。

  • 标签: RT—PCR 活禽和禽组织 禽流感病毒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6例接受阴道镜活检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8例于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住院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合作程度、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8.23±1.10)分,对照组为(6.07±0.75)分(P

  • 标签: 舒适化护理 阴道镜 宫颈活组织 检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肌梗死治疗中联合实施达比加群治疗的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9.3—2022.2收治的6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基于对照组,研究组(34例)施以达比加群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FIB(2.52±0.41)g/L水平相比对照组(3.14±0.57)g/L要低,APTT(39.58±4.05)s、TT(19.12±2.24)s、PT(15.98±2.45)s水平均比对照组要高(P

  • 标签: 心肌梗死 凝血功能指标 达比加群酯 炎症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36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统计穿刺组织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二者符合率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36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病变11例(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癌3例),良性病变25例;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恶性病变13例,良性病变23例。穿刺组织检查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8.89%(32/36)。穿刺组织检查结果恶性病变11例中,超声可见微钙化1例(9.09%),低回声2例(18.18%),低回声伴微钙化8例(72.73%),低回声伴微钙化者占比高于微钙化者、低回声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诊断准确率高,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 标签: 乳腺癌 非肿块型病变 超声引导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US-CNB)对乳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BI-RADS)4类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150枚)乳腺BI-RADS 4类肿块患者,并按肿块恶性程度分为4A组、4B组、4C组,依次为30枚、19枚、101枚肿块。将常规超声诊断与US-CNB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US-CNB对乳腺BI-RADS 4类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130例(150枚)乳腺BI-RADS 4类肿块患者均顺利完成US-CNB检查,其中良性57枚(38.00%,57/150)、恶性93枚(62.00%,93/150)。乳腺BI-RADS 4A类肿块阳性预测值最低(P<0.05),乳腺BI-RADS 4C类肿块阳性预测值最高(P<0.05),4C类与4A类、4B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类与4B类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US-CNB检查BI-RADS 4类乳腺肿块安全、便捷、并发症少,其为乳腺BI-RADS 4类肿块早期确诊的首选方法。

  • 标签: 活组织检查 乳腺肿块 乳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EGCG)是绿茶中儿茶素的主要成分,具有保护神经、降血糖、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其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限制了放疗的治疗剂量,进而影响了肿瘤的局控率。因此,寻找一种高效无毒且具有限制肿瘤生长效应的辐射防护剂极具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相关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综述了EGCG对正常组织的辐射防护效果,总结并分析了其辐射防护机制,旨在更加全面地揭示EGCG的抗辐射生物学效能,为EGCG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辐射防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退化,自我修复能力逐渐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尤其是与凝血功能、脑卒中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文章综述了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特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术中损伤、酸中毒、低体温、输血、体位等对凝血机制影响,预防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老年患者骨折与脑卒中的关系,骨科手术预防血栓与麻醉之间的关系。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抗凝药进行血栓预防时应充分权衡血栓预防带来的获益与出血风险之间的利弊关系,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血栓性疾病与出血等相关事件的发生,以期减少此类疾患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不良事件。

  • 标签: 凝血 骨科手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 麻醉
  • 简介:摘要:儿童在自发的游戏行为中,逐步养成了自身认知外部世界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儿童的游戏行为,看作是幼儿在自身所处的环境及条件下,为满足成长需求,而不断进行的探索感知与理解操作,这与儿童在婴儿期所经历过的口欲期相同,幼儿会将自身逐步发展成熟的感知器官用以日常物品探索,并在与人交际时,通过集体游戏,形成社会属性,通过自主探索尝试,形成自我知识储备,从这时起,幼儿逐步开始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属性,同时也有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为了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日常行为,故此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以幼儿园游戏课程化为主题,从幼儿园游戏化的整体发展角度入手,将具体的实践方法做简单陈述,希望给予现代幼儿园游戏课程以更多的灵活性,使的游戏化不断作用于幼儿成长的终生。

  • 标签: 幼儿园 游戏课程化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氨溴索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气指标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资料抽取68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34例,参照组为氨溴索+常规护理患者,研究组为氨溴索+优质护理患者,总结不同方案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患儿血气指标及凝血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更高、PaCO2及凝血指标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儿血气及凝血功能,适合应用。

  • 标签: 氨溴索 优质护理 新生儿肺炎 血气指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水平
  • 简介:【摘要】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在课程论、教学论和目的论三个维度对童谣类户外游戏的开展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教育”思想的相关理论,从选“”内容、做“”方法、创“”环境三个方面,探讨童谣类户外游戏开发、组织和实施的路径。

  • 标签: “活教育” 童谣 户外体育游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和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在观察对象空腹状态下采集2组标本,经离心处理后立即测定凝血四项作为即时值,并分别放在低温和室温下保存,分别放置不同时间段的的凝血四项,记录检验结果并分析。结果:与即时检验结果相比,室温以及低温保存下2h、4h的PT、APTT、TT、FIB的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室温以及低温保存下的8h的APTT以及TT检验结果与即时检验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凝血检验 标本放置温度 放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1年5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取4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凝血检验,分析、统计检验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T、PT、APTT、INR水平高,FIB水平低(P

  • 标签: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和凝血检测在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9-2019.3我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n=23)作为观察组,选取2019.4-2020.3我院凝血功能正常患者(n=23)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栓弹力图和凝血检测,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血栓弹力图参数中凝血形成时间(K)与凝血检测指标中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血凝块最大强度(MA)与PT呈正相关,与TT呈负相关;P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凝血检测 凝血功能异常 血液凝固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现象,如“课堂死板、学生死学、老师死教”的弊端,长期得不到化解,学校大胆变革,进行10多年“学课堂”建设。学课堂提出“基于学,为魂,情智共生”的教育主张,通过“设课程,确立学课堂目标与内容;行研修,聚焦学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化课堂,锤炼学课堂内涵与形态”;优化路径,形成“学课堂”结构体系与研究策略,进一步激发课堂活力,促进学生情生智长,全面发展,成果丰硕。

  • 标签: 课堂变革,活学课堂,情生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