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出土了大量的帛书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孔壁和汲郡。凡《汉书·艺文志》所著录之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都有所发现,使我们亲眼目睹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古书原貌,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献对我们重新认识传世文献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是将已出土的主要帛书籍按《汉书·艺文志》的分类相应列出,对其内容及学术流派作了筒略的介绍。

  • 标签: 出土 简帛文献 分类
  • 简介:《云梦睡虎地秦》又称睡虎地秦、云梦秦。197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为竹简形制,竹简计1155枚,另有残片80余枚,长23.1~27.8厘米,宽为0.5~0.8厘米。每枚竹简均为一行字迹,有的反面亦有墨书文字,大部分书于蔑黄上,按顺序编组成册,近4万字,为早期隶书墨迹。湖北省博物馆藏。《云梦睡虎地秦》出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秦,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此书法样式和谐统一,字形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画肥、瘦、刚、柔并举,纵横奔放,浑厚凝重,跌宕多姿;横平竖直的笔法基本形成,折笔法开始普遍使用。对比同时期的小篆,小篆结体圆、正,均衡;秦结体欹、侧,倾斜;小篆有转无折,秦转折兼施;小篆线条均匀不强求节奏,秦用笔提按顿挫明显;小篆笔画横竖一样,秦出现了横细竖粗;小篆无波挑,秦开始出现波挑与掠笔……这一切让人们看到了由篆到隶变化的新面貌,为后来日臻成熟的汉隶开了先河。《云梦睡虎地秦》是迄今唯一能见到的秦人墨迹。

  • 标签: 睡虎地秦简 马王堆帛书 1975年 云梦秦简 和谐统一 湖北省
  • 简介:近百年来,简牍学正逐渐成为一门显学。数十批次的帛出土,为我们认识战国至于魏晋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方面对于帛文献的利用,取得了许多可观的成绩。其中对于帛书写的研究,也还往往局限于文献学、文字学的范围。

  • 标签: 简帛研究 书法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述评 社会组织 简帛文献
  • 简介:<正>考察帛书《黄帝四经》和《易传·系辞》之间在思想上的内在联系,是先秦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课题。《黄帝四经》产生于战国早期之末或中期之初,是现存最早的道家黄老作品,而《系辞》过去则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但是,正如我在以前几篇文章中反复论证过的,《系辞》由于其与老庄道家的多方面联系,因而并不能被看作是儒家学派之作。通过本文的考察,我们会进一步了解《系辞》与道家黄老学派的联系,同时也使《系辞》

  • 标签: 黄帝四经 系辞 帛书本 道家黄老 黄老道家 黄老学派
  • 简介:根据篇的内容和结构,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二十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提出"五行"的命题;第二部分围绕着善、德,智、圣及相互关系立论并展开,进而引申出"慎独"和"金声而玉振"之说;第三部分围绕德、仁、义、礼及相互关系立论、解说、引申,重点在以德、圣为代表的"五行之所和"上.三个部分不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结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其中可能还有"经"与"解"之别.

  • 标签: 楚简 帛书 《五行》 篇章结构 “经” “解”
  • 简介:1972年有一件中华民族文此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盛事。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书以及帛画、竹简、木牍。这些帛书大多书写奄衅米的整幅绢帛上,次递折叠成高20厘米、宽约10厘米的长方形,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长沙马王堆汉墓 中华民族 长方形
  • 简介:在中国的文明史上,书籍形式曾有过重大的变化。魏晋以前,社会上通行的书籍并不是纸质书,而是帛书;作为辅助性的文献,还曾用过甲骨和金石。这些古老的书籍形式,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不仅没有被淹没在历史的陈迹中,而且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本世纪学术发展的许多领域,成为举世瞩目的奇观。在本世纪

  • 标签: 简帛文献 学术价值 五十年代 居延汉简 银雀山汉简 马王堆帛书
  • 简介:廖名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马王堆帛书《周易》是近几十年来出土文献研究和易学研究的热点。该书立足于早期易学发展演化的宏大背景,从训诂学、文献学、历史学、哲学等各个角度对帛书《周易》文献进行了综合而深入的考察研究。全书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帛书《周易》经传研究”系属通论,内容涉及帛书《周易》经传的成书年代、经与传的关系、帛书《易传》中的象数学说等方面;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周易》 上海古籍出版社 易学研究 文献研究 成书年代
  • 简介:本文继续对帛书《系辞》下半部分进行了解读,一方面在对照今本《系辞》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对帛书《系辞》中异于今本或晦涩难解之字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训释;另一方面,由帛书《系辞》之易旨,结合历史背景,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看法。如,由帛本“易有大恒”,及师卦“开国承家”一句的今、帛、竹本异文,探讨对刘邦、刘恒、刘启之避讳,以证今、帛本确为汉人所抄成;今本改“爱民安行”为“禁民为非”,体现了儒生们在整理今本《系辞》时,为迎合皇权政治的需要所进行的文字修改;观象制器章中,针对观离卦之象“作结绳而为罔罟”,结合今本《说卦》、帛书《衷》篇、清华《筮法》等资料,探讨离卦作“罗”为水、而坎卦为火的古义。与今本《系辞》相比,帛本缺少“大衍之数”章,我们认为,此非帛书本漏抄,而是其原本就无此章内容;今本之“大衍之数”章乃是汉代博士整理《易传》时所添入的。

  • 标签: 帛书 《系辞》 《易传》
  • 简介:<正>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件用隶书抄写的《周易》,字迹整齐而秀丽,书写风格与帛书《老子》(乙本)、《相马经》、《五星占》相同,估计抄写者是同一个人。《五星占》记载行星天象,截止于汉文帝三年,所以,这件《周易》的抄写年代也应该在其前后。张政烺先生认为此卷抄写于汉文帝初年,约当公元前180—170年。帛书《周易》与现今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周易》提供了

  • 标签: 周易 马王堆帛书 阴阳学说 八卦 五星占 汉文帝
  • 简介:张立文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44.1万字,464页,是张立文先生参以新的易学出土文献资料对其撰于1985年的《帛书周易注译》所作的进一步修订。该书一方面参照王明钦整理的秦《归藏》作补正,另一方面又借鉴了濮茅左先生对战国楚竹书《周易》与马王堆帛书《周易》对勘所作的释文。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周易》 注译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年 战国楚竹书
  • 简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卷前,还有四种古佚书,即:《经法》《十大经》《道原》《称》。1976年5月,文物出版社曾以《经法》为名,发行简本。但学人多称为《黄老帛书》。其文字残缺较少,保留完整,比《帛书老子》好得多。其中《称》,“千六百”字,由若干不同的论点组成,这若干不同的论点(姑谓之“章”),是用“·”(姑谓之“分章圆点”)加以间隔的。这与《帛书老子甲本》的“·”,一模一样。只是五千字的《帛书老子》仅残留了19个分章圆点,而一千六百字的《称》却保留了42个,整理者补加了一个。因

  • 标签: 十大经 道原 整理者 甲本 绝学无忧 文物出版社
  • 简介:马王堆帛书《式法》中夹杂着大量楚文字成分,考释难度较大,文字释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式法》中的“晦”、“民”二字,研究者误释作“[黑臼]”和“耳”,遂致二字所在前后帛文无法读通。根据《式法》抄本杂糅秦楚文字的书写特点,通过对比战国楚和秦至汉初帛文字中的相关字形发现,“[黑臼]”、“耳”二字实当改释作“晦”和“民”。二字所在帛文“晦不可以北徙”、“民痺病嚣死”可以分别在同批帛书《阴阳五行乙篇》和孔家坡汉简《日书》中找到相似的记载。

  • 标签: 古文字 马王堆帛书 《式法》
  • 简介:<正>稷下黄老道家的思想,到了战国后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它的代表作就是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四种古佚书,即:《经法》、《十六经》(注)、《称》、《道原》等,统称之为《黄老帛书》。《黄老帛书》是我们当今研究道家思想发展环节和探索汉初“黄老之治”的内容及其理论来源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出土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但限于史料不足,人们的研究多带推测性,因而见仁见智,看法各异。这里仅就它的书名、成书年代、作者及其学术思

  • 标签: 黄老帛书 理论来源 黄老之学 管子 黄老思想 老子
  • 简介:<正>一九四二年在长沙东郊子弹库战国古墓中发现的帛书,是我国最古老的缣帛文字资料。这件中外瞩目的瑰宝,不仅有无与伦比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帛书载有墨书六国古文九百余字和彩绘图像,内容异常丰富。涉及楚文化研究的广泛领域,诸如历史、地理、考古、民俗、宗教、神话、天文、历法、文学、美术、方言、文字等。尤其乙篇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光怪陆离,栩栩如生的古代神话图卷,为探索楚国的古史传说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新颖的文字资料。准确地辨识文字和通读文意是研究帛书的基础工作。以往帛书摹本甚多,文字互有异

  • 标签: 古代神话 民俗 宗教 历法 帛书 文化研究
  • 简介: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3号汉基出土的帛书,是继汉代发现孔府壁中书。晋代发现汲冢竹书.清末发现敦煌卷子后的重大文献发现。它以重大的考古价值与对社会及自然科学的重要文献贡献而惊动了世界。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艺术探索 自然科学 考古价值 文献
  • 简介:<正>1992年5月出版的《马王堆汉墓文物》一书,发表了帛书《系辞》的照片及其陈松长先生的释文。针对释文的一些问题,我撰写了《帛书<系辞>释文校补》一文,参加了1992年8月底在长沙举行的“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后来,又读到《周易研究》1992年第4期上刊布的黄沛荣先生的大作《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校读》及其所附释文。黄先生的释文较陈先生之作,有许多进步,可谓“后出转精”。但细察照片,觉得仍还存在许多尚待改正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汉墓 系辞 银雀山汉墓竹简 说文 国际学术讨论会
  • 简介:<正>楚帛书是现已发现最古老的数术书。这种书让现在的人读起来当然莫名其妙,但在古代却是流行读物。它与地下出土的大批日书是同一类。后者虽然现在只有睡虎地秦《日书》发表,但将来陆续公布,势必会形成一种专题研究。那时我们将会看得很清楚,楚帛书的研究是它的开端。过去我对楚帛书做过一点研究:1980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下简称《子弹库》),1988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中国

  • 标签: 帛书 睡虎地秦简 弹库 专题研究 数术 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