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帮助大家学习掌握神经生理学诊断技术规范,从本期起将连续刊登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王心刚主任医师编著的,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生理诊断技术规范》一书的全部内容,供学习参考。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诊断技术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 河南省 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危重病性神经肌病患者诊断中神经生理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1-2016.12月期间就诊的危重病性神经肌病患者50例,医务人员对其应用神经生理检查技术进行诊断,分析诊断过程和诊断结果。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抽样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并及时治疗,最后患者都获得理想的转归并康复出院。结论对临床危重病性神经肌病患者采用神经生理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的诊断,可以为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 标签: 神经电生理检查 危重病性神经肌病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及癫痫复发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卒中后癫痫患者104例,再发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其再发的临床与神经生理发生特点。结果卒中后癫痫患者复发相关因素为先前卒中后癫痫病史、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额叶皮质病变以及出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越高(P<0.05)。年龄小于74岁、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和以抽搐收治入院是其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发作类型主要为部分性发作24例(29%)。脑电图为局灶或单侧慢波表现最常见18例(30%)结论36例(33.6%)卒中后癫痫患者1年内有癫痫发作。迟发性癫痫比早发性癫痫更易复发,其复发的患者的预测因素与年龄年轻化、临床上抽搐症状的存在和德巴金的单药治疗有关。脑电图的主要形式为局灶或单侧慢波。

  • 标签: 卒中后癫痫发作及癫痫复发 临床特点 脑电图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理检测在糖尿病合并周围性神经炎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07例,其中确诊为DPN的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生理检测,观察各项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107例患者中59.81%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75.56%正中神经SCV异常,2例未出现波形;45.31%MCV异常;尺神经MCV异常34.38%,SCV异常59.38%;胫后神经MCV异常57.81%,SCV异常84.38%,5例未出现波形;腓总神经MCV异常62.50%,SCV异常82.81%,3例未引出波形。64例DPN的患者中有58例神经生理出现异常,43例无神经病变者中23例出现异常,且以下肢感觉神经受累更加明显。结论神经生理是DP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和重要手段,可作为DPN亚临床诊断的标准,有助于提高DPN检出率,进而尽早诊治,改善病情预后。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周围性神经炎 电生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刺激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脑血流以及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正中神经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以及生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干听觉诱发I级、Ⅱ级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刺激可以明显的改善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脑血流、生理情况。

  • 标签: 盐酸纳洛酮 正中神经电刺激 脑出血昏迷 脑血流 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手术中的应激下的心脏生理变化。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100例需要手术的患者采集患者入院前的心电图及手术中的心电图,对两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急前患者的心率明显对于应激后的心率次数(P<0.05);手术患者应激后的Q-T期间比应激前的要短(P<0.05)。结论需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时,患者产生的手术应激心理对患者心生理有显著的影响,是诱发患者在手术中死亡的因素之一。

  • 标签: 手术应激 心脏电生理变化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喉返神经生理探测联合纳米碳示踪术联合治疗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SF-36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后,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喉返神经生理探测联合纳米碳示踪术联合治疗甲状腺癌中应用价值显著,可明显减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喉返神经电生理探测联合纳米碳示踪术 甲状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心脏生理的影响。方法100例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治疗基础疾病,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参数[连续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所占比例(PNN50)]的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总早搏次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4h总早搏数分别为(6345±623)、(3451±504)次/24h;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4h总早搏数分别为(6347±498)、(4981±447)次/24h;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总早搏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总早搏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减少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室性早搏次数,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心脏生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频发性室性早搏 心脏电生理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食道生理检查。结果全部患者均接受经食道心脏生理检查,其中106例患者因心悸发作入院检查,10例因间断性心悸就诊,10例因心电图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就诊。检出房室结双径路40例,房室旁路32例,房性心动过速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室内差异传导7例,室性心动过速12例,房扑7例,预激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0.48%,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均以治愈出院。结论食道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治的准确率较高,且该法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食道心脏电生理检查 快速心律失常 检出率
  • 简介:目的:探讨硅油和重硅油两种眼内填充物对兔眼视网膜生理的中长期影响。方法:选用标准家兔28只,右眼为术眼,随机分成3组,A组12只,B组12只,C组4只。A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硅油组;B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组;C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平衡盐溶液组。对实验动物术眼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测得的视网膜后极部厚度、眼压及视网膜图b波振幅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A、B组及对照C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得的术眼眼压经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经两两比较,在术后第24wk时经OCT测得的术眼视网膜后极部厚度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第24wk时术眼ERG的b波振幅均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硅油或者重硅油在作为玻璃体腔内填充物后,对兔眼术后眼压中长期内的影响无明显差别;重硅油在填充后对兔眼视网膜视觉信息传导功能的负面影响,导致视网膜变薄的程度要明显大于普通硅油。

  • 标签: 硅油 重硅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压 视网膜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神经肌肉刺激仪与针灸治疗对其残余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均分成常规组与配合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与神经肌肉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内压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数据对比无差异存在,配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且膀胱内压力增加,两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而言,患者接受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其残余尿症状可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残余尿 肌肉 电刺激仪 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心生理检查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效果。方法从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从医院其他部门选择健康的心脏没有任何疾病的人群中选取50例进行对比分析,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人群运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生理检查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人群最低心率与平均最低心率以及心生理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明显,符合统计学差异标准,P<0.01。结论运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生理检查联合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比较有效的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电生理检查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诊断效果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后对快径传导的影响。方法入选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42例,根据首次放电消融后结果进行分组,第一组:慢径消失组:不能再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第二组,慢径改良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第三组:慢径残存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或后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比较三组患者消融前后的快径不应期,快径前传时间,快径前传时间差值变化。结果慢径消失组17例(40.5%),慢径改良组14例(33.3%),慢径残存组11例(26.2%)。慢径消失组患者消融前后快径不应期缩短(234.71±13.28vs331.18±21.18,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慢径改良组患者消融后快径不应期缩短(245.71±12.22vs323.57±26.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径残存组患者消融前后快径不应期无明显变化(264.55±21.62vs320.91±15.78,p=0.23)。与慢径残存组相比,慢径消失组和慢径改良组传导消融术后快径不应期以及快径前传时间明显缩短,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慢径完全消融后,快径不应期和快径前传时间均明显缩短,提示慢径消融的同时可以改善房室结快径的前向传导功能,这一现象可结合其他指标作为评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效果的参考。

  • 标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快径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讨论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采用盆底超声和肌生理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共选择120例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其中60例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的6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实施盆底超声和肌生理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静息时的漏斗形成率以及静息至动作后膀胱颈y轴位移(Δy)、静息时膀胱后角(α)、动作后膀胱后角(β)、近端尿道旋转度(γ)大于对照组,但是其肌生理检查结果无差异。结论盆底超声和肌生理检查方式各有各自的优点,应将二者联合使用,从多方面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 肌电生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患者心内生理检查结果,探究预激综合征病人的快速心律失常现象。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38例WPW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心内生理检查分析预激综合征病人的快速心律失常症状,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结果检查结果显示,本组38例在生理检查过程中均可诱发一种或多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6例,94.73%),其余2例为持久型反复心律性心动过速。结论快速心律失常的确诊通常需依靠详细的生理学检查,包括心腔内不同部位的程序刺激和多个部位的心内图记录。

  • 标签: 预激综合征病人 快速心律失常 心内电生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