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都是曾经闯过高考“独木桥”的“勇士”,都是正在军队“大熔炉”中接受锻造的“战士”,再度面对高考作文,已不再年少,已一身戎装,将如何审题、如何理解、如何诠释、如何落笔?在本期遴选的8篇2018高考同题作文中,见星辰大海,见日月天地。

  • 标签: 高考作文 同题作文 独木桥
  • 简介:摘要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不仅与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有关,而且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但是其与肿瘤的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在不同的肿瘤中或者不同的免疫机制下,白介素17可能发挥双重调节作用。一方面,白介素17通过各种通路发挥促肿瘤作用;另一方面,IL-17可通过召集与肿瘤浸润性相关的各种免疫细胞,介导肿瘤的消退,发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恶性胸腔积液是我国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与新生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局部炎症密切相关,而IL-17作为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进展,因此本文对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 标签: 白介素17(IL-17) 恶性胸腔积液(MPE) 机制 炎症因子
  • 简介:上古时期,母、母氏、亲母、媪、妣等,均可称呼母亲,其中,“妣”本泛指女性先祖,亦可称呼母亲,后渐成亡母之尊称。“母氏”是上古时期的特殊用法。“氏”字缀于异姓尊长之后,以区别姓氏,诸如“母氏”“舅氏”。这种用法仅限于母系亲族,先秦之后渐次消失,仅保留于书面语,多用于刻意仿古。

  • 标签: 古代称谓 连载 上古时期 书面语 母亲 称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介素11氧气雾化吸入在化疗所致口腔黏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由化疗所致口腔黏膜患者40例,按照随机平行的原则将这4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0例患者在0.9%生理盐水漱口后采用普庆合剂含漱,观察组的20例患者给予白介素11氧气雾化吸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化疗后口腔黏膜程度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0例患者中治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患者中治愈6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介素11氧气雾化吸入在化疗所致口腔黏膜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阻止口腔黏膜进一步加重,值得推广。

  • 标签: 白介素11 雾化吸入 化疗 口腔黏膜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脑脓肿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脑脓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立体定向穿刺术9例,开颅脓肿切除术6例(其中去骨瓣3例),药物治疗3例。所有病人在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应用抗菌素10d,并观察1周后出院。结果出院时,新发脑积水1例,肢体偏瘫2例;术前就有癫痫的3例,术后虽然积极抗癫痫治疗,但仍存在癫痫;其余病人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或大部分好转,经影像检查脓腔消失,水肿明显减轻。结论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及时使用基于细菌敏感性的适当抗菌素,必要时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最优手术干预,有助于提高脑脓肿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脓肿 诊断 手术
  • 简介: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SCC)的特点是早期转移和预后不良。白细胞介素17F(IL-17F)在许多肿瘤中起保护作用。然而,舌鳞癌组织中的IL-17F表达尚未被研究。方法:使用83个舌鳞状细胞标本和盲法评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L-17F的表达、位置和分布。根据Kaplan-Meier方法构建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变量和多变量生存分析。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保护作用 白介素 细胞外 COX比例风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简介:摘要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一种主要由T辅助细胞17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17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既往研究表明,IL-17在DLBCL中可能起着双向调控作用。现就IL-17在DLBCL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白介素1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调节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白介素-11治疗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回顾近3年我科应用白介素-11病例,从中筛选出20例用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病例。结果部分患者应用白介素-11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其中心动过速4例,房早2例,室早1例,房扑1例,房颤12例。尤其对于年龄大于60岁患者,其中2例EF值明显下降,但停药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症状消失,心肌电生理指标可恢复正常。结论白介素-11所致心脏毒性一般可逆,程度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对于老年患者,临床应用中应予以重视,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

  • 标签: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小板减少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自身对比,将患者的第一周期单用治疗作为对照期,将患者的第二周期加入1.5mg/1d用药规格的rhil-11药物化疗,为观察期。连续对患者化疗6-14d时长,观察患者的血小板最低数值、持续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化疗方法,观察期患者的血小板最低值明显高出对照期,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处于20x109/L以下的持续时长明显低于对照期,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行rhil-11,可以有效的降低化疗所引发的血小板减少情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血小板持续下降的时长,具有显著的治疗成效,在临床医学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液恶性肿瘤 血小板
  • 简介:报道1例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作为升血小板药物常被应用于肿瘤患者,可出现轻至中度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可消退,但在某些患者中亦可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高度警觉,一旦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保障该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重组人白介素-2 不良反应
  • 简介:经过了从麋鹿雪橇到春联鞭炮的无缝切换,又该将年初定下的计划提上日程了.上一期卷首中,学长的妈妈告诉他“除夕夜早点睡就可以在未来一整年都早点睡,少烦恼”不知道春节对你们而言,又有什么想说的呢.(详见《妈妈说,如果你今晚睡得早》)

  • 标签: 除夕夜 妈妈 春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时间在2015年1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独激素药物治疗和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血小板回升以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相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峰值时间、控制出血症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十分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 标签: 重组人白介素-11 激素 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B组接受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对两组患者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血小板最大值、最小值均较B组高,血小板恢复至70×109/L时间均较B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较B组41.67%低(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效果优于重组人白介素-11,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 简介: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法对“足改18条”新政措施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足改18条”新政生成的原凶包括:不合理的商业投资、运动员身价泡沫现象、俱乐部建设不规范和足球职业联赛违规行为。研究结论: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提高政策执行力;继续足球改革,尽快实现管办分离;借鉴国外足球发达国家发展经验,通过这些措施弥补自身不足,落实18条改革措施,推动职业联赛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足球改革 生成逻辑 实现路径
  • 简介:摘要所谓肠梗阻,因多种因素造成了肠内容物不能够正常进行生化反应,进而在肠道里堆积,产生了阻塞。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功能衰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因此,及时开展手术治疗、重点关注病人、防止术后感染,坚决杜绝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等,做好这些,才能进一步提升老年肠梗阻的治愈率,进而将由该病造成的死亡率大大降低。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18例老年肠梗阻患者均顺利出院。

  • 标签: 老年 肠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足球格局的发展,中国足球队伍的建设也日益完善,各级梯队建设陆续开始,青少年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20世纪末,中国女足曾取得奥运会及世界杯亚军骄傲战绩,自此以后,中国女足成绩一直未能有更好的突破。U18青年女足运动员作为中国女足的后备人才,但近年来成绩一直不理想,2006至今未能进入亚青赛决赛比赛队伍中,间接影响着我国女子足球项目的发展进程,且U18青年女足身体机能的高低间接影响体能的优劣及运动成绩的发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足球的专项化也对其科学性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本人受导师和天津体科所的委派,得以深入天津U18优秀女足运动员基地进行实地采集该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数据,通过身体机能和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监测球队比赛和训练的负荷水平。

  • 标签: 女足 青少年 身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