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和0605号台风“格美”于2006年7月相继在西太平洋洋面生成。生成后稳定向偏西北方向移动,路径近乎平行(见图1),并分别于7月中旬和下旬在福建的北部和福建南部登陆;同时登陆后都向西偏南方向移动。

  • 标签: 热带气旋 成因 降水 粤东 福建南部 强热带风暴
  • 简介:“艾”台风于25日16时30.4分中心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附近折向西南方向(沿海岸线)移动,其强度强,路径极为罕见,给福建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艾”沿福建沿海移动过程中;长乐、厦门两部多普勒雷达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多普勒速度资料结合探空气象资料,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风存在时,台风风场具有不对称性结构,台风中心远偏离“0”速度线,并据多普勒雷达速度图像来判定环境风的风向,预报台风未来移动方向。从“0”速度线弯曲,来判定不同高度上的环境风场。

  • 标签: 台风 环境风场 天气雷达径向速度
  • 简介:用天气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对鄂尔多地区1964~1997年冬季(11~3月)降雪进行诊断分析,归纳总结中-大雪以上降水的时间分布、年际变化及前期天气形势特征,根据天气系统和气象要素的演变特点,筛选预报因子、指标,建立回归方程,从而做出冬季中-大雪以上降水预报.

  • 标签: 鄂尔多斯地区 短期预报 降水预报 年际变化 气温
  • 简介:登陆台风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为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战胜自然灾害,首先要准确地作出台风影响路径及其影响范围的预报。龙岩CINRAD/SA雷达功能强大,在探测台风中具有资料密度大、探测能力强、全自动探测全程跟踪、雷达图象产品丰富的优势,在防台抗台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CINRAD/SA雷达 登陆台风 探测能力 龙岩 应用 自然灾害
  • 简介: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土地、大气和水资源系(DepartmentofLand,AirandWaterResources)的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马建中研究员于2018年6月20日至8月1日赴美国对该校进行短期访问。此次访问的目的是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地表能量收支与卫星资料对比分析问题进行科研和学术交流,并进一步建立在大气化学-气溶胶-辐射-天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合作关系。

  • 标签: 美国加州大学 戴维斯 短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大气环流
  • 简介: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05年9月初庐山连续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因北方高压脊的阻挡,"泰"低压在赣西北停滞,导致庐山出现持续强降雨.强降雨期间,高层流线散开,低层流线汇合;"泰"登陆后西北行时,低压西部有冷空气补充;庐山低层并未直接受冷平流影响;对应2次暴雨极值的出现,庐山高、低空的动力、热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均有利于降雨加大,高山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从而导致这次庐山降雨加强.

  • 标签: 持续强降雨 低压环流 成因分析 庐山
  • 简介:根据欧亚地区大尺度环流调整,应用天气学原理对鄂尔多地区2007年9月26日-10月13日持续性阴雨天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持续性阴雨天气与历史同期相比特点、距平百分率、几个主要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演变及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对今后中秋季节持续性降水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大尺度天气系统 持续性阴雨天气 主要影响系统
  • 简介:利用1971-2008年鄂尔多市降水资料,使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多雨区和少雨区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多雨区年降水有明显的14a和6a左右的变化周期,多雨区夏季降水有明显的15a和8a左右的变化周期;少雨区年降水有明显的14a和5a左右的变化周期,少雨区夏季降水有明显的12~15a和6a左右的变化周期;年代际变化尺度上,近38a鄂尔多市多雨区和少雨区夏季平均降水总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特征.

  • 标签: MORLET小波分析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 简介: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配合闪电和卫星云图等监测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鄂尔多市东胜区出现的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由高空冷涡底部西风小槽和南支系统西南气流配合地面倒槽影响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之前,自动气象站分析要素有明显变化,温度露点差≤2℃,气压陡升,总温度下降剧烈,同时伴随偏南风。

  • 标签: 环流形势 要素 闪电定位
  • 简介:“海棠”、“凤凰”、“诺瑞”3个路径和强度相似、登陆地点相近、登陆后移动方向也相同,但在浙中南地区产生的降水强度有明显差异。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3个台风的流场、物理量场以及湿位涡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浙中南受这类台风影响时的雨强预报诊断思路。分析表明,低空急流、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和大暴雨的降水强度密切相关;湿位涡在中低层mpv1〈0,mpv2〉0的分布特征对台风大暴雨的发生和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由于台风暴雨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大暴雨过程不一定都满足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所推得的这一强降水的判据,如具备其他有利条件,仍有发生大暴雨的可能。

  • 标签: 天气学 台风暴雨 物理量场 湿位涡
  • 简介:利用NECP1°×1°的6h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5年9月2~4日"泰"台风低压引发的大暴雨过程的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v3.7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次大暴雨天气是在和强大稳定的大陆副高与西太平洋副高、中纬度西风带低槽及其引导从地面南下的冷空气、台风低压和台风倒槽、中尺度对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的;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及其释放的大量潜热是大暴雨维持的重要机制;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了发生在大地形迎风坡下的大暴雨,而对发生在庐山这种范围很小且陡峭地形下的特大暴雨,则模拟降水量偏小.

  • 标签: "泰利"台风低压 冷空气 中尺度低压 大暴雨 数值模拟
  • 简介:鄂尔多市地处37°35′24″~40°51′40″N,106°42′40″~111°27′20″E之间,属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温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日照充足,气温日变化大,气象灾害频繁。干旱、冰雹、大风、霜冻等自然灾害是制约鄂尔多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

  • 标签: 鄂尔多斯市 农牧业生产 气候条件 干旱半干旱 国民经济发展 气象灾害
  • 简介:1概况2012年5月1—3日,“基于通用警报协议的全球应急预警政策研讨会”在加拿大蒙特尔召开。会议的宗旨是:①探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相关政策以及应急管理难点问题;②在已经认识到系统与系统之间、

  • 标签: 蒙特利尔 预警 应急管理 信息发布 加拿大 系统
  • 简介:针对目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CO2地质封存进行适宜性评价过程中,极少结合研究区域实际计算低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对适宜性评价结果又缺少进一步的分析,结合鄂尔多盆地的地质特征,通过计算指标组成权重和适宜性得分对盆地开展了CO2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并以适宜区杏子川油田长4+5盖层为例,开展了盖层封闭性评价实验研究。同时,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对鄂尔多盆地深部咸水层和油藏的CO2地质封存潜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鄂尔多盆地在三叠系开展CO2地质封存的适宜性最好,石炭-二叠系和奥陶系则次之;杏子川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盖层对区域开展CO2地质封存具备良好的封闭性;鄂尔多盆地深部咸水层和油藏的CO2有效封存量分别为1.33×10^10t和1.91×10^9t,且在延长石油吴起、靖边及杏子川油田共有56个CO2地质封存适宜区,其CO2有效封存量可达1.77×10^8t.

  • 标签: CO2地质封存 鄂尔多斯盆地 盖层封闭性 层次分析法 封存潜力
  • 简介:2001年12月13—14日,一个强劲的气旋风暴影响了西北太平洋地区,在俄勒冈州喀喀特山区产生了强地形降水。这个风暴是“改进微物理参数的观测验证试验(ImprovementofMicrophysicalParameterizationthroughObservationalVerificationExperiment,IMPROVE)”第二阶段外场研究的气旋风暴之一。在风暴移过俄勒冈州喀喀特山区期间,获得了大量的实测和遥感探测数据,形成了由气象状态参数(温、压、湿、风向风速和垂直气流速度)、极化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和云微物理参数(云液态水、粒子浓度、粒子谱及图像)组成的完整数据库。12月13—14日的过程具有对流层底层前倾锋演变的特点,锋面向前上方伸展到了强烈发展的高空冷锋雨带中,云发展到了8~9km的高度。与以前华盛顿喀喀特山区分析的风暴重要差别是,这个风暴在俄勒冈州喀喀特山上空的锋前低层气流是与弱东风气流相反的强西风爬山气流。结果当高空冷锋雨带过境时,在高空产生了大量冰晶的同时在低层地形抬升地区又产生了丰富的液态水。机载实测、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以及雪晶观测证实,同时存在高冰晶浓度和高空相对大的云水含量,地面冰晶凇附也严重。分析表明,锋面和地形的相互促进作用使降水得到了增强。

  • 标签: 风暴分析 俄勒冈州 山区 气旋 VERIFICATION 地基微波辐射计
  • 简介:2006年1月24日,被誉为古气候学奠基者的气象学家尼古拉·沙克尔顿(NicholasShackleton,1937~2006)离开了我们,享年68岁。这位杰出的地球科学家,曾任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戈德温第四纪研究实验室主任的知名学者,在他并不长久的人生中,追求的是探知过去千百万年间地球气候系统变化的真相。他留下的对地球气候系统过去演变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是人类无比宝贵的科学认知,需要更多的人发扬光大。尤其是在今天人类面临更为严峻的气候问题的时候,人们对沙克尔顿完成的研究更加充满敬意,正是他和同事们出色的研究,让地球人认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的事实,是远古时代以来所没有过的。

  • 标签: 古气候学 地球气候系统 地球科学家 英国剑桥大学 实验室主任 气象学家
  • 简介: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是具有全球影响的舆论前沿,2015年1月2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局长凯西·沙文在与1月21日第45届达沃斯论坛同期开始的论坛博客�

  • 标签: 地球生命 天基数据 局长沙利文
  • 简介:马里冯娜·莱西-弗雷萨尔1951年出生于法国,先后取得计量地理学硕士和地理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在世界银行就职,最近在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网络部副主任办公室担任高级顾问。在2003--2006年期间,她曾担任过交通和城市发展部主任,负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代表世界银行与全球的技术性合作伙伴开展合作与沟通。她在基础设施、交通、城市及区域性发展领域担任过多种管理和技术职务,包括冲突后和灾后的重建、社会基金、就业、应急计划以及卫生和教育部门等多种职责。她的工作跨越了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50多个国家。本文以对话的方式介绍了世界气象组织((Bulletin))杂志记者对马里冯娜·莱西-弗雷萨尔的采访,文中详细介绍了世界银行在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环境保护、气象服务的社会价值以及世界银行与各国气象部门的合作等问题上的战略思想。

  • 标签: 世界银行 可持续发展 马里 采访 网络 计量地理学
  • 简介:2016年10月制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将三氟甲烷(HFC-23)纳入了其附件F第二类管控物质名单,并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1月1日起以缔约方核准的技术对HFC-23进行销毁。伴随中国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原料用途需求增长,其副产物HFC-23的产生量呈上升趋势,尽管HCFC-22生产工艺不断优化,HFC-23的副产率逐步下降,预测2050年HFC-23产生量将达到2.47万t(或365.56MtCO2-eq),2020—2050年HFC-23累计产生量约56.3万t,折合约8332.40MtCO2-eq。截至2015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减排专项的资助,中国以焚烧分解技术销毁HFC-23累计54585t,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一减排也花费了巨额资金投资焚烧设备和支付焚烧运行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浪费了氟资源。研究显示,HFC-23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且中国相关技术专利正在逐步增加,鼓励和推进HFC-23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是消除HFC-23排放可行的技术途径,也是未来中国加入并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关键的技术路线选择。

  • 标签: 基加利修正案 三氟甲烷 减排技术 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