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黄疸诊断中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病理黄疸患者,年限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共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7.6%(80/82)胆管扩张中1例急性细菌性胆管炎患者误诊,胆管未扩张中1例胰头局限性炎症漏诊。结论在病理黄疸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腹部超声检查的效果理想,诊断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腹部超声 诊断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黄疸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新生儿病理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黄疸指数、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在护理 3 天后两组的黄疸指数上,观察组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与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生儿病理黄疸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疾病状况,恢复速度更迅速,辅助疾病治疗更好的开展。

  • 标签: [ ]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及对病理黄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03月~2018年03月在我院成功分娩的110例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新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进行整体护理早期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明显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6.54±1.56)h和(45.75±8.36)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整体护理早期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病理黄疸发生为32.73%,明显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缩短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降低病理黄疸发生率,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早期干预 新生儿黄疸 病理性黄疸 发生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病理黄疸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新生儿病理黄疸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在经过干预后期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而日均降低值更高,同时也缩短了降至170μmol/L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病理黄疸患儿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38周)病理黄疸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蓝光灯治疗,实验组给予冷光源蓝光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单日胆红素下降值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单日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病理黄疸,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冷光源蓝光灯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10月诊治的新生儿病理黄疸患儿9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患儿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给予蓝光照射+茵栀黄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47%)显著高于对照组(67.39%),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理黄疸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症状,药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蓝光照射 茵栀黄注射液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理黄疸出现时间对新生儿高危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4月~2018年2月诊治的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6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病理黄疸出现时间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三组,A组出现时间为0~24h,B组出现时间为24~48h,C组出现时间为48h以上,新生儿均进行换血治疗,对比三组新生儿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B组新生儿总胆红素指标下降最快,出现减少的并发症,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病理黄疸的出现时间对新生儿换血的临床疗效有着较大影响,出现时间在24~48h内胆红素下降最明显,疾病康复效果最好。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换血治疗 新生儿 时间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合并感染性肺炎的病理黄疸新生儿临床特征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确诊为病理黄疸合并感染性肺炎的65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儿就诊原因均为出现了严重的皮肤黄染,其中呕吐35例,百分比为53.85%,少吃少动48例,百分比为73.85%,体温不升或发热40例,百分比为61.54%,哭声低下37例,百分比为56.92%;具有典型呼吸系统表现者43例,百分比为66.15%,不具有典型呼吸系统表现者22例,百分比为33.85%。结论病理黄疸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症状表现,少数病例无明显的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不经胸部X线检查,误诊、漏诊率较高。需对病理黄疸患儿的病因进行寻找和确定,将感染性肺炎排除,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 标签: 感染性肺炎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新生儿病理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蓝光照射的病理黄疸患儿50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儿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25例患儿为参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25例患儿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儿的黄疸持续时间,研究组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研究组(96%)高于参照组(68%),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新生儿病理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蓝光照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垂体病理增生的临床和MRI特征,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为垂体病理增生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包括垂体前叶激素相关靶腺功能不全10例,库欣病2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2例。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见垂体对称性增大、上缘呈凸形,信号均匀且强度基本同脑灰质,钆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直至明显均匀强化;5例患者于鞍内可见流空血管影;8例患者行MRI平扫随访3月至2年,见增大垂体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垂体病理增生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但其准确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

  • 标签: 垂体疾病 病理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黄疸仪在小儿黄疸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疑似黄疸患儿,使用经皮黄疸仪测定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将结果与静脉血测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经皮黄疸仪的灵敏度、准确性及两种检测方法的胆红素诊断值。结果经皮黄疸仪的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为80.77%与83.87%,两种检测方法的胆红素诊断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黄疸仪检测小儿黄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并且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 标签: 经皮黄疸仪 小儿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髓内钉是重要的骨科器械,本文拟通过回顾文献,来调研髓内钉在病理骨折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方法适合采用髓内钉的病理骨折主要为播散性转移病变引起,股骨和肱骨发生率最高。手术的目的是髓内钉沿生物力线形成支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大多患者都耐受良好。为获得稳定性,髓内钉的远近端都需锁定在健康的骨质。为降低栓塞风险,应考虑对骨折部位的肿瘤切除。髓内钉选择尽量长的,肱骨考虑顺行置钉,股骨最好选择带股骨颈螺钉的髓内钉。多个病理骨折或即将发生骨折的转移瘤,也是可选择的。结果髓内钉较接骨板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由于髓内钉可通过间接复位的额外优势,保护病变部位血运,明显降低内植物固定的失效率,应推荐尽量采用髓内钉固定。正确的内植物选择、手术技术和对患者生存期的高度评估可降低内固定物的失效率。结论目前已证明,与钢板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具有更低的固定失效率。成功的髓内钉固定后,患者疼痛缓解充分,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7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抚触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新生儿出生第2~3d粪便排泄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第48、72、96h经皮胆红素(TCB)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96h血清总胆红素(TS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抚触护理 胆红素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 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收集了大、小鼠的周围性神经病理疼痛模型和人类疼痛的基因芯片整合分析,进行跨物种基因差异筛选和富集分析,发现多个 miRNA在疼痛组与正常组的比较中存在差异( p<0.05, FDR<25%),且富集的 miRNA与周围性神经病理疼痛的相关性尚未见报道,查证后发现在外周血血清中有 14个 miRNA的存在。因此,所富集的 miRNA可能作为周围性神经病理疼痛的诊疗的标志物,提供客观便捷的诊断标准。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miRNA 生物信息学分析 标志物
  • 简介:摘要惊厥是小儿期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临床上以高热引起的惊厥最为多见,多发生在6个月~3岁的小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惊厥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导致患儿脑部缺氧或脑水肿。严重时,可导致患儿中枢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对急诊小儿惊厥必须给予急救和适当的护理,避免加重病情。

  • 标签: 急救 惊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小儿黄疸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136例小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6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B组70例患儿在A组基础上增加中医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实验室指标均较前有所降低,组间比较,B组患儿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P<0.05);组间患儿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B组均明显A组(P<0.05)。结论对小儿黄疸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的促进黄疸的消退、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其临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小儿黄疸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