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效果分析

李利香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效果。方法:本文将100例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纳入研究,挑选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护理方法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护理时间均为1个月,对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比较两组患儿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色时间以及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黄疸指数。结果:进行各自护理以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组患儿在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色时间以及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黄疸指数方面,均远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在生理性黄疸患儿中,早期护理干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早期康复。

【关键词】早期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可根据疾病特点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相对而言,生理性黄疸的病情较轻治疗较简单,明显症状为皮肤黏膜或组织器官黄染[1]。早期护理干预是在患儿出生时尽早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以期待尽早痊愈[2,3]。本文将100例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纳入研究,挑选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将其临床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总结并归纳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效果,现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100例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纳入研究,挑选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中护理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7例;顺产儿20例,剖宫产儿30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6例;顺产儿21例,剖宫产儿29例。两组患儿的样本无论是在生产方式还是自身的性别上都呈现以P>0.05情况或者是结局,没有探究价值,可进行比较。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儿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

1.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a)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②家属签署同意书的患儿。

b)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者;②中途转院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有严重的家族性遗传病者。

1.3方法

在护理方法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基本的对症护理和用药护理。

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①早期抚触护理:根据抚触的基本要求,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时间选择患儿进食后30~60min,持续时间为20min,每日抚触1次,从患儿头部开始,抚至胸腹部,然后进行患儿四肢和背部的按摩抚摸,抚触时注意尽量轻柔;②环境护理:保证患儿居住环境的安静整洁、光线温和,温度为26~28℃,湿度为55%~60%;③增加新生儿早期营养摄入,协助舒展患儿的四肢没课根据患儿情况配备专用泳池、泳衣,注意患儿保暖。

护理时间均为1个月,对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比较两组患儿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色时间以及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黄疸指数。

1.4观察指标

采用经皮检测法测定患儿黄疸指数,时间选取新生儿出生后第1d、第3d、第5d和第7d,用75%医用酒精擦拭患儿前额皮肤,干后使用黄疸测量仪垂直测量3次去平均值,即为患儿的黄疸指数。黄疸指数越高,患儿黄疸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取得研究过程中两组患儿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色时间以及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黄疸指数采用()表示,组间运行t值检验,患儿性别采用%表示,组间运行χ2检验,若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儿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色时间的比较

进行各自护理以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组患儿在初次排便时间和胎便转黄色时间两方面,均远短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见表1。

表1两组患儿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色时间的比较(h,)

3.讨论

生理性黄疸是正常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由于患儿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尚未代谢的缘故导致皮肤黏膜出现黄染现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决定患儿的严重程度[4]。肝功能不成熟的新生儿的肝脏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功能差,会导致其体内胆红素出现一定时间的高浓度现象,是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此外,肝-肠循环不成熟,以及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过多等原因均会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过高。早期护理干预对患儿的病情有较高应用价值。

此项试验中,进行各自护理以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组患儿在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色时间以及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黄疸指数方面,均远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根据上述材料,表明在黄疸患儿的治疗和护理中,使用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与赖爱如、陆兆美等[5,6]人的研究内容相符,值得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在生理性黄疸患儿中,早期护理干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田淑萍,布如飞,黄洁蕾.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12):1247-1248.

[2]郑丽绚,蔡荣英.针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5):3218-3219.

[3]杨兴华,王瑞丹,焦思萌,等.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8):1789-1794.

[4]王燕,宁宏.早期标准化系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6,8(6):510-512.

[5]赖爱如,周玉嫦,苏凤笑,等.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29-230.

[6]陆兆美.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84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