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通过调查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有效的“家园共育”能够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社交技能的提升以及情感健康的促进等。因此,推广和实行“家园共育”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 语言发展 社交技能 情感健康
  • 简介:摘要: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意义在于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温馨的产科护理服务,满足孕妇和家属的需求,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应用方法包括优化病房布置,营造舒适的待产环境,进行健康宣教和产后康复护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产妇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促进产妇的康复。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显示,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产妇的不良情绪和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产妇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在探讨融入家庭教育的初中德育模式,并研究其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家庭教育在初中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家庭教育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以及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融入家庭教育的初中德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融入家庭教育的初中德育模式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全面成长起着促进作用。本文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进一步完善融入家庭教育的初中德育模式

  • 标签: 家庭教育 初中德育 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儿科护理中的家庭中心护理模式,旨在提高儿童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家庭参与度。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强调将患者和家庭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通过积极的合作与共同决策,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本研究分析了该模式的实施与效果,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总结了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家庭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并增强了家庭对治疗计划的参与度。研究还讨论了模式实施中的挑战和成功因素,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潜力,可促进患者家庭的综合健康和幸福感。

  • 标签: 家庭中心护理模式 儿科护理 患者家庭参与 医疗护理质量 综合健康
  • 简介:摘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合作模式不仅涉及孩子的成长,还涉及到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协作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从认知到社交,再到情感领域。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模式以及其在实际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篇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模式,并考察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对幼儿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强调了家庭与幼儿园协作在提高幼儿学习成就和培养综合素质方面的关键作用,为幼儿教育领域的决策制定提供了实践依据。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儿科患者100例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分为观察组50例、儿科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为50例。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和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文书记录、技术操作及病区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及技术对疾病的了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文书记录、技术操作及病区管理的完善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促进护患关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优质护理 儿科常规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家庭参与被视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学习的关键要素,通过家庭的积极参与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自信和社交技能,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本文通过家庭参与强调新的学习环境适应、学习方法的转变和熟悉学校规则等关键因素,并提供了具体的合作策略和示例,以帮助建立有效的家庭与学校合作模式

  • 标签: 家庭参与 幼小衔接 合作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幼儿园家庭教育的亲子互动模式,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亲子互动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实施这些亲子互动模式,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1)游戏互动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亲子互动方式;2)加强家校合作是推进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发展。

  • 标签: 幼儿园 家庭教育 亲子互动 模式 全面发展
  • 简介:干休所肩负着军队离休干部的保健工作重任。近年来我国的军队离休干部逐渐步入高发病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休所的工作压力及工作负担,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逐渐涌现,随着离休干部逐渐高龄其身体问题也逐渐增多,面对这些问题,干休所的保健工作也亟须针对现状进行积极调整和优化,因此如何通过优化干休所的现行管理模式来提升干休所的保健工作质量,更好的发挥干休所职能服务好军队离休干部,是目前阶段干休所工作的主要探究方向。

  • 标签: 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病房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同时对相关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初产妇。5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产科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接受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分娩结局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前的SAD、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价值;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相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SAD、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针对初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初产妇的不良情绪,缩短初产妇的分娩时间,提高初产妇的顺产率,同时提高初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 初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结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CHF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AD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护理 老年慢性心衰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德育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其合作关系密切可以将各自特长和资源融合起来,共同营造有利于德育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和价值观。通过丰富有效的合作项目和活动,提供综合的德育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整合教育资源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塑造学生的德性情操和价值观念,才能够有效推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 标签: 家庭与学校 德育模式 实践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家庭病床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其基础上实施家庭病床综合护理。对比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显示出了明显差异,观察组各方面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病床综合护理 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幼儿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重点研究了家庭与学校间合作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论文考察了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优势和挑战,探讨了有效合作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强调了双方合作模式对于幼儿学习、社会技能和情感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与文献综述,提出了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强调了紧密合作模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有效合作的方式和策略。

  • 标签: 幼儿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合作模式,全面发展,教育策略
  • 简介: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完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但同时,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期间,也需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家庭是幼儿面对的第一个环境,并会伴随幼儿终身。包括家长中的认知、思维、价值观念与环境氛围,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因此,这就需要切实做好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构建二者的互不模式,全面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成效。

  • 标签: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 互补模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初中生欺凌行为不断在新闻热点中出现,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初中生的校园生活。欺凌行为对于初中生的影响比较大,卷入校园欺凌行为的双方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人际关系、人格上的问题。欺凌行为的发生,与家庭教养模式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探究欺凌行为与家庭教养模式之间的关系,以通过改善家庭教养模式,抑制、消除初中生欺凌行为。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生欺凌行为背后的家庭教养模式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初中生 欺凌行为 家庭教养模式 分析 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模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关键词包括合作模式、幼儿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精细动作发展。引言部分介绍了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模式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讨论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不同合作模式及其特点,揭示了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模式的多样性。此外,本文探讨了合作模式对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和精细动作发展的积极影响,强调了家庭与幼儿园紧密合作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合作模式的建议,包括建立家长教育机制、加强家园交流沟通、制定科学合理的合作方案以及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 标签: 合作模式 幼儿发展 认知发展 语言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家庭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中心收治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深Ⅱ或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根据采取的康复治疗模式,将18例患儿(23只患手)纳入家庭康复治疗为主组(以下简称家庭康复组)、12例患儿(15只患手)纳入医院康复治疗为主组(以下简称医院康复组),前组患儿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8±2.1)岁,创面愈合后(3.1±0.8)d开始康复治疗;后组患儿中男7例、女5例,年龄(4.6±2.1)岁,创面愈合后(2.8±0.7)d开始康复治疗。医院康复组患儿以在院主被动康复训练为主,辅以回家后自主康复训练;家庭康复组患儿接受在院主被动康复训练1~2周后,在家通过微信平台接受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主被动康复训练。2组患儿均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均佩戴压力手套并联合使用手屈曲训练带和分指支具。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手总主动活动度法和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对患手瘢痕(计算治疗前后瘢痕评分差值)、关节活动度(计算优良比)和患肢功能进行评分/评级。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等效性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患手瘢痕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为3.0(2.0,7.0)、3.0(2.0,8.0)分(95%置信区间分别为2.37~5.38、1.95~5.91分),2组差值间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2.43~2.21分,在等效性界值-3~3分之内(P<0.05)。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患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治疗前分别为3/23和2/15,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15/23和12/15。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患手关节活动度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Z值分别为3.58、2.30,P<0.05),但2组之间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手关节活动度评级均相近(Z值分别为0.39、0.55,P>0.05)。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患肢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Z值分别为3.98、3.51,P<0.05),但2组之间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肢功能评级均相近(Z值分别为1.27、0.38,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辅助的以家庭康复为主联合应用手屈伸组合支具的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改善患手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与以医院康复为主的康复治疗效果相近,为无法持续接受在院治疗的患儿提供了可选的康复治疗方法。

  • 标签: 烧伤 瘢痕 儿童 家庭康复 支具
  • 简介:摘要:在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不断严苛的今天,各类基础性疾病已成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包括“公共健康”和“基层医疗”两种基本形式,可为广大居家自行诊治的家庭照护提供更好地服务体验。本文以川东北为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意义、机制、优化措施,以便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川东北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 简介:摘要:聋生家庭亲职教育,是一种以家长为中心,以自身经历为中心,以教育方法指导聋生子女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亲职教育对聋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高聋儿的自信心与自尊,促进聋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聋生家庭的家长在亲职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本文对聋生家庭亲职教育的内涵及价值、我国特殊家庭亲职教育的发展、聋生家庭亲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聋生家庭亲职教育问题的对策。本文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有所裨益。

  • 标签: 聋生家庭 亲职 教育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