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品质不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也对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人民群众对健康品质追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也不断提升。本文在探讨基层医院服务品质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运行体系实际状况,提出服务品质提升的具体措施,为基层医院工作品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基层医院 服务品质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对眼科护理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2全年接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日常护理工作安排进行,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眼科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有利于丰富患者健康知识,提升患者对眼科疾病的认知,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可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眼科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能力,通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方式,不仅能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护理所需,同时也能使护理人员在对社区老年人的护理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基于此,本文就社区老年人护理模式展开探讨和分析,并针对不同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全面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护理模式
  • 简介:为使新护士较好地将书本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去,尽快适应并胜任临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近2年我院护理部对新护士集中岗前培训后,轮岗期间采取分阶段个案模拟实践考核,来培养其临床综合能力与应急能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新护士 个案模拟实践考核 护理培训 临床综合能力 应急能力
  • 简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为适应重症治疗建立的特殊护理单元,具有“三集中”的特点:(1)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的急性危重患者;(2)集中了众多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和生命支持装置;(3)集中了最新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在ICU三要素中人又是整个ICU的主体。2003—2004年,北京市启动ICU专科护士认证工作。我院普外ICU和神经内科ICU作为北京市ICU专科护士临床教育基地,圆满地完成了2批培训学员临床实习工作,工作教学双向反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ICU专科护士 临床教学实践 资格认证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实习工作 内科ICU
  • 简介:摘要:目的: 规范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的防治护理工作,为住院患者提供规范、同质的VTE 护理。方法: 建立院内VTE 防治护理专项小组,完善VTE 防治护理程序,构建VTE 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多种形式的VTE 知识培训,进行VTE 防治质量监控。结果: 组建VTE 防治护理专项小组后,VTE 高危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4. 2%,高于组建前48. 4%( P < 0. 05) 。结论: VTE 防治护理专项小组的管理模式,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院内VTE 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管理 干预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院校合作模式下医务室的管理和运行方法。方法 将医院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的卫生工作特点相结合,满足不同时期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要求。结果 通过院校合作共建医务室,既保证了学校各项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又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将学校卫生工作引上新台阶。结论 院校合作模式配置校医的创新举措在改善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   校医务室  院校合作  管理经验
  • 简介:目的评价对护理本科生开展内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与高等护理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对48名2002级护理本科生在实施双语教学课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对开展内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是认同的,但在教材、师资、教学设计上仍存在诸多问题.结论内外科护理学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但仍需加强师资、教材建设,探索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模式,以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

  • 标签: 内外科护理学 双语教学 实践与探讨 护理本科生 护理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临床实践教学中使用PDCA循环结合PBL的效果。方法:选择40名在我院轮转的实习医师进行分组研究,每组2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研究组使用PDCA循环结合PBL教学方式,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操作成绩、专业理论成绩、满意度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妇科临床实践教学中使用PDCA循环结合PBL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PDCA循环 PBL 妇科 临床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骨科患者60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两组骨科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措施之后,风险防控意识评分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级管理措施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升临床骨科护理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骨科专科护理 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护理配合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本研究对照两组老年患者进行了分析。方法:本研究共包括120名年龄在65岁以上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其中6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另外6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了一系列护理配合措施。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和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时间平均为25.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5天(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平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护理配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率,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老年 髋关节置换 护理配合 康复 术后并发症
  • 作者: 裴春丽,韩瑞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
  • 简介: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肿瘤静脉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共计56例,由两组组成,即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延伸护理),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自我护理行为评分、负性情绪评分方面,研究组各指标更优,P<0.05。结论:肿瘤静脉治疗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肿瘤;静脉治疗;延伸护理;自我护理行为
  • 简介:分析了新时期对实习护生进行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介绍了在临床情景中对护生进行有关伦理及职业道德的教育的方法,包括抢救无名氏颅脑外伤患者时的伦理意识、对昏迷患者进行呼唤式护理、处理好躁动患者的安全护理和尊重患者权力的关系。认为临床带教老师的伦理道德水平对护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很大影响,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强化。

  • 标签: 伦理学 临床 护士 教育 护理
  • 简介: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有赖于把握最佳的抢救时间和高效合理的抢救措施的实施。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护理流程的优化、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高效配合至关重要,它是急救成功的基石。我院急救中心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采用优化的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流程优化 急救护理 多发伤病人 抢救成功率 抢救时间 严重多发伤
  • 简介:摘要: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危害之大,历史罕见。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严格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措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与“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基于此,以下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疫情防控管理实践 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口腔间隙感染患者及其陪伴的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口腔间隙感染患者、陪伴及工作人员的健康,减少院内感染,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方法】: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诊疗方案及我院发布的相关文件,结合口腔间隙感染患者管理特点实施口腔病房最佳患者管理、陪伴管理方案.。【结果】根据方案在正常收治口腔间隙感染患者,确保了病区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讨论】该方案仅用于我科口腔间隙感染患者新冠肺炎期间的管理,是否适合其他医院口腔间隙感染住院患者的管理仍需通过网络平台推出后行验证。

  • 标签: []新冠肺炎期间 间隙感染患者 住院管理
  • 简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5个方面对《护理评估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国家级精品课 护理评估 实践探讨
  • 简介:目的改革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为更有效地培养出切实符合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昌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生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名。研究组根据第1~3学年护生教学内容,制定社会实践计划;第4学年,先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1周的社会实践,然后进入医院,根据实习情况制定实践计划并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第4学年直接进入医院,实习前进行常规岗前教育。入学前及实习结束前对全部护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包括自评和他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生在沟通、协调、管理、人文关怀、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收集和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观点等方面的评价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护理实践,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逐步发展护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使护生能更好地适应从学校进入医院、从医院走入社会的角色转变。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培养模式 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 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