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后路椎弓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后路椎弓固定术的患者22例。分析手术前后的病情和术后恢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且病情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半年内Cobbs角度、腰椎间前凸角度、JDA评分和DOI指数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固定术由于其特殊的连接杆置入技术,使对椎旁肌肉的扰动减到了最少的程度,真正实现了微创化概念。与传统开放的手术相比较,该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脊柱弯曲 Cobbs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后路椎弓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共计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后路椎弓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该方法在脊柱侧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对比,治疗后患者脊柱前凸恢复情况与Cobb角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脊柱侧弯患者实施治疗时,应首先考虑应用后路椎弓固定术进行治疗,该方法能有效矫正患者侧弯脊柱,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脊柱侧弯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椎弓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体骨折手术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腰椎滑脱及椎体骨折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为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9例患者,观察组为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弓丁系统固定治疗。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与对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后路椎弓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体骨折手术中,对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治疗效果,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选用。

  • 标签: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 腰椎滑脱及椎体骨折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后路减压椎弓固定术中优化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弓固定术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对腰椎后路减压椎弓固定术患者的术中护理进行优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健康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椎弓钉 固定术 优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弓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9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弓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伤锥前缘高度、伤锥后缘高度均大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术未发生松动、断裂情况。结论胸腰椎骨折经椎弓固定结合椎弓椎体内植骨治疗能够缓解受损伤椎体形成的蛋壳效应,避免椎体高度再丢失,预防固定出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钉 复位固定 椎体内植骨术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后路椎弓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和潮阳区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1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及平均滑移率,观察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85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及平均滑移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植骨融合,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6.3±0.5)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无器械固定松动、断裂发生,优良率为91.8%。结论后路椎弓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植骨融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体骨折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6例腰椎滑脱及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术后护理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后路椎弓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体骨折手术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 标签: 后路椎弓根钉 腰椎滑脱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情况采用后路减压椎弓固定术。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发现骨折椎体后凸畸形角度术前平均为24.50°、术后6.10°;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例术前为53%、术后10%,术后12~18个月取除固定后有2例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例回复到20%,其余无明显再压缩病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该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弓固定手术中血液回收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35例进行椎弓固定术患者,应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血液回收,观察患者平均出血、回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5例患者在心理指导下均乐意接受血液回收技术,其平均出血量、回血量分别为(753.2±33.0)mL以及(390.1±18.2)mL,1例患者在回收中出现出血多,血压低的情况,经处理后维持稳定。结论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加强操作技能熟练度,血液回收技术安全可靠,值得在手术外科护理中应用。

  • 标签: 血液回收 椎弓根钉内固定 手术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脊柱后路椎弓固定术体位护理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后路椎弓固定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性常规护理和针对性体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无椎弓螺钉相关神经、血管并发症,也无螺钉松动、断等状况,有效率为96.3%(5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9.1%(38/5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手术体位能使患者术中维持呼吸通畅、循环稳定,手术野充分暴露,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脊柱后路 椎弓根钉固定术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骨折经后路椎弓棒系统固定术优化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患行经后路椎弓棒系统固定术患者,病例选取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2021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和实施优化护理的研究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腰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椎弓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接诊的胸腰椎骨折病人进行分组,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人人数为40例,共计病人人数为8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开放椎弓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病人给予经皮微创椎弓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胸腰椎骨折病人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疼痛评分、临床指标。结果: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疼痛的评分比较中,实验组病人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对比后发现差异具有临床对比意义;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较大(P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后路经皮置与开放置椎弓固定手术治疗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信封法将我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4例脊椎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7)采用后路开放椎弓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n=37)采用后路经皮椎弓螺钉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obb角较对照组更小,且VAS评分、ODI评分、Cor、NE更低(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皮椎弓螺钉微创手术治疗可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与功能障碍,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小。

  • 标签: 后路经皮置钉 开放置钉 椎弓根钉内固定 脊椎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椎弓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手术,行椎管彻底减压,利用椎弓复位固定,取三面带皮质骨的髂骨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6例。结果复位满意率为91.7%,椎体间高度恢复正常,术后平均改善率(JOA评分)为85.3%,临床疗效优良率(Asher疗效评定)为94.4%,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及断等。结论椎弓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椎弓根钉 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弓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以及ODI指数。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选择50例患者均采取后路椎弓固定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半年脊椎前凸恢复情况以及腰腿疼改善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度明显得到改善,而且术后患者JOA评分与术前相比较低,ODI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疼痛感显著降低,组对比结果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后路椎弓固定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脊柱侧弯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O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