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认识主体是表象者。它以心智对对象作表象。感性纯直观和知性纯粹思维都是作表象。它们是经验性直观的表象和知性的一般概念思维的表象的前提、基底和条件。心智本身作为主体意识就有一种表象能力来保证诸表象的综合统一性,使所综合的表象确定地对应于客体,从而为认识创造了条件,使之成为可能。心智所认识的是物体的表象。表象是对物体的表象,是物体所有的。表象是由心智的结构和机能所决定的,但它们毕竟是这种机能施于物体后而呈现或者说给出的东西。表象又区别于物体本身。物体缘于同认识主体结成认识关系,进入心智的纯直观而被表象为现象,而物体本身独立自在,远比表象丰富。表象对于科学具有表征意义。"科学作为实践"的观念只是引发科学哲学发生"实践转向",不存在"实践科学"取代"表象科学"的问题。"表象"和"实践"都是对科学的内涵的把捉。

  • 标签: 康德 表象理论 科学观
  • 简介:《周易》有十八个卦象表达了十八种男女关系,而《咸》《恒》《蛊》《大过》等卦的卦爻辞,直接以男女关系为例,阐述了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年龄的男女之间的一系列伦理观念,并做出明确的价值评判。由此看到,《周易》对三千年中国男女伦理观念所产生的规范作用,也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感受到《周易》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 标签: 周易 男女关系 伦理观
  • 简介:尼尔斯·玻尔的语言是他的整个哲学的基础。而且,从1927年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尽管他并没有对这个专题进行过专门的阐述,我还是能够从他的许多文章与手稿中找到他对语言问题的阐述。玻尔认为,所有的量子力学实验都必定借助于由日常语言表达的经典物理学概念来描述,这些描述是互补的。经典物理学概念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它们都是无歧义的。从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无歧义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我们能明确地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划出分界线和我们必须遵守二值逻辑的规则。无歧义的描述条件是无法替代的。玻尔的语言与他的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观点是一致的。

  • 标签: 尼尔斯·玻尔 量子力学 日常语言 无歧义
  • 简介:左翼SSK科学是后现代反科学的、新蒙昧主义的科学的典型代表。拒斥分析、提倡跨越式综合是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主题径路。在SSK看来,科学是勾勒姆、科学是集体约定或信念(或信仰)、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是男性主义的产物,是左翼SSK科学的几个著名论断。这类论断隐含着反科学、取消知识差异、马桶和茶杯不分、智慧与技能颠倒、观念与实在错位、否定人类智慧存在等问题。因其业已汇聚成为一股庞大的潮流,剖析和反思这股后现代的、反科学的蒙昧主义潮流,有助于揩去被左翼蒙尘的科学,恢复其应有色彩。

  • 标签: 反科学 倒错 新蒙昧主义 科学观 SSK
  • 简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实践,其间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中所做的本体沦预设。在第一种实践观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只有一种外在的关联,即实践只是获取感性材科和验证认识真理性的手段。而在后两种实践观之中,这一关系则是内在的,但在第二种实践中,实践实际上已经被理论化了,成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奠基性要素,而在第三种实践中,理论活动则被视为实践活动的—个要素,理论被还原为了一种特别的实践活动。三种实践对应着三种哲学思维范式:第一种对应于实体性哲学,第二种对应于主体性哲学,而只有第三种实践才构成了实践哲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哲学的实践转向。

  • 标签: 哲学 实践观 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 实践转向
  • 简介:实在的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自然遵守确定性的因果律;反映该自然的科学理论,必须是从简单原理出发,以确凿的逻辑建立起的赋予美感的理论。要从简单而最基础的原理出发,演绎出普遍的一般性理论,再将其与实际现象相联系,通过实验进行检证;理论必须建立在物理实在的基础上。

  • 标签: 统一的自然观 客观的建构主义 科学的审美主义
  • 简介:时间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理智或心灵有何种关系。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哲学家认为,时空的观念依赖于心灵的本性,物质的空间性被隐含地赋予了比时间更基础的地位——因为空间性作为因果范畴的根基保证了逻各斯秩序的确定性与必然性。柏格森则反对这种先验主义时间,在他看来,时间的本性就是绵延,它意味着连续、流动、内在、多样,它与空间、测量、间断、同质等无关。他借由绵延引入了一种流变的哲学,在连续变化而又纯粹融合的时间(即绵延)中,逻各斯的序列荡然无存。这正是柏格森主义与康德的先验主义哲学在时间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 标签: 时间 空间 绵延 逻各斯
  • 简介: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它的具体理论观点与旧哲学迥然有别,而且首先表现在它的哲学与旧哲学根本不同。它改变了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只有首先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才有可能把握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哲学观 批判精神 恩格斯 列宁 西方哲学
  • 简介:本体论不仅仅是哲学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更是一种哲学解答问题的方式。作为哲学所独具的思维方式,本体论并没有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立足于实践开拓的哲学新视野而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在一般意义上去弘扬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是攫取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将集中反映了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关系的“人”作为理论观照的焦点。正是这一理论视角的转移,充分展示了新唯物主义既根本区别于唯心主义,又完全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全新致思理路。基于这一全新的人学本体,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即实践出发,建构起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新的理论层面上更进一步地展现出了深刻的人学意蕴。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学 本体论 传统哲学 唯物主义
  • 简介:逻辑经验主义是一场哲学运动的产物。其目标不是为科学作辩护。而是试图改造哲学。尔后,哲学家与科学史学家对逻辑经验主义观点的批判,使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哲学得以诞生。内在论的科学哲学以理解科学为目标,外在论的科学哲学以打开科学的黑箱为宗旨,两者不是替代关系和继承关系,而是平行发展的,它们代表了理解科学的两个极端。20世纪以来,这两条进路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向。这种融合表明了科学哲学的研究正在从认识论转向知识荤一

  • 标签: 理解科学 批判科学 认识论
  • 简介:樊浩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分析,在细致辨析伦理和道德之异同的基础上,建构了内容丰富且具有创新意义的"伦理精神"学术体系。"伦理精神"的本质是"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伦理精神"现实地存在于家庭和民族这两个基本的伦理实体以及个人与共同体的普遍伦理关系之中。"伦理精神"是对原子主义权利的超越,它所内蕴的"从实体性出发"的意涵,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好复杂的人群共同体伦理关系,培育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品性,以克服原子主义迷恋个人权利的道德弊端。

  • 标签: 伦理精神 伦理实体 原子主义 共同体伦理 民族精神
  • 简介:传统的科学哲学有关科学理论的公认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宣告失败以后,有些科学哲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发展出一种结构主义的科学理论结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缺点又排除了历史学派的极端,值得我们加以重视。这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科学理论分析在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性并批评了新经验主义否定系统理论和普遍规律的片面性。

  • 标签: 集合论 模型 理论元素 理论网络 理论金字塔
  • 简介:樊浩教授所提出的"西方四德的人性结构是‘理性+意志’;中国四德的人性结构是‘理性+情感’"的两命题,经讨论或许可以得出:西方四德智、义、勇、节的主体依序是"理智、意志、愤情、欲情",或"理性、理性欲望、2感性欲望"或"理性、3非理性"或"理性、3欲望",未必可归结为"理智/理性+意志"。关于中国四德(或儒家四德,或孟子四德),樊教授归结出"四德—四心之中,3/4的是情感,1/4的是理性,是一种‘理性+情感’的并以情感为主体的特殊人性结构",对孟子哲学来说大抵是合理的,唯儒学各家的说法细节不一,无法一概而论、一体适用。

  • 标签: 樊浩 道德哲学 中西四德 智德
  • 简介:正在举行的上海世博会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其中包括来自五大洲的180多个国家。这么多国家的人们汇聚在浦江两岸,不仅将展现他们各自现实和理想中的“城市”,而且将表达他们对“让生活更美好”的理解。

  • 标签: 人类进步 价值观 文化 上海世博会 国际组织 国家
  • 简介: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SHCD)基于下述语言:语言是社会性的,约定俗成的和有生命的。SHCD由下面6个论题组成:(1)名称与对象的关系始于广义的初始命名仪式。(2)在关于名称的因果历史链条上,所传递的首先是并且主要是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描述性信息。(3)被一个语言共同体所认可的那些描述性信息的集合构成了名称的意义。(4)相对于认知者的实践需要,在作为名称意义的描述集合中可以排出某种优先序:某些描述比其他描述更占有中心地位。(5)名称都有所指,但名称的所指不一定都是物理个体,也包括抽象对象、虚构对象和内涵对象。(6)若考虑到说话者的意向、特定话语的背景条件以及相关的知识网络等因素,由名称的意义甚至是其一部分意义也可以确定名称的所指。SHCD简单回应了克里普克对描述论的那些批评以及其他一些逻辑疑难。SHCD与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的分歧和对立,实际上源自两者在语言上更为根本的分歧和对立。

  • 标签: 语言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克里普克 认知论证 语义论证 模态论证
  • 简介:陈嘉映《说理》(2011)一书的出版,使我们可以隐约一窥其念兹在兹的“theBook”的大致轮廓。此书与其《哲学科学常识》(2007)一起,摊开了一种哲学。陈氏哲学的要义可概括如下:消极地说,哲学不是实证科学(广义的物理学),也不是语言学;积极地说。哲学致力于经验反省和概念考察,是一门通过穷理而达乎道的学问。这种哲学的形成,得力于他对西方思想史上两个重大关节的深入研究,它们是: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为了推进思想、促进对话.我们在该哲学所展开的义理脉络中,对整体性概念和形而上学的地位问题作了生发性的讨论。

  • 标签: 哲学观 科学革命 语言转向
  • 简介:《掌中论》和《取因假设论》是陈那前因明时期的理论探索阶段的两部重要著作,体现了陈那有关认知对象的思想的早期发展。陈那在《掌中论》中引入了“假设”的概念,并在《取因假设论》中详尽剖析了“假设”的本性。在后一著作中,“假设”被认为只有在它与其他假设的关联中才可言说。这已蕴含了陈那晚期“他者之排除”的反建构的意义理论。但由于阿毗达磨佛教的影响,此时的陈那尚未走出假实之辨的理论模式,尚未提出自相、共相的截然两分。此外,陈那的《总相论颂》首次以“不相离性”来概括语词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此,可将它的写作确定为《正理门论》和《集量论》之间。通过梳理陈那前因明时期的著作和思想发展,就能说明陈那后来建立的因明一量论体系采取了一种反建构的立场。正是这一思想立场,使佛教因明一量论有别于以往的佛教哲学,成为一个独立、全新的传统,并促成了中晚期佛教哲学的“知识论转向”。

  • 标签: 取因假设 陈那 他者之排除 阿毗达磨佛教
  • 简介:二战以来,发展经历多次嬗变,从发展客体论经济发展主体论、主—客钵相关论转向全球多极主体交往论,展开了一个复杂变化的历程,同时也展现了发展全球化转向的清晰轨迹。本文认为,二战以来国外发展理论的全球化转向在分析范式上表现为发展的全球化转向和思维方式上的全球主义转向新全球主义。发展理论的全球化转向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 标签: 发展理论 全球化转向 范式 现代化理论 依附论 世界体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