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学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等5个方面的问题。美国的经验表明,经费保障、共同治理和学术自由是世界大学养成的必要条件。《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灵活机动的管理制度和协同合作的保障机制等顶层设计上为""建设提供了可能性,但仍然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从内部治理改革入手,规范决策与民主监督机制,是当前中国大学治理改革以推进""建设的切入点。完善学术休假制度,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策略之。在评价学视角下,""建设应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和动态支持机制,要关注评价主体的价值与话语权、对学科发展评价的片面导向和地方院校发展的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 标签: “双一流”建设 国际视野 内部治理 学术休假 评价学视角
  • 简介:建设拉开了中国大学发展的新序幕,它朝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前进。建设"需要克服传统发展模式的痼疾,需要去量化思维,去行政化思维,去追赶型发展模式,需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模式。实现这切无疑都寄希望于超的大学校长的诞生。

  • 标签: “双一流” 中国大学模式 超一流大学校长 中国梦
  • 简介:大学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等5个方面的问题。美国的经验表明,经费保障、共同治理和学术自由是世界大学养成的必要条件。《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灵活机动的管理制度和协同合作的保障机制等顶层设计上为“建设提供了可能性,但仍然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从内部治理改革入手,规范决策与民主监督机制,是当前中国大学治理改革以推进“建设的切入点。完善学术休假制度,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策略之。在评价学视角下,“建设应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和动态支持机制,要关注评价主体的价值与话语权、对学科发展评价的片面导向和地方院校发展的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 标签: “双一流”建设 国际视野 内部治理 学术休假 评价学视角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建设直是党和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全国重点高校到"211""985"工程建设,再从"211""985"工程建设等转向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需要。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的中国道路,不能沿袭西方的建设标准,而要依据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走出条中国特色的新路。中国特色的世界大学,既要居于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又要立足国情,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双一流”大学建设 重点建设 中国特色
  • 简介:去年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刚刚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作出了建设世界大学和学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着力推动大学和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建设,着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

  • 标签: 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高校建设 中国西部 高等教育强国 学科建设
  • 简介:”大学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当然,大学或学科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外部的高投入,更需要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治理机制。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学内在机制,才是大学国际化竞争的不竭动力源泉。国家在“”战略中有关建设与改革的10项重点任务,其中项就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应当说,从内部治理改革入手,恰恰是当前中国大学治理改革的切入点。

  • 标签: 内部治理机制 大学建设 高等教育强国 现代大学制度 国际化竞争 一流学科
  • 简介:连续3天,政协教育界别第40组在小组讨论时,都没有离开个话题,"建设——建设世界大学和学科,个既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又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战略。全国政协委员、燕山大学副校长张福成将其称为继"985""211"工程以及"2011计划"之后,个全新的、有望影响未来几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的大战略。

  • 标签: 世界一流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 高等教育 小组讨论 一流学科
  • 简介:认为“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但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关键是建成世界水平研究生教育:探讨了“”的使命引领、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体制保障、环境优化等对创建世界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并就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双一流”建设 政策方略 体制建设
  • 简介:继“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系列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国内高水平大学在探索中逐步缩小了与世界顶尖高校间的差距。“建设方案的提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步明确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方向。从评价学角度来分析“”方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3点值得期待:

  • 标签: 高校 评价 “985工程” “211工程” 高水平大学 工程实施
  • 简介: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大学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自设立之初就承载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开展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祖国统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民族高等教育 一流学科 一流大学 大学建设 高等教育体系 民族优秀文化
  • 简介:当前,创建世界大学业已成为个全球性话题,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需求和目标指向。中国也不例外。在相继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和“协同创新工程”之后,2015年底,我国启动“建设计划”。本文选取目前学术界个比较流行的术语——“制度德性”作为分析概念,探讨世界大学伦理特征和道德合法性。

  • 标签: 世界一流大学 制度德性 985工程 211工程 道德合法性 创新工程
  • 简介:、体制突破:大学外部治理的变革建设世界大学和学科的第重障碍是体制与结构。体制问题的核心是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建设的关键是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为此,亟需在体制层面实现四大变革:1.资源配置模式变革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国家中心模式色彩。第,公办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

  • 标签: 体制问题 世界一流大学 技术 管理 资源配置 政府拨款
  • 简介:为适应“”政策三步骤的发展战略,研究型大学尤其是“985工程”高校背负着率先建设世界大学、学科的历史使命,并据此调整学科布局,甚至裁撤弱势学科。高校裁撤弱势学科方面是基于“优化学科结构”的需要,另方面是基于经济和社会资本回报的递增,为了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但“优化学科结构”与直接“裁撤”有本质区别,“优化”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保留了弱势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通的机会,为弱势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建设对办学资源的投入,“”称号有可能成为高校新轮竞相追逐的社会资本。所以,高校调整或裁撤弱势学科需警惕其负向影响,即破坏学校学科生态,影响组织稳定。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把握“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回归大学的根本任务;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对待弱势学科需持更多的包容态度,保障其基本生存资源,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加强弱势学科与优势学科的交叉融通创新发展;即便裁撤弱势学科也应是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各方利益相关者协商共治。

  • 标签: “双一流”政策 学科评估 弱势学科 学科交叉 多元协商共治 学术权力
  • 简介:、切实注重学生适切价值观的养成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 标签: 人才培养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科 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方针
  • 简介:昌平区位于北京西北部,是首都的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也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昌平智力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跃,区内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4所高校和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等10所高校的分校区,有18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6个重点实验室、35个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万名科技人员。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沙河大学城、昌平新城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批高端研发和产业项目入驻运行。

  • 标签: 北京邮电大学 科教 国际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 简介:建设给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新要求。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全面促进,成为支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要通过推动研究生海外留学纵深发展、课程体系"在地国际化"、校际合作"溢出效应"、导师队伍国际化和质量控制强化,形成支撑"建设的新动力。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国际化 “双一流”建设 对策
  • 简介: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部分高校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的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座谈会由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主持。大家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建设世界大学和学科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建设世界大学和学科、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标签: 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水平 杜占元 副部长 教育行政 教育质量
  • 简介:回顾了近几年调研成果,总结了部分国内知名院校建设世界大学的经验,提出了建设世界警官大学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科研成果、国际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一流警官大学 一流学科 协同创新
  • 简介:建设世界大学和学科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经费制度下,合理安排研究投入并提高产出质量,是实现大学和学科建设目标的关键。文章借鉴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研究经费拨付制度,基于REF2014的研究投入与产出数据,对2008—2013年间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投入整体规模、学科分布以及学校分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对多个研究投入变量所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研究投入整体规模、投入的稳定性、政府投入总量、非政府投入总量对不同学科的研究产出有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学和学科建设的研究投入策略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研究投入 研究产出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