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技术在消化内科疾病检查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于我院实施胃肠镜检查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实施检查,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06%vs73.53%),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82%vs64.71%);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痛胃肠镜技术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实施检查治疗,可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内科 检查
  • 简介:摘要介绍通过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清淅,减少干扰和伪差的发生,能准确得出诊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干扰 伪差 诊断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以便明确病因。方法对85例晕厥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发作时间。结果85例患者中,晕厥发作时间与检测心律失常相一致18例(占21.2%),且晕厥的发生与心室停搏3.0秒有关。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临床运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尤其中老年患者。

  • 标签: 晕厥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分析颈椎病患者心电图变化与日常生活、活动的相应关系,探讨Holter对鉴别颈心综合征和冠心病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45-65岁颈椎病患者作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嘱其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生活日志,仔细监测心电图异常和生活、活动的相应关系。结果150例被查者中,生活、体位导致心电图异常改变96例,占64%;心电图无改变(正常)42例,占28%;患者不配合12例,占8%。心电图异常与情绪、运动或劳累无相应关系。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鉴别颈心综合征和冠心病有辅助作用,对临床医生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并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颈椎病 颈心综合征 冠心病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检测分析,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5例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心悸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早期复极综合征,ST-T非特异性改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女性心率变异性降低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心悸的发作与心律失常,神经调节失平衡有关。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可筛选出与心悸的多种原因,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早期极综合征 ST-T改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进行诊断,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是通过选择参照物作为基准的有效比较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选择自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病患,对这些病患资料进行研究,将其中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症的60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行动态心电图初诊;其余的40例仅为单纯鼾症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初诊,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患者的体重、血氧饱和度min均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差异。患者心律失常受睡眠呼吸暂停症的严重程度影响。结论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患者血氧饱和度min影响着患者心律频率,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初诊,能够准确进行观测,推动临床研究成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睡眠呼吸暂停症 初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的ST—T改变,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28例受检者有60例缺血性ST段改变,其中38例患者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占63.33%,22例患者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占36.67%,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检出率及心肌缺血阵次数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及ST段下降幅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9岁年龄段的心肌缺血发病率为35.48%明显低于≥60年龄段的发病率56.90%(χ2=12.5313,P=0.0004)。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患者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有利于其早诊断早治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室性早搏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方法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112例在我院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一万次以上室性早搏患者,分为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采用北京美高仪公司生产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连续监测23~24h。结果两组24h室性早搏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22376次和21359次。结论对于老年人来说,依然不能以室性早搏次数来判别是否患有心脏病;然而就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和复合型心律异常对老年人的临床诊断还是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室性早搏 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2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与64层螺旋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75.0%;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多支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双支病变及单支病变;室性心律失常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成平行关系;房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无创检查方法之一,它操作简单、经济、实用,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64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DCG)了解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的特点,探讨动态心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09月我院老年科住院病人193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普通心电图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并结合文献对比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以房性多见,临床检出率为64.35%;同时可监测到症状隐匿的高危心律失常;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生率高;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1)。结论老年多发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应及时予以DCG检查,对高危心律失常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 心律失常 无症状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心电图对心悸、胸闷患者的筛查的分析。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心悸、胸闷患者的检查与普通心电图检查作比较。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心悸、胸闷患者的检查比普通心电图检查精确可靠。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悸、胸闷患者的筛查优于普通心电图,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DCG) 普通心电图(ECG) 心悸 胸闷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500例不同年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54.40%,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无明显差异,其他心律失常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心律失常是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及早诊断,及时予以治疗,而动态心电图是检出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发生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通过分析心电图结果,总结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左心室肥厚患者危险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在3级以上)为25.9%,远高于无左心室肥厚者(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有心肌缺血患者危险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24.29%)高于无心肌缺血患者(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1)。结论并发有左心室肥厚或心肌缺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易于发生危险性室性期前收缩。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DCG记录的84例冠心病患者ST段下移次数,当时有无症状以及ST段下移持续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CHD患者中,60例出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24h总心肌缺血发作次数522次,其中46例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450次,占86.20%(450/522)。另外,14例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72次,占13.79%(72/522),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明显大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11.1±24)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32.5±28)min/次,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CG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