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心悸患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心悸患者

梁丽

梁丽(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科537000)

【摘要】目的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检测分析,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5例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心悸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早期复极综合征,ST-T非特异性改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女性心率变异性降低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心悸的发作与心律失常,神经调节失平衡有关。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可筛选出与心悸的多种原因,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心悸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早期极综合征ST-T改变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047-02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亦可有心悸。心悸本身无特异性,并多为阵发性发作,常规心电图检查多为正常,很难对心悸的病因进行准确的诊断。心悸患者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大多能找出准确的病因。本文分析了315例心悸患者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1一般资料

1.1对象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阵发性心悸就诊的心悸患者315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212例,年龄17-65岁,平均43岁。所有患者在做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发作,所有患者既往均无器质性心血管病史,排除了发热、运动、某些疾病(如甲亢、贫血等)、药物等引起的心悸患者。

1.2方法所有患者使用美国生产的DMS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仪。所有心悸患者均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嘱患者尽量以诱因使心悸发作并详细记录全日的活动情况,准确记录心悸发作的时间,非窦性QRS波群除外,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选取指标为SDNN(24小时所有窦性心律间期NN标准差)。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315例心悸患者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检出心律失常232例检出率为73.7%,其中房性期前收缩(48例),室性期前收缩(67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7例),交界性期前收缩(17例),短阵交界性心动过速(10例),房室传导阻滞(1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25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23例)。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有59例,检出率为18.7%,可见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x2=191.1P<0.005)。

2.2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早期复极综合征56例,检出率17.8%,其中男性45例,女性11例,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0.3P<0.005)。常规心电图发现早期复极综合征5例。可见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x2=47P<0.005)。

2.3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发现ST-T非特异性改变51例,检出率16.2%,常规心电图发现ST-T非特异性改变8例,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x2=32.6P<0.005)。

2.4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发现SDNN(24小时所有窦性心律间期NN标准差)<120ms为9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82例,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7.3P<0.005)。

3讨论

心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一种主观自觉症状,常伴有胸闷、气短、乏力。呈阵发性发作,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难发现与心悸有关的心电图改变。动态心电图是长程非卧床的连续记录心电图的一种技术,其将常规心电图记录的信息扩大2000倍以上,检测出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对明确心悸的病因有重要价值。本组资料315例心悸患者对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检出率73.7%,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17.8%,ST-T非特异性改变检出率16.2%,都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最大的区别在于捕捉到的信息量大大增加,疾病的检出率也明显提高。根据本组资料,如心悸发作时相应有心律失常出现,就说明心悸与心律失常有直接关系,如无心律失常,心悸与心律失常没关系。引起心悸的心律失常大多是期前收缩,其它心律失常有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有2例心悸患者反复心悸、胸闷、气短,每次常规心电图检查都正常,做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每次心悸发作时心电图表现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显著延长为0.38-.0.40秒),没心悸发作时P-R间期正常,提示房室结快-慢双径路。当出现P-R间期较长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说明房室同步不良,将导致心房辅助泵的作用部分受损或部分发挥,使心房辅助泵的作用减弱或严重受损[1]。这两个心悸患者明确了病因后,都去做了导管射频消融术,根治了因房室结慢径路前传导致的间歇性房室同步不良。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以明确心律失常的定位及定性,而三导联动态心电图就难明确心律失常的定位及定性。利用十二导联预激波的极性对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旁路定位置。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ST-T非特异性改变等较三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的准确度更好,不容易出现漏诊断。本组资料发现经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有早期复极综合征5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1例,男性患病明显高于女性患病,这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2]。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是出现J波及ST段抬高,T波高尖。窦性心动过缓时,ST段抬高明显,运动或情绪激动等应激性情况下心率增快,ST段可以回落甚至降到基线水平。早期复极综合征时出现心悸的患者可能是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心悸,头昏。乏力等症状[3]。51例患者在心悸发作时,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到有ST-T非特异性改变。且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一般说心悸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所致者多见于女性[4]。心率变异性用于评价自主神经功能(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紧张性及均衡性)及对心血管活动的量化指标。本研究中,女性的SDNN降低明显高于男性,提示心悸患者(尤其是女性)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调控功能明显受损[5-7]。

心悸其本身无特异性,但反复发作的心悸可造成患者精神负担,而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找到心悸的原因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说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是心悸患者的有效且安全的检测项目,熟悉导致心悸的病因,各类心电图改变之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病。

参考文献

[1]郭继鸿,房室同步不良,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2):138-147.

[2]RiadR,HaydarMD,DaviadA.EarlyRepolarizationelectrocardiographicpredictofenhancedaerobicfitlless[J].AmJCardiol,2000,85:264.

[3]郭磊,杨锐英,王广丽,44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心电图分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364-365.

[4]杨晓华,李梅,马丽雅,盛巧,心悸患者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应用价值心电学杂志200928(4):246-247.

[5]方丕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作用[J].中国医刊,2006,1:18.

[6]张新超,王珺.室性心律失常致心脏猝死的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8,1:32.

[7]刘兵,杨杰孚.心房颤动与冠心病[J].中国医刊,200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