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温(〉28℃)可引起含N基因免疫寄主对TMV抗性丧失,导致TMV系统侵染。本研究以枯斑三生(Nicotianatabacumvar.SamsunNN)烟草为研究材料,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系统研究25℃和31℃条件下,TMV未侵染和TMV侵染12h、24h和48h枯斑三生烟草的代谢差异。应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不同温度下代谢产物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MS技术共检测到49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类、糖类、有机酸类、脂肪酸类、醇类以及多胺类等。在25℃常温条件下,TMV侵染枯斑三生烟引起苹果酸、水杨酸、γ-氨基丁酸、脯氨酸和乙醇胺等代谢物含量上调,而在31℃高温处理N基因失活后,TMV侵染导致组织蔗糖和肌醇含量下调、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上调以及伴随氨基酸类含量普遍上调。

  • 标签: TMV 代谢 N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相关措施,以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行免疫检验的样本共980份作为此次研究分析对象,收集整理样本从采集环节直至保存环节的记录资料,分析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以线性回归方式分析),以此制定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结果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的因素有试剂平衡时间、样本质量、洗液更换、质检员操作水平、实验室环境(湿度和温度),(P<0.05)。结论试剂平衡时间、样本质量、洗液更换、质检员操作水平、实验室环境(湿度和温度)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结果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通过提高检验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保证送检标本质量,规范使用检验仪器,选择实用性强可靠性强的检测方法,正确处理残留送检标本等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检验样本的准确率。

  • 标签: 临床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相关措施
  • 简介:在光周期途径中,FT基因是决定植物开花时间的重要基因。该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YZ-14”紫茄品种中分离克隆得到了FT基因,命名为SmFT。序列分析表明,SmFT基因的cDNA全长691bp,开放阅读框为528bp,编码176个氨基酸,与同科作物马铃薯中FT基因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2%,与番茄中FT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也能达到91%。

  • 标签: 相关基因 开花时间 分离克隆 表达分析 茄子 CDNA全长
  • 简介:所谓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数学模型对学生理科思维培养和训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数学模型 基因频率 生物学科教学 数学符号 数学结构 客观事物
  • 简介:摘要多数肿瘤细胞都表现出染色体的不稳定。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粒-微管是否正确结合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重要关系。Ndc80复合体由Ndc80,Nuf2,Spc24和Spc25组成,它们在动粒-微管的结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来分析代表真菌、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共17种生物的Nuf2基因的分子进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参与染色体分离和肿瘤发生的作用机理提供资料。

  • 标签: 染色体 动粒 微管 Ndc80复合体
  • 简介: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最早记载于我国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女贞子有效成分女贞子多糖、齐墩果酸等,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加强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免疫、降低超敏反应引起的炎症等功效,并且涉及抗肿瘤的免疫调节。作为一种中药常用药,其具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退虚热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等症。因此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其有降血糖,降血脂,消炎等作用。

  • 标签: 女贞子 免疫调节 抗肿瘤 降血糖 降血脂 消炎
  • 简介:目的通过功能富集与网络分析方法,对肝癌浸润相关候选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系统探究肝癌浸润的发病机制,并为后续实验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方法首先,从与肝癌相关公共数据库Liverome下载与肝癌浸润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涉及278个相关候选基因。然后,通过ToppFun、STRING、NetworkAnalyzer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涉及的278个与肝癌浸润相关候选基因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通过网络映射分析方法,对与肝癌浸润相关候选基因进行关键基因(HubGene)筛选,并通过iHOP在线软件,以及Pubmed文献检索方法对这些基因进行文献挖掘分析。结果通过对与肝癌浸润相关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与增殖、细胞迁移与黏附、细胞骨架、血管形成等生物过程,而且这些基因共表达于肝癌与肝癌转移上调和下调等基因功能。对相关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参与调控细胞周期与增殖、能量供给、赖氨酸降解等生物通路,对肝癌浸润的发生、发展发挥调控作用。除此之外,通过网络分析方法,找到PLK1、AURKB、CDC20、CDK4、MCM3等20个处于网络关键节点的基因(HubGene)。之后,通过文献检索方式,对关键基因进行与肝癌浸润相关的功能验证,发现并预测CDC20、CDCA8、NUP37、ZWINT基因与肝癌浸润过程存在关联但作用机制尚未被挖掘。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能够有效分析肝癌浸润的相关基因,并可以从分子水平系统探究其发病机制,为临床诊疗及后续实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肝癌 浸润生长 生物信息学 生物工程 生物通路
  • 简介:为快速筛选具有恢复基因的材料,为后续基因型的鉴定和组合配制提供参考,利用BSA法对2套不同的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三系材料恢复标记进行筛选,结果从6对标记引物中获得引物对BAC13T7SCAR6适宜检测甜椒恢复基因,扩增大小为500~700bp;其准确性还在进一步验证中。

  • 标签: 甜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分子标记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单核细胞通过血管壁从而进入到肿瘤组织,这些单核细胞能够分化形成具有独特表型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侵袭、生长和转移过程,其中,向肿瘤组织的转移是作为肿瘤恶性发展的重要步骤。为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本文将TAMs在肿瘤微环境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据研究显示,TAMs能够为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提供一个有利的微环境;且经临床病理实验表明,TAMs在肿瘤内的累积和较差的临床疗效有关。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组多药耐药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病人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克雷伯菌属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将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株菌中19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为变栖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或/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率达80.0%。其中aac(3)-Ⅱ、aac(6’)-Ⅰb群、ant(3″)-Ⅰ、aph(3’)-Ⅰ、rmtB的检出分别为9株、12株、10株、5株、4株。并且在变栖克雷伯菌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结论本组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其产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变栖克雷伯菌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 标签: 克雷伯菌属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rRNA甲基化酶 多药耐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关于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20例于我院计划免疫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儿童的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家长均在儿童进行接种过程中予以口头宣教,观察组家长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计划免疫的健康知识教育;结果在知识调查得分方面,宣教结束后两组家长的得分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家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疫苗接种率以及对计免服务工作满意度方面,对照组家长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家长均较健康教育实施前有显著提升(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社区疫苗接种儿童的家长开展多种途径的宣教,可显著提升其对于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明显提高疫苗接种率以及对计免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儿童家长 计划免疫 知识掌握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41-02
  • 简介: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浙教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操作步骤和应用,但是对有些内容只是一笔带过,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自学和应试带来困惑。本文就基因工程中的一些相关知识点进行扩展,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基因工程。

  • 标签: 基因工程 知识点 生物科技 比较系统 操作步骤 浙教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与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诊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3例,脑梗死患者50例,用基因组DNA甲基化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结合本次实验结果不能认为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脑梗死相关

  • 标签: 脑梗死 表观遗传 基因组DAN甲基化
  • 简介:目的:对一例酪氨酸血症患儿进行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的分析。方法:采用血氨基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尿液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患儿血尿代谢情况,采用PCR和一代测序技术分别对患儿的FAH基因和HPD基因的外显子及其旁翼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检测出先证者血液中酪氨酸水平为404.6μM、甲硫氨酸(Met)水平为126.4μM、苯丙氨酸(Phe)水平为514.8μM,三者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尿液中检测出4-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乳酸(+)和4-羟基苯丙酮酸(++);基因序列分析FAH基因未见异常,HPD基因上发现突变位点c.G97A(p.A33T)。结论: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血尿代谢检测结果,提示患儿为酪氨酸血症患者,进一步的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可能为罕见的Hawkinsinuria症。

  • 标签: 酪氨酸血症 Hawkinsinuria症 代谢分析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以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的效果。方法设计结核分歧杆菌rpoB基因引物,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40例结核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进行检测,对照由DNA测序法检测的标准结核分歧杆菌(H37Rv)rpoB基因,确定rpoB基因的变异情况,对PCR-反向点杂交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作出评价。结果40株临床菌株中有11株利福平敏感株的基因序列与对照的H37Rv相同,剩下的29株耐药株中检测到变异基因27株,其特异性为100%,阳性率为93.1%。结论rpoB基因本身高度保守,但由于rpoB基因突变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本研究使用PCR-反向点杂交法针对rpoB基因高突变区设计引物,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有效监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临床早期诊治结核病有极大帮助。

  • 标签: PCR-反向点杂交法 rpoB 基因 利福平 结核分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