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997年5月,我父亲(汪曾棋)去世了。我们为他和母亲在北京福田公墓买下了一块墓地。等到该刻字了,才突然想到,应该请谁来写墓碑上的字呢?毕竟这是件长远的事,不能马虎,况且父亲对于字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可我们又跟书法家都不认识,这让我们很犯难。

  • 标签: 康先生 北京福田 告诉我 中国书法家协会 去取 初次见面
  • 简介:1960年高考后,我与几个穷同学一起到学校附近的火车站挑炭灰,一天挣一块钱。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几个挑炭灰的同学都极为高兴,大家相约去街上馆子吃一顿以示庆祝。当时我对考入西师并不高兴。饭后一人闷闷不乐回到学校。刚进校门,碰见刚从西师毕业不久的王老师,他听说我考入西师中文系,特意约我到他寝室,向我大吹特吹西师校园是如何之美,西师大校门是如何之壮观,并且大名鼎鼎的吴宓教授就在中文系,他曾和鲁迅先生打过笔仗!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吴先生的大名。当时我想,敢跟鲁迅先生"打笔仗"的

  • 标签: 古典文学 中文系 鲁迅 印象 粮食政策 文革
  • 简介:  1  我认识潘旭澜先生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那时,他和曾华鹏、范伯群等复旦学子已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则在作协上海分会《文艺月报》(《上海文学》前身)当理论编辑,因工作关系,对文学评论界的新人比较注意.1959年春天,他和曾华鹏合写了《论杜鹏程的小说》一文,投给《文艺月报》.……

  • 标签: 先生印象 潘旭澜先生
  • 简介:1928年冬,我在上海当学生的时候,第一次见到陶先生是在晓庄师范。我是随南国社去南京演出后去晓庄师范的。陶先生主持开了欢迎会。

  • 标签: 陶行知 印象 晓庄师范 南国社 学生
  • 简介:天下西湖三十六,以西泠而名的唯有杭州;天下梅花香千里,而浸淫江南雨雪的西泠孤山之梅最具特色。“冲寒为访梅花信,十里银沙印马蹄。”“湖水一镜明,梅花千树发。”

  • 标签: 杂文 《梅香溢西泠 韩登安先生印象》 中国 王佩智
  • 简介:画里乾坤大,墨韵清流长。沈柔坚先生从翰墨飘香名家辈出的诏安出发,血液里留存着故乡的艺术基因,诸多的阅历与契机糅合成许多艺术创作的元素,一步一步走向美术界的高地,他连续三届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与关山月、吴作人、傅抱石、吴冠中等同为常务理事,可谓艺高传遐迩,往来有名流。虽然深知斯人已远去,但留翰墨给出生地丹诏大地,为这里增添一笔丰裕的

  • 标签: 先生印象 墨韵流芳 沈柔坚先生
  • 简介:接到丽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卫东老师的电话,说徐大宏先生明天要来宁蒗回访秀清希望小学,叫我到时陪同一下看有没有报道的价值.我上网查询一下,关于许大宏先生的报道并不多,但这也不奇怪,听说他很“固执”,坚决不让媒体报道他的个人事迹.第二天一见面,我总算领教了徐先生的处事风格.早就听说他很“倔”,但没想到是如此之“倔”!

  • 标签: 印象 上网查询 副校长 丽江市
  • 简介:2014年8月初,笔者正琢磨《英语世界》第11期文稿该以哪位翻译家为对象的当儿,周克希先生停译《追寻逝去的时光》之报道倏地从各媒体蹿将而出,拙文主人公就此得来全不费功夫。周克希先生曾这样形容其此前的人生:“我的大半生,粗略地说,是‘30年数学,30年翻译’,中间交叠十年。略带夸张地说,我有两次人生:数学的人生和翻译的人生。”

  • 标签: 翻译家 “感觉” 印象 英语世界 人生 主人公
  • 简介:说起启功先生,不能不说书法。因为启功先生的字确实好。尽管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诗词,绘画,文物鉴定等方面的造诣深厚,成就显著,但是,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审美价值与普遍的使用功能,使得先生作为书法家的名气越来越大,淹过了其它。每当面对启功先生精美的书作,总似有一股挥散不尽的朝霞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尘杂俱灭。先生的字方严、爽利,清隽,

  • 标签: 启功先生 爱书 人神 清隽 金石味 审美价值
  • 简介:前不久,我有幸收到陈铁健先生由北京挂号寄来的两帧墨宝,在其中一帧墨宝的落款处,陈先生附注说:"右手病两载,今方试笔涂鸦,祈谅之。"读罢这短短十一个字,陈先生为人之真诚仁爱、谦逊慈善的恂恂君子形象顿然浮现于眼前,使我不由得泪眼婆娑起来。往事心头涌,情景犹如昨。2013年春,我与陈先生初识于扬州大学举办的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关于推进瞿秋白研究深入发展的小型研讨会。

  • 标签: 陈铁 小型研讨会 试笔 沉郁顿挫 《玉台新咏》 韦縠
  • 简介:港媒2014年4月27日发布这么一则消息:“本报社长董桥退休,《苹果树下》随之结束。五月一日起星期天《名采》改编新版,敬希垂注。”读者如果自作聪明,从上述消息推断出董桥先生仅仅是某报社的社长,

  • 标签: 董桥 翻译家 印象 观众 星期天 社长
  • 简介:在新词学的发展过程中,吴熊和先生在词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词学界有着突出的地位。从专题研究、开展基础性研究和拓宽研究领域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他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

  • 标签: 吴熊和 词学 学术理念 治学方法
  • 简介:李宝林1936年生于吉林四平,祖籍山东平度。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3-1990年任海军专职画家,1990年调任中国画研究院(今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

  • 标签: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画发展 李可染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研究院
  • 简介:上月台湾岭南派大师欧豪年先生应邀到华盛顿,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做了两场讲演。讲演隙间,还接受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民俗中心叶娜博士长达4个小时的录像访谈。笔者有幸聆听欧大师的精彩演讲,并全程参加了访谈,现将聆听大师演讲的感受和欧大师访谈印象录出,与读者分享。

  • 标签: 岭南派 印象 美国国会图书馆 书画 自然历史博物馆 华盛顿
  • 简介:德仁兄是我的好友,因共同爱好书画艺术我们有缘相识,并进行过多次的书画交流。在我的印象里,德仁兄是一位紧紧追随时代步伐,勤恳用手中的彩笔描绘时代壮丽画卷的实力派画家。观其绘画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特点。

  • 标签: 时代步伐 绘画作品 印象 李德仁 书画艺术 画家
  • 简介: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二胎政策可能放宽的消息时有所闻,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我国现代著名优生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来。需要说明的是,潘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 标签: 潘光旦 翻译家 印象 二胎政策 民族学家 社会学家
  • 简介:静水流深,君子良淳郭子良,1966年3月生于河南柘城书香门第之家。长辈善书、善武,幼蒙熏陶,骨子里的剑心侠胆、书画印墨痕迹早已深深刻就。他随祖父习字摹印,很小就远近闻名。中学时,得'国宝'潘又泉老人悉心指导培养,艺术造诣突飞猛进。1993年,27岁的郭子良的书法作品在一年内4次获全国级奖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年

  • 标签: 书画篆刻家 先生印象 印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