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跨固定与经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分别采用椎弓根螺钉经固定与不经固定治疗的56例下腰椎骨折,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1~46岁,平均41.5岁。损伤部位:L327例,L416例,L513例。按AO分型:A1.2型6例,A3.1型29例,A3.2型9例,A3.3型12例。载荷评分5-8分,平均6-3分。脊髓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4例,D级8例。采用椎弓根螺钉不经固定27例,经固定29例,两组患者均选择性进行单节段植骨融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前缘高度恢复及椎管占位情况的变化。随访过程中过程中观察植骨融合和马尾神经恢复情况。采用Den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的恢复差异。结果:所以患者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5.8个月。不经固定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棒松动,其余未出现内松动或断裂现象。在术后Cobb角矫正、体前缘高度恢复、椎管占位率恢复及最后随访时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占位保持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矫正度均存在丢失现象,不经固定组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固定组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obb角矫正度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经固定组植骨融合21例(78%),经固定组植骨融合27例(93%)(P〈0.05)。在局部疼痛评分上,经固定组优于不经固定组(P〈0.05),而在工作状态的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05)。结论:相对不经固定,经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能够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同时能更好的维持脊柱�

  • 标签: 脊柱骨折 下腰椎 骨折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 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与跨万向钉置钉固定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进行经置钉固定和跨置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高度压缩率及Cobb,s角比较在术前和术后2周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l)。结论经置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与跨置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相比,远期疗效更好。

  • 标签: 脊柱骨折 伤椎 椎弓根螺钉
  • 简介:目的比较经单节段固定与跨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单节段(A组)与跨短节段(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体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单节段固定术和跨短节段固定术都能较好的恢复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单节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短节段固定术。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椎弓根行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与板间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两种方法疗效的优劣,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12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高度矫正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获得随访,经椎弓根行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组即试验组在改善高度、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经椎弓根行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以很好的恢复高度,并且能够很好的长期维持术后高度,避免远期体塌陷,在减少迟发性体塌陷导致腰背痛、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内固定 椎体内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了高度,有效建立体前中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伤椎 椎弓根 椎体内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2月后路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11例,9例行6钉固定,2例行5钉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为AO分型A型,爆裂性骨折4例,压缩骨折7例;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10°~30°。术后Cobb角矫正至5°~10°,爆裂骨折中2例椎管容积完全恢复;术后所有病例中脊柱稳定,内固定牢固,无断钉、断棒及拔钉等,Cobb角无丢失。结论经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对于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固定牢固有效,骨折复位效果好,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置钉技术治疗脊椎骨折的即时复位作用。方法对57例胸腰椎或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在一侧或两侧植入较短的椎弓根螺钉,在复位时通过直接推顶椎弓根钉,达到复位目的,恢复脊柱解剖序列。结果54例依靠单纯置钉技术取得骨折块的满意复位,另3例在术中经去板减压使用体后缘复位器辅助经椎管对骨片行直接复位。随访1~3年,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置钉技术对脊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即时复位作用。

  • 标签: 脊椎骨折 伤椎置钉 即时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经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08年8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为A组,34例患者采用跨双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为B组,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对锥体前缘高度值以及Cobb,s角进行测量,术后患者随访1~2年。结果三均成功完成手术,放置横连杆,螺钉位置以及稳定性能十分良好,未出现1例患者切口感染和脊髓神经症状加重。前缘高度以及Cobb,s恢复情况较满意。术后随访1年,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经固定对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的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促进患者早期恢复且维持良好的高度,对后凸畸形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爆裂型 椎弓根螺钉 伤椎
  • 简介:目的探讨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术前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外伤至手术时间1~10天,平均3天。骨折分型(AO分型):A型24例,Bt型10例.B2型6侧,C型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38岁。比较术前体位过伸复位前、体位过伸复位后及术后Cobb角、前、中缘高度丢失率及椎管占位情况,并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未出现切口感染,无医源性脊髓损伤及大血管损伤.未出现术后神经损伤加重,无内固定失败,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结果显示过伸体位复位后前、中缘高度较复位前明显恢复,Cobb角度明显减小,椎管占位情况明显缓解。而术后较体位过伸复位前及复位后前、中缘高度明显增加,Cobb角明显减小,椎管占位百分比情况减小。结论过伸复位可有效恢复高度,改善体畸形程度,结合后路短节段置钉治疗可显著提高前中柱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过伸复位 胸腰椎骨折 伤椎
  • 简介: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疼痛——度日如年般的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任韬!”房间里,妈妈又在使用她从少林派学来的狮子吼。我猛地一惊,出大事了,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房间。只见妈妈那双枯槁的手上抓着一件“面色发白”的衣服,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脸上”印了一个铁砂掌印。看样子,那人武功不浅,是世外高手。

  • 标签: 少林派 房间 妈妈 武功
  • 简介:背景:临床常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研究已证实经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脊柱稳定性加强,但也有研究认为经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足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但此结论缺乏生物力学结果支持。目的:观察胸腰段体骨折经单节段固定的相关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扬州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8具中国人新鲜胸腰段标本(T11-L3),锯条横断2/3体,制成完整胸腰段体实验标本,将8具标本等分成跨固定组和单节段经固定组,分别在跨临近体四钉固定和临近体四钉固定+经单侧椎弓根固定。结果与结论:胸腰段体骨折后经跨固定与经单节段固定的载荷-应变关系相差12%、载荷-位移关系相差11%、强度相差18%、轴向刚度相差11%、扭转力相差11%及拔出力相差1.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单节段固定胸腰段体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更好。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 椎弓根螺钉 单节段固定
  • 简介:米歇尔呗楚齐亚尼,1962年生于法国。他天生患有成骨不全症,骨骼脆弱,身材矮小。他自小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后又通过艰苦的奋斗,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巨人。本文讲述了贝楚齐亚尼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和毅力来驾驭命运之舟的故事。

  • 标签: 灵魂 音乐表现 贝楚齐亚尼
  • 简介:年头岁末,弋舟的中篇小说《等深》入围中国小说学会2012年排行榜、荣获《小说选刊》2012中篇小说年度大奖,赵剑云的中篇小说《借你的耳朵用一用》同时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应当是甘肃文学近几年以来的重要收获。

  • 标签: 《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 中国小说 排行榜 弋舟 文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65岁以上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后路经椎弓根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椎弓根螺钉稳定性、脊柱融合率、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Cobb角、体前后缘高度改善情况。结果32例患者获得术后平均1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螺钉稳定性及骨融合良好。VAS评分、Cobb角矫正、体前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椎弓根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疼痛及减少术后后凸畸形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移植 内固定器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植骨组30例,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单纯固定组26例,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分变化。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月,平均(15.8±3.7)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组内比较,两组术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时两组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明显优于单纯固定组。两组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能减少高度丢失以及后凸畸形的复发加重,降低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