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亚急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联用银杏内酯葡胺注射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他汀、多巴丝肼、控制危险因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银杏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 d。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结果共纳入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78例,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后显示,观察组患者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oC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5.90±1.88)分比(24.45±2.86)分,(74.00±5.90)分比(67.24±5.89)分](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13±1.70)mg/L比(6.27±1.89)mg/L,(175.00±14.37)μg/L比(198.50±26.92)μg/L](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改善亚急性VP患者的症状并有效减轻VP患者的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疗效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应激组,以及慢性应激+银杏内酯低剂量(1.5 mg·kg-1·d-1)组、中剂量(3 mg·kg-1·d-1)组和高剂量(6 mg·kg-1·d-1)组。除对照组,各组造模3周后给予药物治疗,持续给药3周并同时造模。应激期间和结束后测试行为学,取血清和海马下丘脑组织用于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等试剂盒检测。结果慢性应激造成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持续给予银杏内酯可以改善大鼠糖水偏好、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旷场试验评分。银杏内酯能够显著改善CUMS造成的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IL-1β、IFN-γ分泌减少,显著升高IL-10、IL-4分泌水平。此外,CUMS造成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亢进,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的分泌,负反馈调节海马中神经递质释放,造成CUMS大鼠脑中神经递质水平如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 5-HIA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含量降低。银杏内酯能够显著抑制HPA轴功能亢进,增加脑中神经递质水平。结论银杏内酯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环境,抑制HPA轴亢进,增加神经递质释放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应激 免疫因子 HPA轴 神经递质
  • 简介:摘要:五环三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因其结构多样性和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倍受关注。但是,这类化合物普遍存在着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导致其临床试验和广泛应用屡屡受挫。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结构修饰改善其性质,但这类化合物的骨架上活泼基团较少,因此化学修饰的反应位点十分有限。生物转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修饰方法异军突起。生物转化,亦称为生物催化,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包括真菌、细菌、植物离体培养细胞、组织或器官和动物细胞等)对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生物化学过程。不同于化学合成中苛刻的反应条件,有限的活泼位点,生物催化可以在低污染、低能耗、高特异性的条件下进行,只通过一步催化反应就可以产生结构各异的化合物,尤其是非活泼 C-H 键的活化,反应位点众多,产物结构新颖,为五环三类药物开发提供了大量候选化合物。本文综述了齐墩果烷型五环三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为五环三的结构修饰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生物转化,结构修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肝炎颗粒中7种环烯醚苷类和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ilipse C18(2.1 mm×100 mm,1.6 μm)色谱柱,柱温30 ℃,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40、278 nm。结果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山栀苷甲酯、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糖苷、栀子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线性范围分别为19.16~306.56 μg(r=0.999 4)、3.34~53.28 μg(r=0.999 1)、5.30~84.64 μg (r=0.999 5)、0.80~12.80 μg(r=0.999 4)、0.46~7.20 μg(r=0.999 2)、2.78~44.48 μg(r=0.999 6)、6.02~96.16 μg(r=0.999 9)、33.22~531.36 μg(r=0.999 9)、3.92~62.72 μg(r=0.999 2)、2.38~37.92 μg(r=0.999 7)、1.32~20.96 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均在94.62%~107.53%之间,RSD均小于3.0%。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可同时测定小儿肝炎颗粒中11种成分含量,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肝炎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 环烯醚萜苷类 黄酮类 含量测定(中药) 中药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从石墨烯问世以来,与其结构类似的维层状纳米材料在众多研究领域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硫化钼是一种典型的维瞬态过度金属层化合物,由范德华力连接。由三层共价S-mo-S原子层组成。硫化钼转变为具有优异半导体性能的维超薄结构材料。固体材料的带宽不仅增加了1.29ev,而且电子结构也从间接带宽隙变为直接带宽隙。同时,硫化钼在光电子器件中表现出优异性能。维结构的硫化钼在锂离子电池和催化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维结构的硫化钼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 标签: 二硫化钼 结构和性质 材料制备 薄膜表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教学内容,共两个例题。通过“拼搭——观察——辨认——猜想”,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摆、看、说的基础上画出多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并对其进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还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内容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去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最后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锻炼。

  • 标签: “观察物体(二)” 教学设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萧骏琪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1-12-14
  • 出处:《中国教工》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原来住在乡下,可谓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着苦涩的日子,我常对女儿说:在乡下时,有时太累,想喝杯酒,也没有钱去买啊。谁说“村酒可赊常痛饮”?赊了账毕竟要钱去还的啊。一斤白酒一块五毛钱,在那时的乡下生活,一块五毛钱也是一个数字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