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吴亚丽

吴亚丽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湖南省张家界邮编:427000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征,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患35例为A组,另以同期接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患40例为B组。分析两组镜检以及巨检病理特征,同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作出比较。结果:A组巨检发现结节通常在甲状腺包膜附近,呈灰白色,中心部分明显纤维化,切面平整亦或者是凹陷,部分较大病灶为囊性;镜检发现多数结节无包膜,有中心性病灶,大部分乳头上皮核为毛玻璃样,且部分伴砂粒体。B组巨检发现结节大小以及数量均不等,镜检发现结节包膜厚薄以及滤泡大小均不等。A组的单发结节比例为85.71%、囊性病变病例为11.43%、多发结节比例为8.57%,同B组的20.0%、55.0%以及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包膜比例为5.71%,同B组的1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病理特征,通过分析这些病理特征,可为临床医师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提供重要指导。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病变;甲状腺乳头状癌;单发结节

临床上,甲状腺结节包含有恶性以及良性结节这两种病理类型,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则属于是一种良性的甲状腺结节,通常由缺碘所致[1]。甲状腺乳头状癌为恶性甲状腺结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且其同时也是一种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类疾病。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在恶性肿瘤类疾病当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所占的比例为1.5%左右,相比较于其它类型的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预后效果好等特点。因甲状腺乳头状癌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存在类型的颈部结节,使得临床医师在诊断时比较容易发生漏诊以及误诊问题,所以,临床有必要加强对这两种疾病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的力度,以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指导。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A组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患35例,包含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在21-65岁之间,平均(42.36±4.97)岁。B组为本院同期接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患40例,包含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在22-64岁之间,平均(42.57±5.01)岁。患者入院时都主诉有颈部包块,当中有26例伴声音嘶哑症状。患者都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齐全,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3]

(1)认知功能障碍者。(2)有其它部位恶性肿瘤者。(3)无法正常沟通者。(4)不能积极配合完成检查者。

1.3方法

两组术中都进行快速冷冻切片检查,并在术后利用中性甲醛对病理标本进行固定,同时利用石蜡进行包埋,控制切片厚度为4um,并予以HE染色处理。

1.4判断标准[4]

(1)甲状腺乳头状癌:存在局限性病变,有狭长且呈管状的滤泡,有砂粒体,有乳头状癌特征性核,腔内胶质为均质深红色,病灶周围有玻璃样变且致密的纤维间质。(2)结节性甲状腺肿:通常存在出血、囊性变、坏死以及钙化等改变,包膜厚度不均匀且有受挤压的甲状腺滤泡,滤泡明显增生复旧。

1.5评价指标

对两组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作比较。

1.6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巨检特征

A组大部分结节都在甲状腺包膜附近,呈灰白色,中心部分明显纤维化,切面平整亦或者是凹陷,病灶直径>0.5cm者可表现出囊性。B组结节大小不等,有32例为多发,有8例为单发,部分结节存在厚纤维包膜,且大部分结节的包膜并不完整,结节中有坏死以及出血等囊性病变,少数坏死病灶与结节纤维瘢痕出现钙化现象。

2.2分析镜检特征

A组结节无包膜,大部分有中心性病灶,乳头上皮核为毛玻璃样,且核中有核沟,和核重叠,部分伴砂粒体,乳头存在纤维血管轴心。B组结节包膜厚薄不等,且滤泡大小也不等,有胶质,为胶原化纤维组织,10例滤泡为胶质囊肿,4例囊肿被覆盖上皮并形成假乳头,5例被覆盖柱状上皮为分支状,少数存在纤维血管轴心。

2.3分析病理特征

A组有包膜比例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单发结节、囊性病变以及多发结节比例同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对于结节性甲状腺以及甲状腺乳头状癌,其形态十分相似,从而给临床诊断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有报道称[5],在甲状腺癌疾病当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所占的比例高达84.0%,本病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且肿瘤可向颈部淋巴结以及腺体其它部位进行扩散,但肿瘤生长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大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患都有甲状腺肿病史,因病情反复发作促使滤泡上皮变为局灶性增生,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害。

若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直径小于1cm,且恶性程度比较低,通常为多发亦或者是单发结节,有胶原化纤维组织[6]。甲状腺乳头状癌通常发生在甲状腺包膜附近,为质实且呈灰白色的结节。此研究中,A组的单发结节、囊性病变以及多发结节比例同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的有包膜比例则无显著差异,P>0.05。从巨检特征以及镜检特征上看,两组的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故,临床医师可根据这些特征,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的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两者都有较为明显的病理特征,为此,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这些病理特征,对两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秦彬.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甘肃医药,2017,36(2):120-121,118.

[2]蔡明霞,嵇学仙.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100例临床病理特征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6,(1):133-135,136.

[3]耿文静,单立兵,王金生等.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5):367-368.

[4]杨莹,房辉,徐刚等.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T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11):1263-1266.

[5]许静.趋化因子CXCL1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8):60-64.

[6]关如花,房辉,徐刚等.线粒体丝氨酸蛋白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0):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