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格点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日河南省中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尺度特征及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中南部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中低层切变线及低空急流共同作用产生的。从四川盆地东移过来的对流云团和江淮地区低层切变线上形成的云团在河南中南部地区合并,发展成新的对流云团,使降水量偏高;雷达回波和径向速度特征较明显,造成此次短时强降水和短时大风的对流单体具有明显的出流边界、回波悬垂、弱回波区及有界弱回波等特征。尺度演变特征表明,一系列尺度暴雨雨团发生、发展和合并加强成为尺度对流复合体,且尺度对流雨团在CAPE密集带和地面辐合线附近区域生成,并有向CAPE大值区及地面辐合线移动发展的趋势。强降水发生前,高层低能舌叠加在低层高能舌上的能量水平分布的垂直配置,导致大气对流性不稳定层结建立;低层正涡度的发展和水平风的切变导致垂直涡度发展,使垂直涡度增大,上升运动增强;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产生次级环流,触发了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了强对流天气。

  • 标签: 强对流 对流云团 回波 中尺度特征
  • 简介:建筑设计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尤其是在当前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建筑设计更是为城市现代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现本文中主要是从建筑设计学尺度这一研究角度,对高层建筑设计中外部尺度关系的问题进行简单探讨。文章首先概述了外部尺度在高层建筑设计的应用意义,继而分析了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处理好的五种外部尺度关系和外部尺度设计原则,以供参考。

  • 标签: 外部尺度 高层建筑 建筑设计 关系 原则
  • 简介: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对复旦遇难女生的新闻报道一度成为舆论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基于对事件本身及其引发舆论纷争的思考,文章分析了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引发关注和论战的原因,并就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满足公众知情权与消费遇难者之间的尺度把握,提出区分知情需要与知情欲望界限、推进新闻专业主义、加快新闻伦理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规范等观点。

  • 标签: 公众知情权 消费遇难者 尺度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伦理
  • 简介:摘要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空间大小以及使用者对空间的感知程度从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建筑空间尺度的顺序和弹性。空间的设计和创造者需要对建筑空间的变化情况进行掌握,同时根据使用者的情感状况来达到一定的情感标准。本篇文章,笔者主要对建筑空间尺度的顺序和弹性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空间尺度 顺序 弹性 空间感受
  • 简介:1概况应中国香港天文台(HK0)邀请,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张旭斌、王洪于2014年12月1—5日赴中国香港天文台参加wM0志愿合作计划(VCP)下的“资料同化及尺度集合预报”专题讲习班。

  • 标签: 集合预报 资料同化 讲习班 中尺度 专题 WMO
  • 简介:10年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由于能够提供给政策制定者和有关部门与单位近期的气候变化预测,作为经济规划和社会生活安排等的参考,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10年气候预测是气候科学中一个新的领域,一般预测方法采用:一是统计预测方法,根据前期气候变化特征,利用统计关系,计算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二是动力模式预测方法,利用全球或区域气候模式,在一定初边条件和外强迫作用下,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三是动力加统计的预测方法,利用气候模式预测结果,参考统计方法建立的关系进行订正,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

  • 标签: 气候预测 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外强迫 区域气候模式 动力模式
  • 简介:利用WRFV3模式,基于增长膜繁殖法(BGM)扰动方案及物理过程扰动法建立一个多物理过程和多初值的尺度集合预报系统,并对2013年8月16日辽宁省抚顺地区浑河上游的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集合预报模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尺度集合预报系统能较好地模拟此次抚顺地区超强降水过程,与单一的确定性预报相比,尺度集合预报系统的预报效果较好。不同起报时间的集合预报效果未随预报时效的临近而降低,而是72h和48h前起报对暴雨至大暴雨量级的降水中心落区位置的预报效果更好。针对此次抚顺地区"8.16"降水过程,由WRFV3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组合扰动建立的集合预报效果的改进比由初值扰动形成的集合预报效果的改进大。建立的集合预报系统各成员之间预报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选择对研究对象适应性更高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作为集合预报成员有利于提高预报效果。

  • 标签: 特大暴雨 集合预报 BGM扰动 物理过程扰动
  • 简介: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层序地层的分析研究开始从定性向定量发展,定量的程序一般为半定型和全定性,而测井数据中所包括的丰富的地址信息,也是研究地层多尺度沉积旋回的重要信息。本文的研究内容立足测井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对测井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和多尺度信息融合展开探索,结合地层多旋回的特点,对多尺度分析法的应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 标签: 测井曲线 多尺度分析 层序地层 定量比较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拼图产品等,结合WRF尺度数值模拟,对2013年5月22日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河套地区正涡度平流的持续输送是500hPa切断涡旋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低层冷平流沿其前方输入,后部有更强的暖平流输入,使涡旋不断加深发展,在其附近激发孤立对流云团,孤立云团上空存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结构,使得其上空上升运动持续加强,孤立对流云团得以维持和发展,其间形成的γ-尺度和α-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而地面海上高压后部水汽的持续加强和高空脊前干空气南侵,产生明显干锋生作用,是强对流的重要触发机制。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显示,此次强对流过程是由单体回波发展合并加强造成的,这些单体回波的演变经历了“单体—加强合并—带状回波—弓形回波—减弱消亡”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2个阶段,其回波面积、强度、移动速度不同,造成强对流天气特征差异明显。此次强对流天气存在3种类型,其温湿廓线结构及环境参数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判断强对流天气类型的指标。

  • 标签: 区域强对流 孤立云团 干锋生 温湿廓线 环境参数
  • 简介:引入双正交双向加细函数及m尺度双正交双向小波.研究m尺度双正交双向小波的分解与重构算法,得到了双正交双向小波的分解重构公式,讨论了信号完全重构的条件.算法对能量有限信号的分解与重构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双正交双向加细函数 双正交双向小波 分解与重构
  • 简介:利用2003—2012年南宁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南宁地区雷暴天气和常用对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2年南宁地区有雷暴、无雷暴天气时对流参数的数值存在明显的区别;整层比湿积分(IQ)、K指数(KI)、抬升指数(LI)与雷暴天气发生概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总指数(TT)、沙氏指数(SI)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超过一定数值后雷暴天气概率变化较小。对流参数二值化后对雷暴天气的指示作用比实际值更好。将二值化的对流参数作为因子,采用二值Logistic回归法建立雷暴天气概率的预报模型;利用2013年资料进行试预报检验,证明建立的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可用于雷暴天气潜势的6h短时预报。

  • 标签: 雷暴 对流参数 二值化 二值Logistic回归法 概率预报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预前后辖区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的意义。方法选取1个外来人口聚集的行政村,分别在干预前后抽取暂住期3个月以上的O~6周岁流动儿童接种史和家长免疫规划知识开展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流动儿童五苗接种率和家长免疫规划知晓率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46.44%提高到89.14%,五苗接种率较干预前提高了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健康教育 接种率 知晓率
  • 简介:基于Brinkman-Darcy模型和两方程模型,对流体在金属泡沫平板通道内的强制对流传热进行了自编程数值模拟,采用体积平均法对流体在金属泡沫内的流动和传热进行宏观处理。模拟结果表明:流体主流速度随孔密度增大而减小,随孔隙率增大而增大;流体相和固体相之间的局部对流传热系数随孔隙率和孔密度增加而增加,金属泡沫对流传热性能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随孔密度增大而增大。金属泡沫强化传热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应用于需要强化传热的紧凑式换热器和散热器。

  • 标签: 金属泡沫 强化传热 数值传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试剂盒对流感病毒RNA提取的相对效率、成本和耗时情况,为临床流感病毒RNA提取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流感病毒参考株悬液作10-1-10-4系列稀释,采用4种试剂盒对实验样本进行核酸提取,采用荧光RT-PCR对其提取效率进行平行检测,比较分析这4种试剂盒对流感病毒RNA提取效率的差异和试剂盒价格及提取时间。结果各试剂盒提取不同稀释度流感病毒样本的相对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HighPureViralRNAKit提取效率最高。综合相对提取效率、成本等因素,性价比较高的为B试剂盒。结论不同核酸提取试剂盒可影响RT-PCR对病毒核酸提取的检测效果,临床各实验室应综合实验的目的和自身实验室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流感病毒 RNA病毒 荧光RT-PCR
  • 简介:2015年4月6日,网络上流传了一段视频: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该视频引发极大争议。4月8日晚,央视网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毕福剑作为央视主持人,在此次网络视频的言论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我们认真调查并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中国纪检监察报》)

  • 标签: 毕福剑 言论 《中国纪检监察报》 《智取威虎山》 网络视频 伦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提高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与2014年流动儿童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流动儿童为对照组,2014年流动儿童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结果观察组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为97.33%,对照组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为87.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动儿童感染疾病发病率为0.33%,对照组流动儿童的感染疾病发病率为2.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降低疾病发生,提高预防能力,是普及流动儿童免疫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管理 接种率
  • 简介:利用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14时到24日08时两广地区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进行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发生在天气系统尺度系统配合下形成的;天气系统的抬升和辐合上升作用,如高空前倾槽、中低层切变线等天气系统;尺度系统高低空急流相配合、低空存在干线、弱逆温层、前倾槽结构、高空辐散、中高空干冷空气等条件,促成这次长生命史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物理量特征:高层正散度,、低层负散度;中高空有干冷空气输送,低空有水汽输送、暖平流和水汽辐合区;具备不稳定层结和强垂直风切变。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环流背景 中尺度分析 物理量 广东广西
  • 简介:为了对闪速炼铜企业进行科学地能效分析进而提高其能效水平,针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及其结构组织特征,提出了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多层级多尺度的能效在线评估与分析方法。基于热力学和热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定义了能效分析的基本指标,详细介绍了多层次多尺度能效分析的实现方法,并提出了产品产量参量在线估算、间歇式生产过程作业时间在线自动识别等方法解决了在线分析的关键技术难题。

  • 标签: 能效分析 节能降耗 实时 铜冶炼过程 多层级 多尺度
  • 简介:应用常规气象观测及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FY-2E红外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9日山东南部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鲁南大暴雨发生在“2高对峙”的环流形势下;高、低空急流的位置和强弱影响大暴雨的落区和降水强度大小;地面β尺度气旋的发生发展是造成本次大暴雨的最直接原因;贝加尔湖以西高压系统加强引导其北部的干冷空气南下进入鲁南地区是地面辐合加强生成初始β尺度气旋的触发机制;冷暖空气在暴雨区汇合并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造成本次大暴雨的根本原因;多普勒雷达VWP产品可以很好地捕捉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

  • 标签: 大暴雨 β中尺度气旋 干冷空气 触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