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糖尿病下肢末端动脉流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血管外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97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8例作为对照组。将97例病例组分为非动脉硬化闭塞组(NLASO)32例和动脉硬化闭塞组(LASO)65例;LASO组再分为3个亚组:Ⅱ期(跛行期)组24例、Ⅲ期(静息痛期)组21例及Ⅳ期(溃疡和坏疽期)组2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双足趾背动脉、趾尖动脉超声微血管成像,分析各组末梢动脉成像特点及Qpack定量参数的差异变化。结果与对照组、NLASO组比较,LASO组趾背动脉、趾尖动脉内径变细,连续性中断、缺如,色彩不明亮、暗淡。LASO组FontaineⅡ期、Ⅲ期、Ⅳ期3个亚组趾背动脉和趾尖动脉的内径、峰值均较对照组、NLASO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ontaine Ⅲ期、Ⅳ期的趾背动脉和趾尖动脉内径、峰值较FontaineⅡ期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期与Ⅱ期亚组比较:P=0.005、0.003、0.009、0.026;Ⅳ期与Ⅱ期亚组比较:P=0.001、0.000、0.001、0.000)。结论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实时动态反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末梢动脉的血流灌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可为临床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末梢动脉的缺血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超声检查 微血管成像 末梢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管病变的优点,经验性地提出一些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我院使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下肢动脉栓形成的7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这些病例后来均经手术、动脉造影或临床确诊。结果2D图像显示79例患者管腔内有不同程度血栓,呈低或强回声,35例为单发血栓,44例为多发血栓。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病变有无创、简便、快捷、可重复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栓形成 血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员与正常人下肢动脉的高频超声特征差异,以及运动时间对下肢动脉超声特征的影响,引导人们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就职于当地体育局及就读于体育学院的职业长、短跑及自行车运动员为实验组,共96人,从事体育训练时间5个月~11年不等,另选取同时间段同年龄段的无运动习惯的健康青年人108人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分别行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的超声影像学检查,观察并测量血管内径(ID)及内膜-中层厚度(IMT)。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内径及IMT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构成比采用χ2检验,实验组A、B、C组的内径及IMT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之间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对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左右两侧的内径及IMT比较显示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上述动脉左右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实验组与对照组内径及IMT比较,可见两组间的胫前动脉内径与IMT、胫后动脉内径与IMT、腓动脉内径与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3、4.488、2.245、5.834、-3.692、3.210,P均<0.05),实验组内径大于对照组,实验组IMT小于对照组。对实验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不同运动时间的内径及IMT比较发现,胫前动脉内径与IMT、胫后动脉内径与IMT、腓动脉内径与IMT在不同运动时间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37、9.902、8.293、25.814、9.444、6.572,P均<0.01),进一步两两比较,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内径在A组与B组、腓动脉IMT在A组与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动脉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下肢运动训练可使动脉管径增大,减小动脉IMT,且在达到一定的运动时间以及强度情况下,随着运动时间延长,动脉管径逐渐增大,动脉IMT逐渐减小,进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 标签: 超声检查 运动员 下肢动脉 内径 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下肢难愈合溃疡及截肢的主要原因,并且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因此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治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现将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最新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下肢动脉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下肢动脉栓时采用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因下肢动脉栓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并按1:1的比例分成2组,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抗凝治疗,研究组在治疗中采用血管外科介入治疗,重点对比总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大小腿围差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常规抗凝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的研究组总体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大小腿围差均较小;研究组血栓清除率较高,P<0.05。结论:对下肢动脉栓患者的治疗中施以血管外科介入治疗具有确切的效果,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有效清除血栓,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血栓 血管外科介入治疗 腿围 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测;以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7.03%。结论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具有安全性、准确度高等特点。

  • 标签: 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D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护理体会。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62例,分组方法以随机的形式分配,分常规组(31例,予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常规护理)、干预组(31例,予以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呼吸配合训练情况和心率控制程度。结果干预组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呼吸配合训练情况和心率控制时间的程度都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期间,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其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呼吸配合训练的情况,而且大大缩短了患者心率控制时间,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血管成像 检查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 CT 冠状动脉成像( CTCA )检查的诊断意义。 方法 现对临床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选取其中 13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 C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GAG ),以 GAG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 C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诊断意义。 结果 CTCA 检查的狭窄占比率为 71.97% ,正常的占比率为 28.03% ;而 GAG 检查的狭窄占比率为 77.27% ,正常的占比率为 22.73% ,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比较显示无明显差异( P < 0.05 ); CTCA 检查后的符合率为 93.21% 、特异性为 93.33% 、灵敏度为 91.18% ,。 结论 CTCA 检查结果和 GAG 检查结果之间无明显区别,且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意义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针对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疑似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7年 3月到 2019年 3月,共 100例患者,并且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对检查结果具体分析研究。结果: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发现 63例患者具有下肢动脉栓塞,另外 37例患者检测为阴性,并且检查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 84.00%和 95.23%,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0.23%和 93.52%,综合的诊断准确率为 82.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精准有效,疑似患者应该接受该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实际情况,有利于下肢动脉栓塞今后的治疗。并且该检测方法具有众多优势,主要有简单、有效、精准、可以重复等等,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肢动脉血管栓塞
  • 简介:摘要急性下肢动脉栓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手术后病人,是栓子自心脏、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下肢,阻塞下肢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患者表现为下肢疼痛(为最初表现及主要症状),疼痛从膝部传导至足部,肢端皮肤紫黑,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皮温发凉,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失去双腿,造成终身残疾。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了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成像中应用不同扫描模式对辐射剂量及影响质量的对比。方法:纳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行下肢动脉成像患者例数共计99例,依照扫描成像层数不同分设A组(64排,64层扫描),B组(64排,128层扫描),C组(320排,640层扫描),比较三组辐射剂量及图像成像质量差异。结果:对患者扫描时所应用的对比剂含量及辐射剂量指标CTDIvol、DLP、ED进行比较,三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辐射剂量最小,C组辐射剂量最大,B组辐射剂量居中;三种扫描方案均可清晰显影下肢动脉,且均可顺利完成检查。各组CT值、SNR值、CN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下肢动脉成像中应用不同扫描模式对辐射剂量及影响质量对比均有所差异,双下肢动脉64排、64层扫描切实可行,扫描层数越低,因患者单次检查所接受辐射剂量越低,但均满足临床诊疗要求。

  • 标签: 下肢动脉血管成像 DSA MSCT CTA 辐射 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实施CT冠状动脉成像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011~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结合其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结果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54例患者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在斑块检出总数量、血管狭窄情况等方面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较为接近(P>0.05)。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依次是85.95%、93.26%、74.8%和96.61%。结论对冠心病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具有相对理想、可靠的鉴别能力,并且操作简便,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是今后医院单位尽早确切诊断本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议普及。

  • 标签: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智能跟踪技术在选择不同感兴趣区(ROI)的位置时肺动脉CT成像中图像的质量。方法46例怀疑肺栓塞而接受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成A、B两组各23例。其中A组智能触发点ROI为肺动脉干,阈值60HU,对比剂总量为40~50ml;B组ROI为上腔静脉,阈值60HU,对比剂总量25~35ml。采用双盲法对两组所得CTPA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除了1例严重右心功能不良导致肺动脉图像较差外,其余的图像,肺动脉强化明显,肺静脉不强化或少量强化,主动脉不强化,图像满意。而A组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都强化,图像质量较差。结论以上腔静脉为监测点,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可获得理想的肺动脉CTA图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肺栓塞 智能跟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