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颂声(1879年-1964年),字歌庭,我国老一辈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山东安丘县人。生于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农历12月12日。

  • 标签: 周颂声 生理学家 医学教育家 博士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定位下的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联合湿性换药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VU)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VU患者共8条C6级下肢SEPS手术联合湿性换药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功能不全交通支(ICPV)行体表定位,进行SEP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硬化剂注射术,术后湿性换药技术溃疡换药。结果:超声准确定位下SEPS联合湿性换药术后所有C6级患肢VU均在短期内愈合,随访期间无溃疡复发。结论:SEPS联合湿性换药技术治疗VU术后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 标签: 静脉性溃疡 湿性换药 腔镜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中酞酸酯类浓度与透析的相关性,探究透析患者体内酞酸酯类的暴露情况.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内科透析室接收并治疗的透析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钛酸酯类浓度跟透析的关系.结果: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酸二丁酯(DBP)浓度分别为(1.05±0.13)x103ug/L、(1.06±0.12)x103ug/L和(1.05±0.11)x103ug/L,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酸二辛酯(DEHP)中位浓度分别为(3.35±0.06)x103ug/L、(5.05±0.01)x103ug/L和(4.65±0.23)x103ug/L,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透析患者体内酞酸酯类主要有酞酸二丁酯(DBP)和酞酸二辛酯(DEHP),其中酞酸二辛酯(DEHP)浓度与透析每次的时长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血清中 酞酸酯类浓度 肾透析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口服氯化汞(HgCl2)造成大鼠的间质纤维化模型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HgCl2[(A组为5mg/(kg·bw)、B组为10mg/(kg·bw)、C组为20mg/(kg·bw)]给大鼠灌胃1,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肾功能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体重下降,体比增加,肾功能损害和组织Hyp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胶原沉积增加,间质FN和α-SMA表达增强,以C组病变最重。结论20mg/(kg·bw)剂量HgCl2灌胃1可造成大鼠的间质纤维化病变,其部分机制在于HgCl2促使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生成沉积。

  • 标签: 氯化汞 肾间质纤维化 模型 动物
  • 简介:值《菌物研究》创刊10年之际,我以一个老菌物学工作者身份祝贺《菌物研究》对促进我国菌物科学发展和繁荣作出的重大贡献,谨向为刊物编辑出版付出辛劳的编委会和编辑部工作人员致以崇高敬礼。

  • 标签: 菌物学 创刊 科学发展 工作人员 编辑出版 工作者
  • 简介:VHL基因具有调节转录、稳定细胞生长相关基因和调节细胞周期的功能,其突变、缺失、重排和超甲基化与细胞癌(RCC)的发生密切相关。VHL基因产物VHL肿瘤抑制蛋白(pVHL)是泛素连接酶的成分,具有调节低氧诱导因子(HIF)稳定性的作用。HIF家族主要包含三种HIFα因子(HIF1α、HIF2α、HIF3α)和两种HIFβ因子(HIF1β、HIF2β)。HIF1α位于14q染色体上,在透明细胞癌中该染色体经常缺失,且这种14q的缺失常伴有预后不良。HIF2α的表达异常促进了pVHL缺陷型透明细胞癌中的发生。目前,抑制HIF2α及其下游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药物都处于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已有四种VEGF抑制剂获准用于透明细胞癌的治疗。选择抑制HIF或具有HIF靶基因抑制选择性的药物进行研究,可能为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本文就HIF在VHL蛋白缺陷型透明细胞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VHL基因 低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小鼠间质纤维化、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间质纤维化模型组(UUO组,n=5)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CDT组,n=4);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制备间质纤维化模型,CDT组给予羟苯磺酸钙灌胃、Sham组和UUO组给予双蒸水灌胃;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14d小鼠术侧肾脏的间质纤维化程度和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小鼠术后14d术侧肾脏发生显著间质纤维化,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强(Ⅰ型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Sham组:1.00000,UUO组:114.92289,P〈0.0001)。与UUO组比较,CDT组小鼠术后14d术侧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减弱(Ⅰ型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UUO组:114.92289,CDT组:45.33516,P〈0.005)。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小鼠间质Ⅰ型胶原表达从而减轻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间质纤维化。

  • 标签: 羟苯磺酸钙 肾间质纤维化 Ⅰ型胶原
  • 简介:目的:探索和络泄浊颗粒对大鼠肾脏纤维化中miR-200a表达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UUO)及和络泄浊颗粒(UUO+REG)组各2组,运用单侧(左)输尿管结扎法制造间质纤维化模型,但Sham组仅游离输尿管,而其余两组则游离并结扎输尿管。术后各组按1mg/kg·d-1的量进行灌胃,UUO+REG组给予REG,其余两组则予生理盐水。术后第7天和14天,摘除左梗阻侧肾脏进行免疫组化检查α-SM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00a的表达。结果:在UUO及UUO+REG组,α-SMA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1);UUO+REG组低于UUO组(P〈0.05)。miR-200a表达水平在UUO组和UUO+REG组都是降低的,但是UUO组与Sham组差别明显(P〈0.01),其与UUO+REG组亦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和络泄浊颗粒可以通过上调miR-200a延缓肾脏纤维化进展。

  • 标签: 肾纤维化 和络泄浊颗粒 miR-200a
  • 简介: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小鼠Mig基因对BALB/c裸鼠细胞癌的抗肿瘤效果,探讨细胞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利用786-O肾癌细胞皮下注射BALB/c裸鼠建立细胞癌模型,应用携带M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ig)直接进行瘤内注射治疗,观察裸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和荷瘤裸鼠的生存期;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和NK的杀伤活性。结果:Mig基因能显著抑制荷瘤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并使鼠生存期明显延长,还能显著增强鼠脾细胞NK和CTL杀伤活性。结论:重组腺病毒Ad-Mig基因对鼠细胞癌有显著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组腺病毒Ad-Mig 肾细胞癌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NK细胞
  • 简介: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琪长期从事克隆技术的研究工作,他先后在中科院和法国国立农业研究中心进行博土后研究。1999年,第一次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小鼠,被“多莉羊”之父Wihnut博士誉为“该领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 标签: 克隆技术 周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研究生 大鼠
  • 简介:目的比较正常组、模型组及对照组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视力,研究各组的视觉电生理表现,探讨单眼睑缝合1是否可以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方法分析三组PVEP的波形变化、潜时及完成一次诱发反应的时间;比较各组由SVEP得出的客观视力。结果①正常组PVEP由2个波峰组成“M型”(正向波向上),模型组及对照组出现波的分离一波形由多个波组成,而且完成一次反应的时间延长。②缝合侧的N75延迟,SVEP视力较正常组差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未缝合侧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缝合侧视力仍差且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形觉剥夺的视觉电生理变化是弱视猫的一种表现,单眼睑缝合1即可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猫的模型。

  • 标签: 弱视 形觉剥夺 视觉电生理
  • 简介:2007年6月30日,《生理学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隆重举行“继承、创新、奋进——庆祝《生理学报》创刊80年”纪念活动。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管部门领导和中国生理学会的领导、学报新老编委及编辑同行60余人出席了纪念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出版委员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继承创新 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学报 创刊 中国科学院
  • 简介:对活体鼠肾脏局部分散的血清蛋白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通常很难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为此,日本Yamanashi大学的ZhouD等人创造了体内冷冻技术(invivocryotechnique)。他们使用该技术结合冷冻置换法,检测了牛血清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过载鼠肾脏中的血清蛋白,并与传统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对比。他们每天给小鼠注射BSA,连续2天,小鼠出现明显的蛋白尿,并可在其肾脏的Bowman’s间隙和肾小管观察到免疫组化方法定位的BSA,这些部分也可以观察到其它内源性小鼠血清蛋白。

  • 标签: 免疫组化方法 牛血清蛋白 冷冻技术 小鼠 肾脏 过载
  • 简介:目的检测30糖尿病大鼠胃排空情况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30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采用酚红实验方法观察胃排空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结果30糖尿病大鼠存在胃排空异常,中药"糖胃康"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而幽门螺杆菌试纸检测呈阴性.结论30糖尿病大鼠存在胃排空异常现象,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 标签: 糖尿病 大鼠 胃排空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氏啮小蜂(海南种群)是寄生椰子织蛾蛹期的本土天敌。研究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功能反应,能为该蜂室内扩繁和室外控害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观察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行为基础上,研究了营养(10%蜂蜜)、寄主蛹(初、中、晚)期对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镜下观察1头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可寄生多头椰子织蛾蛹,寄生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寄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长率随寄主密度的增大逐渐减缓,属于HollingⅡ功能反应。在无营养条件下,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5、1.4、1.2头·d~(-1);在10%蜂蜜饲喂条件下,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8、1.7、1.3头·d~(-1)。【结论】HollingⅡ型拟合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初期蛹是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的最佳时期,补充营养能够提高椰子织蛾的寄生力。

  • 标签: 椰子织蛾 功能反应 周氏啮小蜂 海南种群
  • 简介:来自“自古多儒士”的江浙水乡,却曾观关外景色五载;自幼家教淡泊宁静,却曾历经动荡起伏冰雪风霜;唯“济生”明志,图国粹弘扬,视门下如子,为学会尽心。这就是韩济生院士!

  • 标签: 院士 宁静 教学
  • 简介:【目的】研究补充营养对氏啮小蜂海南本土地理种群和北京地理种群的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差异。【方法】设置不同的营养(10%蜂蜜、10%蔗糖、10%葡萄糖、水、空白)分别饲喂氏啮小蜂,统计2个地理种群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寿命。【结果】2个地理种群的氏啮小蜂羽化后不久即可进行交配,补充10%蜂蜜、10%蔗糖、10%葡萄糖能显著提高2个地理种群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雌雄蜂寿命,补充不同的营养对两个地理种群的雌雄比、发育历期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饲喂10%蜂蜜的海南地理种群寄生率最高(84.60%),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羽化率最高(97.47%),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出蜂量最高(60.03头),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雌、雄蜂的寿命均为最高,分别为9.13和8.53d。营养和地理种群的交互作用对氏啮小蜂雄蜂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雌雄比、雌雄蜂寿命具有显著影响,而对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结论】补充营养可不同程度促进氏啮小蜂生殖力、寿命及寄生率,对寄生蜂繁育和利用其进行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周氏啮小蜂 椰子织蛾 营养 地理种群 生物学
  • 简介:文中首先给予菌物,即泛真菌(Pan-Fungi)以明确定义,它是地球生物圈中一切真核菌类生物的总称,是地球生物圈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潜力的重要资源生物类群。在对物种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所谓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指生存于地球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生态系统中的、含有多种多样基因的物种多样性。文中指出,地球生物圈中生存的真菌至少有250万种。然而,已被人类所认识和命名的真菌仅为9.7861万种,占估计种数的3.9%,尚有96.1%的真菌有待于人类去发现。人类的平均寿命由1796年以前的18岁提高到60岁经历了2个里程碑,由18岁至40岁借助于牛痘的发明;由40岁至60岁则借助于来自真菌的抗菌素——青霉素的应用。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面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威胁,如何才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跨越第三个里程碑,从而进入更加健康长寿的新生活阶段?除了进行环境和食品安全治理以及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外,丰富的菌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也许正是人类所期待的。文中对提到的304种具有抑制肿瘤活性的药用真菌为基础,系统地进行抗癌活性物质的筛选,从而构建健康人群的抗癌"防火墙",同时制定癌症患者的康复计划,使药用真菌在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使人类进入更加健康长寿的第三个里程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迄今包括新药开发在内的菌物资源研发中鲜有成效的原因之一,也许与菌物分类学及其成果未受到足够重视不无关系。其结果便导致该研发项目的菌物多样性基础先天不足,从而难以发挥我国菌物多样性在资源开发中的优势。面对如此丰富的菌物资源宝库,为了研究和开发菌物资源,创建我国自己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与菌物资源研发的上游和中游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担责任,共享成果,在加强菌物分类�

  • 标签: 分类学 物种 基因 健康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