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是寄生椰子织蛾蛹期的本土天敌。研究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功能反应,能为该蜂室内扩繁和室外控害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观察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行为基础上,研究了营养(10%蜂蜜)、寄主蛹(初、中、晚)期对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镜下观察1头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可寄生多头椰子织蛾蛹,寄生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寄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长率随寄主密度的增大逐渐减缓,属于HollingⅡ功能反应。在无营养条件下,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5、1.4、1.2头·d~(-1);在10%蜂蜜饲喂条件下,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8、1.7、1.3头·d~(-1)。【结论】HollingⅡ型拟合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初期蛹是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的最佳时期,补充营养能够提高椰子织蛾的寄生力。

  • 标签: 椰子织蛾 功能反应 周氏啮小蜂 海南种群
  • 简介: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生态学(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总和。

  • 标签: 种群 生态学 概念 初中 生物
  • 简介:一、种群的概念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例如:一块麦田中全部的蚜虫(成熟的、幼年的)。

  • 标签: 生物种群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夹木沟位于祁连山中段,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迷人的地方。遗憾的是由于那里山大沟深,地势险峻,至今都没有汽车通行。所以除了当地的牧人,也就很少有人去过那里,她的风采也就一直掩盖在深闺之中,未能被世人所知晓。不过,这一缺憾在某一时期也就成了她的优势——险恶的交通环境阻止了那些掖着斧子、背着猎枪的盗伐偷猎者的脚步。今天,

  • 标签: 种群 交通环境 祁连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1年2月~2012年7月,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海南锯腿树蛙(Rhacophorushainanus)种群分布进行了调查,用野外观察与室内饲养的方法对其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锯腿树蛙分布在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海拔800m以上的溪流边或是季节性水潭附近;该蛙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特点;繁殖季节为每年的3月至6月,繁殖地为季节性水潭,繁殖包括鸣叫求偶、抱对、产卵三个过程,每次产卵量为126±77枚,蛙卵约7d孵化为蝌蚪,57d蝌蚪变态成为幼蛙。该蛙唇齿式为I:4+4/1+1:II,与云南部分蝌蚪标本以及越南采集的蝌蚪标本有差异。

  • 标签: 鹦哥岭 海南锯腿树蛙 分布 繁殖
  • 简介:种群增长曲线模型有“J”型和“S”型两种,它们表示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物群落的演替、种群数量变化的预测以及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但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现对此解析如下。

  • 标签: 增长曲线模型 种群数量 生物群落 变化规律 农业生产 数量变化
  • 简介:种群”是中学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在学习这一概念时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导致核心概念的掌握不准确。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种群”的概念。

  • 标签: 核心素养 概念教学 种群
  • 简介:近日,一个由80多只黑颈鹤组成的特大黑颈鹤种群,在甘肃省碌曲县尕海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被发现。黑颈鹤是仅存的15种鹤类中最濒危、最珍贵的一种,被我国政府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0只,主要在我国云贵高原越冬,夏天零星生活在青藏高原。据专家说,如此众多的黑颈鹤集中在一个地区繁殖越夏,以前还从未发现过。今年7月,由甘肃12名鸟类专家、教授

  • 标签: 黑颈鹤 鸟类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甘肃省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 简介:针对麦蚜种群模型,在麦蚜种群出现快速增长时,引入冲失滤波器,使麦蚜种群快速下降并稳定在不危害小麦生长的状态,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蚜虫种群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麦蚜种群 冲失滤波器 突变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海南岛1988年建制为海南省。海南省地处南海,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西临北部湾与越南为邻,东南邻近南亚诸国。本岛土地面积为3.4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28公里.海洋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780万。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省是全国最小的陆地省和最大的海洋省。

  • 标签: 海南岛 经济 铁路 土地面积 海南省 南沙群岛
  • 简介:本文报道了深圳机场建成通航后鼠类种群和密度的调查结果。共捕鼠52只,经鉴定,鼠种类分为2目2科3种,优势种群为褐家鼠。室外平均鼠密度为6.05%,室内平均鼠密度为9.86%。为今后深圳机场鼠类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鼠类 种群 密度
  • 简介:目的探索板齿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方法对捕获的板齿鼠体重、体长、尾长、耳长和后足长测量统计。结果根据体重的频次划分,将板齿鼠划分成4个年龄组:幼年组(♂〈159.0g,♀〈140.0g),亚成年组(♂∶159.0~290.9g,♀∶140.0~289.9g),成年Ⅰ组(♂∶291.0~389.9g,♀∶290.0~409.9g),成年Ⅱ组(♂≥390.0g,♀≥410.0g)。结论体重法可用于板齿鼠的年龄鉴定。

  • 标签: 板齿鼠 年龄鉴定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株洲市城区鼠类种群构成及变动情况,为防制鼠害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方法各区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选择鼠密度较高的1家宾馆、1个农贸市场、1处食品生产企业、1家超市、1个垃圾场(站)或1处外环境400米延长线的绿化带作为标本采集点,用诱鼠笼法采集鼠类标本进行鉴定。结果对捕获的269只老鼠进行鉴定,共发现老鼠4种,其中褐家鼠142只,占52.75%;黄胸鼠84只,占31.23%;小家鼠33只,占12.27%;黑线姬鼠10只,占3.75%,未发现其它鼠种。

  • 标签: 城市市区 鼠类 种群
  • 简介:我国白蚁防治一般分为白蚁预防和白蚁灭治.白蚁种群控制药剂属于白蚁灭治药剂的范畴。本文从种群的定义、过去和现今使用的种群控制药物、药物的化学成份一杂环类药物、昆虫生长调节剂、代谢抑制剂、生物源类药物、中草药类药物进行论述。并指出虽然白蚁种群控制药剂的研究报道比较多,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室内或试验研究条件下,形成产品投入生产使用的并不多。建议今后需研发更多效果好的白蚁种群控制药剂,特别强调从不同类型药物复配方面来研究和开发好品种。

  • 标签: 白蚁 种群 种群控制 药剂 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