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膜拜团体实施感觉剥夺的主要程序、膜拜成员心理变异特征和心身损害后果,揭示膜拜团体人为制造感觉剥夺的本质就是精神控制。消除膜拜成员感觉剥夺主要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助式、替代式信息激励方法。

  • 标签: 破坏性膜拜团体 膜拜成员 感觉剥夺 信息激励
  • 简介:西班牙作家、哲学家乌纳穆诺(Wunamunuo,1864—1936)曾讲过西班矛塞戈维亚引水渠的故事。

  • 标签: 闲置 西班牙 哲学家 引水渠
  • 简介:将自然界当作"免费的礼物"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资本主义通过人为制造商品的短缺来增加私人财富,大自然在私利的驱使下遭到了掠夺性的开采。罗德戴尔悖论所揭示的就是公共财富和私人财富之间的矛盾关系。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

  • 标签: 财富悖论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资本主义 生态破坏
  • 简介:在日本入侵国难当头的严重时刻,回回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响亮喊出"天下兴亡,穆民有责","争教必先争国","救国就是救教","国权一日不恢复,则教门就加快一日的堕落"等口号,怀揣满腔爱国热情,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在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谱写了一曲精诚报国的篇章。

  • 标签: 铁路工人 回民支队 回回民族 曲精 诚报 兄弟民族
  • 简介:本研究整理了近年国内、国际对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儿童与青少年地震后PTSD的特点,症状影响因素,及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对震后儿童与青少年的PTSD干预问题提出建议。

  • 标签: 地震 儿童 青少年 PTSD
  • 简介:<正>钱钢同志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真实地再现了大自然突然强加给人间的那幕悲剧,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毁灭性灾难面前的那种临危不俱、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拼搏场面,从而揭示出抢险救灾生力军——解放军战士以及那些幸存的人们的高尚品德,与此同时。作者还真实地披露了在一片废墟上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丑恶事情——抢劫

  •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善与恶 战士 废墟 犯罪人群 恶事
  • 简介:开展心理自助、构建心理自助系统是地震灾区羌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选择。本文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羌族地区文化背景以及羌族学校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灾后羌族中学生心理自助系统构建的依据、内容结构和途径、方法。

  • 标签: 地震灾区 心理自助系统 羌族中学生
  • 简介:为考察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潜在症状结构,本研究采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对汶川地震一年后的74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竞争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包括侵入性、回避性、麻木性、精神痛苦性唤起和焦虑性唤起等5个症状的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显著优于DSM-IV的PTSD模型、4维情感麻木模型和4维精神痛苦模型。效度分析的结果发现,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具有良好的外部区分效度。所有结果均表明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在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作为判定震后青少年PTSD症状的有效标准。

  • 标签: 地震 青少年 PTSD 症状结构
  • 简介:5月21日起.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宗萨寺与嘎古闭关中心全体僧侣共400余人连续进行24天的大日如来大法会.超度中国四川地震和缅甸风灾中的亡灵,并为生者祈福。

  • 标签: 地震灾区 佛教 赈济 四川 德格县 甘孜州
  • 简介:东日本大地震后,中国网络出现两种非理性的舆论,一是源于狭隘民族主义的幸灾乐祸言论,二是轻视中国救灾努力的妄自菲薄看法。本文认为网民的表达权利应该受到尊重,但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不利于网民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提出发挥微博和博客的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理性的建议。

  • 标签: 东日本大地震 非理性 网络舆论 引导
  • 简介:在灾难的特殊“场域”中,女性宗教心理与宗教行为的变化能够更好地展现宗教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5.12”汶川地震灾区女性信教行为变迁表明:中国妇女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会作出信教的选择,而灾难过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又使她们更多地选择游离在宗教提供的神圣场域和世俗生活的现实之间。

  • 标签: 地震灾区 女性 宗教信仰
  • 简介:2008年6月27日,香港三德弘法中心、中国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和中国佛教慈善基金会在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隆重举行为“汶川5.12罹难同胞往生七七之期”启建“顶礼慈悲三昧水忏暨五方九大士普利瑜伽焰口冥阳两利大法会”。香港三德弘法中心主席净雄大和尚亲自主法。海内外高僧大德云集于此,在慈悲清净的氛围中,以佛法的三昧甘露水洗涤众生的业障,解冤释结。中国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会长沈亚明女士等出席了法会。

  • 标签: 中国佛教 香港 法会 教育基金会 地震 三德弘法
  • 简介:马克思对处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印度给予了特别关注,写下了大量关于印度历史命运的时评.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命运,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典型个案.关于西方现代大工业破坏和重建东方传统社会结构,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与伦理之内在冲突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关于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的考察中得到了深刻体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解放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深刻地体现在关于印度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中.

  • 标签: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英国 印度 破坏 重建 双重使命
  • 简介: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共有1397处宗教活动场所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程度受损、其中90处全部垮塌,216处严重垮塌,344处部分垮塌,747处轻微受损。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四川省 地震
  • 简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级大地震在四川汶川爆发,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以各种方式向灾区同胞伸出援助之手。

  • 标签: 地震灾区 祈祷 支援 道教 大爱 重大损失
  • 简介:巴基斯坦在10月9日发生大地震以后,一些基督教、天主教团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紧急救援物资运往巴基斯坦帮助灾民。“基督教救援”组织许诺先提供五万英镑给受灾区。“教会世界服务”为当地一万五千户家庭提供了生存工具以及毛毯,并表示愿意在必要时候捐款援助。“天主教救援服务”组织也捐献了五万美金,并且和当地的传教士、政府官员等合作救援。

  • 标签: 紧急救援 基督教 天主教 组织 地震 南亚
  • 简介: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亚洲,震惊了整个世界。山崩地裂,巨灾突降!千里繁华顿成废墟,百万生灵惨遭涂炭,国家号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标签: 地震灾区 穆斯林 真情 支援 大爱 抗震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