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买回两件瓷器,钧瓷,一个玉壶春瓶,一块开运石。玉壶春纯鸭青色,质细腻,晶莹透亮,如月夜晴空;开运石斑斓瑰丽,红蓝紫三色似行云流水,釉色形迹处,又分明一幅山水画,恍觉暮沉霞飞,秋山无重数。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瓷花开片》
  • 简介:齐国兵论天下姜国柱有人类存在,便有生养、防卫之事,生养要有智慧,防卫要有勇力,前者与哲学相关,后者与兵学相联,故中国哲学与兵学融为一体,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兵论、兵法,起源很早,历史悠久。在先民时期,华夏始祖为了生养和防卫,部族之间经常发生战...

  • 标签: 《管子》 《六韬》 战争 齐国 齐景公 不战而屈人之兵
  • 简介:自东汉以来,多数易学家认为《杂卦传》末尾八个卦存在简。其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是这八个卦不依“二二相耦,非覆即变”方式排列;二是这八个卦的《杂卦传》传文也不叶(协)韵。然而,虞翻、干宝等则以为,此八卦不依“非覆即变”方式而成杂乱排列,体现了某种深义;另有一些通音韵的易学家也考证出相反结论,认为《杂卦传》末尾八个卦是叶韵的。所以,简单地以是否按“非覆即变”排列和是否叶韵来考察《杂卦传》的简问题,是靠不住的。当代学者对《杂卦传》简说做出了进一步的证明与推测,但理由同样不能成立。前贤对于《杂卦传》简问题之所以争论不休,原因在于对《杂卦传》内在的象数结构与规律及其体现的深层思想缺乏认识。《杂卦传》卦序效法的是昼夜变化之道,依其内在的象数结构,可分为上、下、杂三篇,表明《杂卦传》的传承足完整无缺的,“简”说不能成立。《周易折中》针对《杂卦传》提出的互卦与循环互卦的观点,也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 标签: 杂卦传 错简 叶(协)韵 非覆即变(错综) 互卦 循环互卦
  • 简介:齐国兵论天下(续)姜国柱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战争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的大事,对于这等大事,不能不知。只有知而战,才能战而胜。因此,齐国兵家论兵,历来强调知兵、料敌、知彼、知己。田穰苴认为,与敌交战,要知敌观变.才能制服敌人,取得胜利,只有知战,方...

  • 标签: 《六韬》 孙膑兵法 战争 《管子》 孙武 以弱胜强
  • 简介:术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述了宋人入道条件、手续及仪式等政策和规定,认为宋代政府采取禁止私度、童行系帐、按帐配额、严格道管理等措施,对控制道人数增加,提高其素质,防止宗教性社会骚乱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庆元条法事类 《宋会要》 《要录》 道士 僧道 《宋大诏令集》
  • 简介: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这一点,作为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止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

  • 标签: 修行 外部环境 是非 抱怨
  • 简介:丛林里对于禅堂有个比喻,叫选佛场。怎么叫选佛场呢?就是要在这个地方选出佛来,从一堆修行人中选出开悟的、觉悟的人来。我们知道,选举通常有候选人,而选佛场里每一个打坐的人都是候选人。投票的是谁呢?投票的是所有与会的人。世间的选举,你要当选,通常都是半数以上的人通过,选佛则不然。首先说选佛参与投票的众生吧,那是尽法界的众生,无边无际。

  • 标签: 金石 修行 候选人 投票 选举
  • 简介:六十四卦如何由八卦重叠而成,思想家们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本文立足“重”与“”的同异,探讨其成卦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天地万物变化的联系。孔颖达以相解释相重,在忽略二者矛盾的前提下进行推论。邵雍立足一分为二发明相,”重”在他是指天圆地方的天道运动,而与重卦无关。以为邵雍言先天方位的八卦相是讲重卦的观点缺乏根据。胡宏从太极——天道的运动说明八卦与六十四卦的关系。利用“重道”去解释“重卦”,揭示了六十四卦生成的不同机理。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按照太极生万物模式的需要发挥邵雍的理论,反映了邵雍以后易学的发展。来知德批评了邵雍、朱熹对相与相重的混淆,但又不是胡宏的一“重”到底.而是重与双方相互补充发明,合力生成六十四卦。尽管哲学家们对”重”与“”的方法的把握和定位不尽相同,但易卦的生成应当是天道运动规律的概括和表现则是他们的基本的共识。

  • 标签: 重卦 相错 一分为二 重道 刚柔相推
  • 简介:16世纪的景德镇业受到来自国内外的文化激荡,原本以官营业文化圈为特色的景德镇业环境受到搅动,民营业迅速成长和发展。从而促使景德镇业文化的交流圈、业从业人员的自我意识、陶瓷产品的审美特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只是,由于受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当时景德镇的业文化发展仍受到重重制约。

  • 标签: 16世纪 景德镇 瓷业文化环境
  • 简介:绞胎自唐代开始出现,以它粗率不太精致的纹理形状和独特的亮彩光泽在北方陶瓷中显得极富个性。经过考古发现,山西孟家井窑在探索古代金元年份陶瓷的发展历程方面是一个突破口。在众多的古窑中,孟家井窑虽不是最突出的,但这里却是层隔的发源地,并在世界瓷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孟家井 绞胎瓷 纹理 层隔瓷
  • 简介:“满汉席”算是中国酒宴的极致。内容丰盛,花样齐全,场面浩大,令人应接不暇,头晕目眩。对有的人说来,想起那上面的美味佳肴,都会垂涎三尺。然而,据真正吃过“满汉席”的人说,数以百道计的级品山珍海味上过之后,人家问他:“你吃了什么?”他竟然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为什么昵?因为据说满汉席要吃三天三夜的,吃得太多了,吃到后来,到底吃过什么都忘记了。且不说现在有没有真正的满汉席,就是从前真有的时候,吃出了多少问题,吃倒了多少英雄好汉,有谁知道昵?这是另一话题,且按住不表。

  • 标签: 《满汉全席》 惠法师 文学作品 散文 随笔 中国
  • 简介:据史料记载,明朝和朝鲜是友邦,交往甚好。《明史》“外国一”记载的便是期鲜。到了《清中稿》“属国一”则是朝鲜和琉球。

  • 标签: 朝鲜 女冠 史料记载 《明史》
  • 简介:他会通文史哲,兼综儒释道,契合理情神,重视优秀文化传统的承传和创新,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不同的问题意识导引下从事的一系列备受瞩目的学术研究,使得他成为一个专业意义上的“学人”;将个别的、具体的、微观的学术研究上升为整体的、抽象的、宏大的哲学史观,使得他成为一个学科意义上的“哲学史家”;把书斋里的学问与火热的时代担当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他成为一个当代意义上的“建设者”。

  • 标签: 李锦全 优秀文化传统 思想文化研究 学科意义 学术研究 “建设者”
  • 简介:男人与女人是生物生命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没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分、尊卑高下之分,只是幼小的生命离不开母爱,母爱胜于父爱,优于父爱,所以母系社会延续了许多世纪,至今痕迹很深,人们是需要这种爱的,这样说并没有贬低男性的社会作用,只是担当的社会角色不同罢了。

  • 标签: 女冠 生命发展 母系社会 社会作用 社会角色 母爱
  • 简介:为什么说“中国根柢在道教”呢?其原因是:道教主张“因循自然”之道,人类要生存,必须顺应自然。但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又必须改造自然。然而入创造新世界的智慧和力量,是在顺应、遵循、服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前提条件。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遵循自然”这一人类总精神下,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思想积累,有了一整套思想体系,派生出很多思想、意识、心理、观念、处世哲学和意识形态,渗透到时时、处处、人人。

  • 标签: 道教 中国 意识形态 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 自然规律
  • 简介:<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唯一的这样一个国家。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出现的丝织中心,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左右,即春秋时代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高档精细丝织品,不仅做到了国内“人民多文采布帛”,能够充分自给,而且还大量输出,畅销各地,以致于“天下之人带衣履皆仰齐地”,即《史记》、《汉书》所称道的齐“带衣履天下”。

  • 标签: 丝织品 丝织业 齐国 丝绸之路 汉代 齐桓公
  • 简介:《韩清净全集》(十二册)于2015年8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韩清净(1884—1949)著名佛学家,以唯识学研究与欧阳竞无并称为“南欧北韩”。其时领导下的“三时学会”以讲学、刻经并重,是民国时期北方著名的佛学研究团体。此书是韩清净先生作品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共书录韩老作品30余种,分为三种版本形态:一为手稿;二为本人讲述,弟子笔受;三为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内容涉及般若经典、唯识经典、小乘经典和韩清净及三时学会相关的其他文献三十三篇,其中包括韩老部分重要手稿。

  • 标签: 出版社 十二册 全集 民国时期 国家图书馆 研究团体
  • 简介:高峰原妙禅师在杭州天目山驻锡期间,开道场,建寺院,弘传禅法,接引当机,善巧化导,陶贤铸圣,门下人才济济,龙象辈出,僧俗受学者达数万人,甚至还有许多越海通山而来参拜、请益、求法的他方异域之僧伽,致使天目山成为当时全国乃至周边地区弘扬临济禅法的一大中心。他开创的“狮子正宗禅寺”,至今仍被日本临济宗永源寺派奉为祖庭,寻根访祖者,络绎不绝。本文对高峰禅师邃丰裕且富创造性的禅学思想作了提纲契领的阐释,不当之处,祈请十方大德棒喝。

  • 标签: 参禅学道 无心三昧 大信根 大愤志 大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