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齐桓公“讳疾忌医”之我见贾继海张经芬前段拜读《齐文化大观》时,于第一篇《治国之道》的第九章《直言纳谏》中,发现编撰者徐明天先生如此评价桓公:桓公“留给后世的是‘讳忌疾医’(案:应为“讳疾忌医”)的故事……桓公讳忌疾医的故事被后人引申,用来比喻...

  • 标签: 齐桓侯 齐桓公 司马迁 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见蔡桓公》 《史记》
  • 简介:<正>虞对儒家的基本态度是从根本上予以否定,从孔子、孟子到董仲舒等儒家代表人物都受到他的攻毁。但他对战国末年的儒学大师荀子却是个例外。本来虞对荀子亦持基本的否定,但后来经过他对《荀子》的重新审视,又以为荀子的见识度超越儒家与诸子,甚至视荀子为儒学中的路德、中国古代学术界的培根。并写作了《荀子之政治论》、《荀子之〈天论〉与辟机祥》、《荀子之〈劝学〉及〈礼论〉》等三篇论著,来阐发荀子的政治观、天道观与人性修养学说,对荀子的学说作了高度的评价。

  • 标签: 吴虞 君主主义 荀子 法后王 法先王 儒家德治主义
  • 简介:中国方言差异之大,彼此不能互通,于是产生了圣经方言译本。汉语方言中的4个分支与圣经翻译有关,即太湖分支的上海方言、宁波方言、苏州方言、杭州方言,台州分支的台州方言,瓯江分支的温州方言,婺州分支的金华方言。据笔者统计,方言圣经译本总计114种,其中汉字49种,罗马字65种,含2种《圣经全书》汉字本,1种《圣经全书》罗马字本,1种《旧约全书》汉字本,2种《旧约全书》罗马字本,9种《新约全书》汉字本,8种《新约全书》罗马字本。

  • 标签: 圣经译本 吴方言 汉字 教会方言 罗马字
  • 简介:清代,松江府娄县有一个诗才敏捷、颖慧绝伦的女子,名叫学素。后来,嫁给了翰林院编修顾伟权。

  • 标签: 嵌字诗 翰林院 吴学素 清代
  • 简介:如果说《感咏圣会真理》九首诗歌是历在三巴寺修道期间所悟之作,可以称作是他的悟道诗的话,那么,《诵圣会源流》十二首则是他经过学习之后,真正认识福音真理之后的真情之作,这类诗歌对教义的理解更深刻,是“天学诗”成熟期的代表,我们姑且称之为得道诗,一些诗作诗中反映了当时教会的崇拜与圣工。这十二首诗除了被称为“仰止歌”的第二首前面已经介绍过外,其他十一首如下:

  • 标签: 诗歌 天学 吴历 成熟期 真理 真情
  • 简介:“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5)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众多神长教友爱国爱教、热心参与福传,他们是天主的仆役,不问收获,只务耕耘,使得教会在历经文革的创痛后,各项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 标签: 福传 热心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改革开放 八十年代 爱国爱教
  • 简介:澄在理气问题上提出"理"与"气"不可分,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的观点,认为理气不可以先后言.亦不可以有无言,这既跟他的治思想密切相关,也是对当时主流思潮以"有"、"无"、"先"、"后"言理气的一个反动.澄易学理气论思想的提出,在学术史上有三个方面的启示意义:其一是在本体问题上,发展了中的元气生机观,使儒学基本上摆脱了以"空寂"、"虚无"为特征的佛、道本体论的影响.其次,理气不可分,理在气中为儒家追求在现实中超越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澄区分理与气,区分功能与实体,比张载仅立"清虚一大"为万物源有更多的合理性,为儒家的成圣成贤的修养论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理气论 易学 儒家 有无 张载 《易》
  • 简介:雕塑家显林是中国佛教雕塑史上一个特别的存在。1994年,他人选独立创作设计了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大佛高88米,铸铜材质,为世界巨型铜铸雕塑之一;2000年,他受中国佛教协会委托,主持海南三亚“三面观音”像的定稿设计,三面观音高108米,不锈钢锻造,位居世界巨型雕塑前列;2001年他投标入选原创设计了河南鲁山县的“中原大佛”,佛高128米,亚金铜板锻造,为目前世界最高雕塑……其一人参与多尊巨型佛像创作的经历在古今雕塑界实属罕见。

  • 标签: 佛教雕塑 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协会 创作设计 书写 2001年
  • 简介:宋代项安世著《周易玩辞》一书,主张“因辞而测象”的治易路效,其学术风格兼重象效和义理.项氏《周易玩辞》一书,对元代澄产生了很大影响。澄的易学思路。基本也遵循“观象玩辞”的路效进行,其易学著作《易纂言》多处提及并肯定项氏观点,但澄没有在项氏的观点面前止步,在易象内涵、卦变理论和义理的理解等方面,表现出与项氏易学不同的特点.

  • 标签: 项安世 易学 吴澄
  • 简介:先人风范永世长存——怀念耀宗先生□徐明涵●耀宗先生是一位国内外颇有知名度的爱国基督教界人士。新中国成立后,先生率领中国基督教内的爱国人士发起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教会改变了殖民地教会面貌,成为独立自主自办的教会,并从此获得了新生,走上了健康发展之...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共产党 社会主义 三自爱国运动 国教会 人民民主
  • 简介:丁茶山和草庐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易学家,以象数学的角度为主解释《周易》是他们的共同点。其中,茶山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四笺小引》中的“推移”、“物象”、“互体”、“爻变”。而草庐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易纂言外翼》12种方法中具体运用于《周易》卦爻辞解释中的方法——“卦变”、“变卦”、“互卦”、“象例”。因此,可以说丁茶山和草庐的《周易》解释方法的核心理论是一致的。但对这些解释方法的实际运用,茶山又是和草庐存在区别的。即茶山在爻辞解释上,继承了草庐“爻变+互体”的方法,同时又全面运用了“推移”这一方法,这可以说是茶山自己的独特解释。这也是茶山与草庐在《周易》解释方法上的最大不同。

  • 标签: 丁若镛 吴澄 推移 物象 互体 爻变
  • 简介:中华民国的建立,不只是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同时还把封建体制下凝固的文化传统摆在了新时代的激变与转折之中.新型的民主共和体制,要求国家政权与文化与此相应,旧有的一切适应封建体制的政治结构与文化传统通通需要转变自身.于是,文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学术界出现了反传统的研究趋势,思想界则有新学与旧学的激烈辩论.打倒孔家店也好,推行白话文也罢,尝试汉语拉丁化,提高俗文化地位,倡导立足国民的新史学,表彰走向民间的新思潮,如此等等,都是此一国家体制转变带出的文化表现.李鸿章所谓“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不是就此做出的感慨,但借用来描述此一时代转变同样十分恰当.作为文化传统中最有影响力之一的佛教及其文化,显然也被逃身无术地裹挟在此一时代转变的大潮之中.

  • 标签: 佛教研究 吴华民国 成都佛教
  • 简介:略析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章伟文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宋元学案·草庐学案》认为:“草庐(澄)出于双峰,固朱学也。”从...

  • 标签: 《周易》 阴阳对立 六十四卦 吴澄 经卦 《序卦传》
  • 简介:9月28日上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黄寺在大雄宝殿广场隆重举行方丈楼落成暨能慧法师升座庆典。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常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常州天宁寺方丈松纯长老,常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廓尘法师.常州市武进区佛教协会会长、宝林寺方丈慧闻法师,常州市民宗局颜良进副局长.武进区民宗局局长蒋金标等高僧大德和领导,以及来自各地的居士信众2000余人参加庆典活动。

  • 标签: 庆典活动 常州市 法师 方丈 佛教协会 武进区
  • 简介:2008年12月29日,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玉章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共自贡市委、四川省玉章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省内外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老亲属及老家乡代表约15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提交学术论文40余篇。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吴玉章 研讨会综述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无产阶级革命家
  • 简介: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与惠栋的《古文尚书考》,在清初的《古文尚书》辨伪活动中影响力颇大。尤其是《古文尚书考》的成书,使得“伪《古文》案”彻底定谳。《古文尚书考》与《尚书古文疏证》关系密切。惠栋在《古文尚书考》上卷中选录《疏证》内容十二条,惠栋借此展现了自己的学术倾向、治学态度,明晰了伪《书》的形成方式与传播脉络。在《古文尚书考》下卷中,惠栋援引《疏证》之材料与梅鷥的《尚书考异》内容虽大量雷同,但不足以佐证阎若璩抄袭《考异》。惠栋以《疏证》为依托创作《古文尚书考》,补正了《疏证》的疏漏之处,将《古文尚书》彻底拉下神坛,促成了汉学取代宋学趋势的定型。

  • 标签: 《古文尚书考》 《尚书古文疏证》 惠栋 阎若璩
  • 简介:本文作者主要通过对耀宗的《没有人看见过上帝》一书的分析,探讨耀宗科学的上帝观。作者认为耀宗既强调上帝的临在性,也肯定上帝的超在性。虽然没有人看见过上帝,但人可以通过理智和直觉去认识、感悟这位真实存在的上帝。

  • 标签: 《没有人看见过上帝》 吴耀宗 科学的上帝观
  • 简介:修定之学是人类诸多宗教中的重要内容,从佛教、道教、印度教、耆那教到伊斯兰教、基督教中的一些派别甚至还有一些邪教都相当看重人类意识静定能力的训练和修习,有的宗教还将其看作自己信仰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另外,许多专业性的技艺

  • 标签: 现代阐释 禅定 佛教 述要 如来禅 系统性
  • 简介:金才同志快要退休了,心里有些惦记着他,一是担心他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二是担心他退休后,心里会时常想到他。

  • 标签: 同志 事迹 黄牛 工作岗位 退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