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共入组35名脑小血管病患者和26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使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中文版多维度测试(Chinese version of the multifaceted empathy test,MET-C)评估被试的,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及情绪状态。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CSVD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的影响因素。结果CSVD患者在IRI总分、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PT)、想象(fantasy,FS)及同情关心(empathy concern,EC)得分[(37.25±11.71)分,(6.94±4.35)分,(9.45±4.68)分,(16.40±4.34)分]均低于对照组[(50.61±11.07)分,(11.84±3.90)分,(13.23±5.01)分,(19.69±3.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RI总分:t=4.506,P<0.05;PT:t=4.539,P<0.05;FS:t=3.021,P<0.05;EC:t=3.308,P<0.05)。而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PD)CSVD组得分[(4.68±4.16)分]与对照组得分[(6.00±4.6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4,P>0.05)。MET-C结果显示,两组间情绪识别正确数,[CVSD组为(25.08±6.77)个,对照组(32.30±3.4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8,P<0.05),而情感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0,P>0.05)。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CSVD组IRI总分及PT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374,0.471,均P<0.05),PT与MoCA得分呈正相关(r=0.458,P=0.006)。PD与HAMA得分及HAMD得分呈正相关(r=0.521,0.541,均P<0.05)。情绪识别正确数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600,P<0.001),与MoCA得分呈正相关(r=0.665,P<0.001),与HAMA得分及HAMD得分呈负相关(r=-0.445,P<0.05;r=-0.421,P<0.05)。结论CSVD患者较正常人群的下降,并且表现为认知的下降,而认知与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呈正相关。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共情 认知功能
  • 简介:儿童在门诊输液时,由于环境比较嘈杂、患儿哭闹,家长和患儿情绪都比较焦虑,特别是以往治疗中对“打针”有着痛苦体验的,更增加了恐惧心理而害怕。因此我们改变了宣教方式,把门诊输液看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有医生、护士,还有患者及家属,让患者与家属来参与,而不是单纯的接受,因为参与者有积极性,有主动权,而接受者则是被动的,这样就利于沟通,

  • 标签: 门诊输液 门诊儿童 恐惧心理 认知调整 咨询技巧 共情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从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精神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随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认知功能均得到了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共情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老年精神病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职业认知能力训练在中重度职业倦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干预前后对比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于2018年8月—2019年1月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河南省肿瘤医院58名中重度职业倦怠护士为研究对象,将58名护士分为4组,每组12~15名,分别进行6周6次面对面的以职业认知为主的能力训练。训练前后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评估,比较培训效果。结果训练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从(11.50±1.13)分降低至(7.87±1.87)分,总体幸福感总分从(65.52±10.84)分提高至(77.00±9.49)分,职业认同得分从(30.22±7.90)分提高至(38.03±8.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64、-6.351、7.972;P<0.01)。结论基于职业认知能力训练能够缓解中重度职业倦怠护士的倦怠程度,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幸福指数。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中重度 职业认同 总体幸福感 共情能力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实施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不良情绪和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共情护理 帕金森病 抑郁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中开展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其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筛选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护理结果相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认知功能改善效果均占据优势,最终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中开展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及时改善,促进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 认知功能 共情护理 心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短期临床培训对提高临床护生能力的效果。临床护理实习生处于学生与职业护士之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顺利的完成临床实习,我院针对这个群体进行了情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方法到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理实习生288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儿科1、妇产科1)使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进行规范带教,实验组(儿科2、妇产科2)采取新型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在培训前后的量表结果,应用组间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 标签: 护生 共情能力 培训
  • 简介:摘要是心理咨询技能之一,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技巧,我们通过对的概念、作用、注意事项、护理人员的要求等方面的阐述,将应用在护患沟通中,学会换位思考、倾听、表达尊重,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 标签: 护士 共情 患者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战士能力与人际困扰间的关系,为有效拓宽他们的人际交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驻乌鲁木齐市某部798名基层官兵,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RI)评估能力,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AS)评估人际困扰。结果 调查发现服役时间越短其交往困难越高于服役时间长的;服役时间短的战士的想象、关注与个人痛苦(观点采择除外)得分低于服役时间长的战士;入伍时间长的战士想象得分高于入伍时间短的。结论 基层战士观点采择能力越高,或想象和个人痛苦倾向越低时,交谈、交友、异性交往困扰越少,而观点采择越低更容易产生异性交往困扰。

  • 标签: 基层战士 共情 人际困扰 人际反应
  • 简介:摘要阐述在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探讨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方法,探索提高护士能力的方法。提出护士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进入病人的参照框架,要学会多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把自己放在病人的处境中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和运用能力,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 标签: 共情护患沟通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临床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12例患者实施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模式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团队协作、本职工作、职业生涯、执业环境、执业展望等护士工作满意度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64%与87.62,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室实施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急诊 护士工作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对医学生进行恰当培训使其从医后具备较高的能力,是从医者角度入手,改善医患关系、使患者"身心皆愈"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我国医学生能力的现状,发现我国医学生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受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影响。同时,系统有效提升医学生力的培训相对较少。今后应当在更广泛专业的医学生中开展能力调查和应用研究,确定能够长期提升能力的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能力。

  • 标签: 共情 医学生 现状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某三甲专科医院儿科护士的能力现状,与实习护生进行比较,分析与探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2021年1月份抽取某三甲专科医院儿科护士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和杰弗逊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IRI-C总分为40.05±11.72分,杰弗逊量表得分83.05±9.02分;与护生相比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职男护生能力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高职二年级护生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护生100例,女护生100例,对200例高职二年级护生进行能力调查,分析调查情况。结果男护生能力整体低于女护生。结论高职男护生的能力能后天训练提高,制定有效方法,提高能力,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高职男护生 共情能力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是一项可以被培养的能力,主体可以通过这种能力与社会的其他客体产生互动和沟通。本文试图以作为切入点,探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以建立和培养大健康的概念和实践、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为基本点,对医学实习生的能力进行培养的必要性,并将笔者实践中的心得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提高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水平。

  • 标签: 医学教育 实习教学 共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断肢再植术后护理方法的实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 12月间50例断肢再植术患者。将50例断肢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传统护理)和观察组(25例,护理方法)。比较手术前后的情绪状态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断肢再植术 共情护理方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护理对情绪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社会能力、生活兴趣、自理能力与情绪状态等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

  • 标签: 共情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 情绪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