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男护生共情能力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高职男护生共情能力调查与分析

颜婷婷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901)

【摘要】目的:分析高职男护生共情能力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高职二年级护生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护生100例,女护生100例,对200例高职二年级护生进行共情能力调查,分析调查情况。结果:男护生共情能力整体低于女护生。结论:高职男护生的共情能力能后天训练提高,制定有效方法,提高共情能力,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高职男护生;共情能力;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39-0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整体期望值慢慢提升。这与现存的医疗护理服务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医疗系统的关注问题[1-2]。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共情是个人能够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能力,共情可以促进医患和谐。本文以高职二年级护生为例,主要分析男护生的共情能力,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高职二年级护生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护生100例,女护生100例,年龄分布在19岁到22岁,平均年龄为(20.5±0.3)岁。独生子女15人,单亲家庭10人,城镇应届生20人,城镇往届生11人,农村应届生119人,农村往届生50人。家庭状况:贫困生98人,一般家庭情况的有102人。定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有90人。男、女护生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办法:由调研者直接现场发放200份的调查问卷,填写前统一告知护生填写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强调问卷调查的真实性和匿名性,鼓励护生真实作答。护生充分理解研究目的后自行现场填写,当场回收调查问卷。本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高达100%。

1.2.2调查问卷

1.2.2.1一般资料统计调研者自行设计相关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考生类别、家庭状况、是否独生、单亲家庭、是否定期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1.2.2.2人际反应指针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内容包括:同情关怀、想象力、身心忧患、观点取替四方面二十个问题。信效度为0.8,信效度良好。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评分,不恰当为0分,很恰当为3分,问卷内容设计较为合理。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0例护生在人际反应指针问卷中得分如下所示,男护生在整体共情能力上得分低于女护生,男、女护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男、女护生之间共情能力差异(x-±s)

3.探讨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了解了高职二年级男、女护生在共情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对男护生共情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得到总结如下。

3.1高职男护生共情能力现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男护生共情能力得分普遍低于高职女护生。研究中,我们通过临床课程、理论实践等活动,增加护生与患者直接交流的机会,这些临床实践活动使得护生提高了共情能力,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面对患者的不满、抗拒、痛苦乃至死亡的情况,能够学会站在患者或家属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精神世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男护生的身心忧患得分在四个方面最低,这与李青文[3]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身心忧患是指当他人处在困境或在紧张情况中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焦虑和不适,这表明护生在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会较难感受患者内心深处变化,也就不能及时的制定临床护理措施。因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的是高职护生群体,社会经历不足,没有在临床实际护理中参与到具体护理工作,所以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学生阶段,无意识的会让自我为中心,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不足应对实际工作需求。

3.2不同性别护生的共情能力水平

本次研究对200例高职护生共情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女护生的共情能力得分高于男护生,这与临床多项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女护生由于性别特征,有着特殊的生理、心理优势,较男护生而言更加敏感、体贴、细心。在社会角色中,女性更多的充当倾听者、照顾着的角色,因此能够更加敏锐的发现他人身处处境和需求,进而提供一系列贴心护理。独生子女的共情能力略低于非独生子女,观点取替主要是测量个体理解、认知能力水平,主要是分析个体是否能够理解或具有他人在生活中所具有的心理或情绪倾向[4]。我们从本次研究中分析得知,共情能力很有可能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而培养的,在以子女为中心的传统中国家庭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容易产生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他人关注天生投注较少,尤其是男性独生子女为甚;而家中多子女的孩子中,女性护生的共情能力明显强于男性护生,这是由于多年来的中国传统习俗影响造成的,男性在细腻、贴心等方面普遍弱于女性,而且男护生更多的会木讷难言,造成交流不畅,最终影响临床护理工作中与患者的理解沟通。因此,我们可以说,高职男护生的共情能力弱于高职女护生,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后天专业化的培训和训练来提高男护生的共情能力,从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稳定[5]。

综上所述,高职男护生的共情能力使能够得到后天训练提高的,我们应该制定多种有效的临床培训方法促使高职男护生理解、同情患者及家属,从而提高共情能力,最终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洁,雷颖.高职护生共情能力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5):1903-1905

[2]李青文.护理专业大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44-1747.

[3]米艳.高职专科实习护生共情能力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1):26-28.

[4]蒋丽,吴越,王渭华.高职护生共情与服务老年人态度的相关性调查[J].全科护理,2016,14(9):953-954.

[5]李青文.护理专业大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44-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