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弹性血管壁的耦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刚性血管壁的CFD方法模拟获得的正常主动脉弓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为深入研究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方法取46岁男性,胸主动脉正常CT图像,格式为Dicom,层间距为0.5mm,每片图像的平面分辨率为512×512,像素大小为0.5mm。应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对通过临床获得正常人体主动脉CT二维医学图像数据进行重构,得到主动脉血流及血管壁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应用于模拟计算。结果在设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基础上,经多次迭代耦合计算,获得血管壁形变、等效应力、血流速度、壁面振荡切应力等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在心动周期内弹性血管壁的主动脉内血流情况较刚性血管壁主动脉内血流情况更为复杂,管壁等效压力变化较大,血管壁的振荡切应力更高,表明弹性血管壁的耦合的CFD模拟更能体现真实主动脉内复杂血流情况,为深入研究血流动力学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 标签: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主动脉弓 壁面振荡切应力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着重阐述了胃食管反可采用联合抗反药物治疗法治疗,笔者认为只要反复仔细观察,采用合理的治疗法,用对药,以更好的推进临床应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联合抗反药物 观察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笔者从中医的角度对本病进行了初步辨析,认为胃气上逆是其主要发病机制,脾胃虚弱是发病基础,肝失流泄,大肠传导失司,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应用补脾益气,和胃降逆枳术汤加味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辨析 枳术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食管反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食管反病内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改变生活方式是胃食管反病的有效的最基本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内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性疾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41例咽喉反性疾病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结论通过药物治疗、饮食宣教、精心护理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百合金汤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萎缩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采用百合金汤治疗,配合局部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对照组16例单采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合金汤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良好。

  • 标签: 萎缩性鼻炎 百合固金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视期间的眼动,不仅包含了来自神经系统的噪声信号,而且包含认知加工的信息,视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也日益引起重视。目的:综述视成分分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分别以“visualfixation,fixationaleyemovement,tremor.drifts,microsaccades”为关键词,利用计算机检索1980至2012年PebMed数据库,并使用Google学术进行相关文献搜索,以及参考相应专著,排除内容重复、无关及缺乏原创性的文献,保留64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视是个体的眼睛保持对准被观察物体的一种现象,伴随有微颤、漂移和微跳视3种眼动成分,它们是维持视知觉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研究者针对视3种成分对视知觉的贡献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防止知觉消退和对视觉系统进行纠错两种观点。目前,研究者通过对眼动速度阈限的估计来分离微跳视成分。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视眼动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及神经活动的记录技术和视网膜固定技术的提高等方面展开,从而加深对视眼动现象的理解。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固视 视知觉 眼动 微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品中铝元素的方法。方法应用ICP-MS技术,直接测定食品中的铝。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在85.3~9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80%。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铝元素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合食品中铝元素的测定。

  • 标签: ICP-MS 食品 消解 铝元素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对30例反性胃炎患者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治愈20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结论可因分型的不同分别伍用健脾、清中、益胃、理气、活血、消瘀、化湿、清热等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高疗效,特点是辨证论治加减灵活,弥补西药治疗方法单一的不足,但也存在辨证允型混乱、用药博杂,且无统一理论的不足。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反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22例患者痛苦减轻,病情好转,4例患者仍继续治疗观察。结论反性胃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且复杂,应采取临床效果显著且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法进行救治。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内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2年2月因锁骨骨折入院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把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加双圈及“8”字绷带等外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应用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达100.0%,对照组优良率为70.8%,P<0.05,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应用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疗效佳。

  • 标签: 锁骨骨折 传统复位 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西帕依龈含漱液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队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利诺凡,研究组使用西帕依龈,对比两组改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牙周探针深度总有效率88%和出血率90%均高于对照组78%和6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斑指数改善情况方面,研究组82%与对照组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西帕依龈含漱液治疗牙周病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 标签: 中药西帕依固龈含漱液 牙周病 菌斑指数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性疾病(LPR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6例咽喉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35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率为76.1%;其中以症状缓解(RSI≤10)为有效,40例有效,有效率为87%。结论详细的询问病史和喉镜的检查对LPRD的诊断非常重要;而RSI和RFS两个量表为本病的初步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用于治疗咽喉反性疾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 RSI量表 RFS量表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检出的胆汁反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0年5月—2010年5月例胆汁反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和胃镜资料,并与同期慢性胃炎进行比较。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内镜检查共2169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性胃炎159例,检出率达到7.33%,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为主,内镜下主要表现为粘液糊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粘膜上可见胆汁淤块,粘膜充血,变脆或糜烂、出血、斑点。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