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该文首先介绍了气流雾化器产品的概况,包括产品管理类别、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等,归纳和分析气流雾化器产品技术审评要点及关注点;可为申请人注册申报气流雾化器时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气流雾化器产品技术审评人员提供审评参考。

  • 标签: 气流雾化器 审评要点 关注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面罩比例辅助通气(PAV)时气流阻塞严重程度对人机同步性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使用ASL 5000机械肺模拟器模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系统顺应性(Crs)为50.0 ml/cmH2O[弹性阻力(Ers)为20.0 cmH2O/L]、气道阻力(Raw)分别为5.0、10.0和20.0 cmH2O·L-1·s-1。吸气时间为1.6 s,呼吸频率为15次/min。Respironics V60呼吸机在压力支持通气(PSV)时输出潮气量(VT)为7.0 ml/kg,PAV通气时流量辅助(FA)设置为5.0、10.0和20.0 cmH2O·L-1·s-1,容量辅助(VA)为20.0~40.0 cmH2O/L,辅助比例为50%。呼气末正压(PEEP)为5.0 cmH2O,后备通气频率为10次/min。收集在系统泄漏量为25~28 L/min时通气参数和呼吸做功的变化。结果随着Raw的增高,PAV通气时需要设置更高水平的VA,才能维持与PSV相近的VT。PAV时的吸气峰流速(PIF)较PSV时稍低,气道峰压(PIP)则略高,呼气峰流速(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气流阻塞的加重,二种通气模式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Td)和吸气至90%PIP的时间(T90%)均显著增大,Raw为20.0 cmH2O·L-1·s-1时吸呼过早切换现象消失,PSV时的切换延迟时间(Cdelay)为(-20.25±7.29)ms,PAV时为(27.63±22.58)ms(P<0.001);二种通气模式下的呼吸做功比(WOBpat/tot)无统计学意义(P=0.179)。结论对于重度气流阻塞患者,PAV通气时中等水平FA联合高水平VA辅助,才能提供与PSV相近的通气支持,人机同步性和呼吸做功也与PSV相近。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通气机,机械 肺通气 人机同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呼气流速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应用特布他林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呼气流速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E、PEF、RQ、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呼气流速,与单用布地奈德相比更具优势。

  • 标签: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哮喘 呼气流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气流冲击法对人工气道患者气囊上分泌物清除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Ovid,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始至2021年8月26日。纳入的研究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对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的质量评价工具,RevMan 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836例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4 h气囊上滞留物吸引量、ICU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长、气道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声门下吸引相比,气流冲击法可降低VAP发生率、增加24 h气囊上滞留物引出量,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长,缩短ICU住院时长。但存在部分结局指标缺乏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始研究,同时部分研究异质性较大,文献质量偏低的缺点。

  • 标签: 声门下吸引 气流冲击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肺通气(OLV)时无呼吸性气流通气(AOI)对患者非通气侧肺泡巨噬细胞(AM)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4岁,体重45~85 kg,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OLV开始时观察组患者非通气侧肺给予3 L/min的AOI,对照组患者非通气侧肺不给予AOI。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即刻、OLV开始后30 min、1 h及2 h时采集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OLV开始后2 h时,留取病灶周边正常的肺组织,进行HE染色并评估肺损伤评分;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AM并测定其凋亡率及细胞内Ca2+和M1型AM标志物ROS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M1型AM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6、TNF-α和M2型AM标志物精氨酸酶1 (Arg-1)和IL-10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pO2、PaO2和OI升高,PaCO2和肺损伤评分降低,AM存活率升高,早期和晚期凋亡率降低,BALF中iNOS、IL-6和TNF-α浓度降低,Arg-1和IL-10浓度升高,AM内ROS水平降低,Ca2+水平升高(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OLV时,非通气侧肺实施AOI减轻非通气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促使AM由M1型向M2型转化,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 标签: 单肺通气 巨噬细胞,肺泡 表型 胸外科手术 无呼吸性气流通气
  • 简介:摘要:现阶段,卤肉制品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而卤肉加工工艺通常是较为复杂的,除了原材料的清洗、煮制外,通常还需要多种香辛料以及防腐剂来延长卤肉制品的保存期限。本文将以卤肉制品常用的防腐加工工艺展开分析,探究其在特定的防腐工艺条件下的防腐效果,以促进卤肉制品行业的健康安全发展。

  • 标签: 卤肉制品 防腐 加工工艺
  • 简介:摘要:酱卤肉是人们比较喜闻乐见的产品,酱卤肉的制作过程包括腌制技术、滚揉技术,卤制技术,杀菌技术和保鲜技术,本文针对此内容展开研究,以便提高酱卤肉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提高肉质品质,改善传统工艺,为酱卤肉的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 标签: 酱卤肉 加工保藏 技术思考
  • 简介:摘要: 目前阶段,肉制品加工最常使用的就是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作为一种加工过程的辅料,被加入到肉制品中,其目的是提高贮藏时间,保持色泽,提高口感等,因此,应用食品添加剂到肉制品中较为常见。添加这种辅料在近几年的肉制品加工以及运输环节尤为明显,可以明显的保证肉制品的质量。但是在添加食品添加剂的过程当中,必须严格的按照法律的要求依法应用,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不可缺的一步。本文主要分析添加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的加工环节的具体过程,通过描述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严格的控制添加的质量和数量,食肉制品的生产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确保肉制品加工环节不会出现问题。

  • 标签: 肉制品 加工 食品添加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鲜地黄加工炮制后新成分含量变化。方法:本研究分别设置了熟地黄、生地黄和鲜地黄样本溶液,并设置各类糖和梓醇作为对照品,对其糖分标准曲线进行绘制,从而确定鲜地黄加工炮制后新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甘露三糖、蔗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经蒸32h、蒸1h、60℃烘干后,其含量显著上升,蔗糖和棉子糖蒸32h后完全消失,果糖在80℃烘干后含量明显上升。鲜地黄蒸32h、蒸1h、自购饮片、80℃烘干、60℃烘干后,其糖类成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鲜地黄中梓醇含量情况:蒸4h(2.21±0.12)%、蒸2h(3.51±0.43)%、蒸1h(3.85±0.66)%、80℃烘干(1.48±0.04)%、60℃烘干(3.85±0.33)%。对照组溶液回收率在98%-102%之间,24h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精密度较好。结论:鲜地黄不同的炮制方法会直接影响其成分,其中,梓醇受到的影响最大,损伤较快。

  • 标签: []鲜地黄 加工炮制 新成分
  • 简介: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西药的引入,让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停滞不前,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不过这种传统的优秀技术不可能沉溺于历史的长河当中,到21世纪,中医药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对于中医药的兴起,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实对于中药和西药,都有各自的利弊,各自的特色,各自的不同。

  • 标签: 中药材 加工 中药药效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前社会,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都非常激烈,一些食品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降低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近年来经常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正确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我国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食品加工 风险因素 安全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典型症状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和限制性兴趣。此外,感知觉障碍也是ASD个体的常见症状。前注意加工是发生在注意之前,无需意识参与的自动化加工过程,反映大脑对环境变化的自动探测能力。研究表明,ASD患者的感觉异常及社会能力障碍可能与前注意加工缺陷有关。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是测量前注意加工能力最常用的指标。ASD个体对非社会性和社会性刺激的前注意加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其中,对非社会性刺激的前注意加工缺陷表现为由单音、语音和视觉刺激诱发的MMN波幅或潜伏期异于正常人。对社会性刺激的前注意加工缺陷表现为由情绪性语音、情绪性面孔诱发的MMN波幅或潜伏期异于正常人。这为寻找ASD个体感知觉障碍和社交障碍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帮助,也为MMN作为ASD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可通过丰富MMN测量范式、采用更多样的社会性刺激来研究ASD个体的前注意加工能力。同时,ASD遗传因素对MMN的影响也可作为关注点之一。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前注意加工 失匹配负波 感觉异常 社会性刺激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某布料加工作坊2020年8月1例职业性化学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与检测。患者因双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就诊,临床诊断双眼甲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取车间现场使用的胶水、溶剂、洗机水、固化剂进行挥发性有机组分定性分析,均检出乙酸甲酯,相对百分比分别为42.56%、66.67%、46.43%、41.63%。判断患者为职业性急性乙酸甲酯中毒,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增加工人职业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中毒 乙酸甲酯 职业暴露 加工作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存活规律,为制定预防病毒通过食品和加工材料传播的防控措施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将病毒培养物接种至常见进口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样本表面病毒核酸载量;使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实验测定病毒滴度,观察病毒存活时间。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病毒半衰期。结果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病毒核酸载量随时间下降,且温度越高病毒核酸载量下降越快。不同种类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病毒存活时间不同,室温条件下,猪肉和车厘子表面病毒存活24 h;其次为带鱼和鲜橙表面。加工材料表面病毒存活时间均较短,小于24 h。4 ℃条件下,病毒在猪肉表面至少存活1周,其次为车厘子和带鱼。-20 ℃条件下,病毒在猪肉和塑料包装表面的活性下降缓慢,8周后病毒滴度仍然较高,而在带鱼和纸板表面的活性下降明显。结论不同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的病毒核酸存续时间和存活规律不同,且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应根据食品、加工材料类型,以及生产环境条件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消毒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食品 加工材料 表面 病毒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式、存储方式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方法:(1)研究四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阴干、晒干、40~50℃烘干、60~70℃烘干)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2)研究四种不同的存储方法(常温保存(重庆市涪陵区夏秋季节温度20-35℃)、阴凉保存(温度10~20℃)、冷藏保存(温度0~-4℃)、冷冻保存(-10~-20℃))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1)研究四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阴干、晒干、40~50℃烘干、60~70℃烘干)的紫苏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8%、0.81%、0.97%和0.83%;(2)研究四种不同的存储方法(常温保存(重庆市涪陵区夏秋季节温度20-35℃)、阴凉保存(温度10~20℃)、冷藏保存(温度0~-4℃)、冷冻保存(-10~-20℃))的紫苏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62%、0.69%、0.76%和0.78%;。结论:兼顾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采用烘干加工方式(40~50℃)和冷藏保存(温度0~-4℃)存储方式既能确保紫苏挥发油含量达到最优,又能最大实现紫苏产品经济效益。

  • 标签: 紫苏 加工方式 存储方式 挥发油含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观念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中医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药饮片是一种中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为基础,采用一套独特的炮制工艺,经中药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剂。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对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以期对我国中药饮片生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加工炮制 中药饮片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深入探索慢性肾脏病患者患病后疾病认知加工的内容和形式。方法 2019年4月到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出主题。结果 患者的认知加工表现为:消极的担心和愧疚、恐惧和自卑、多方面的丧失感,以及积极的自我反思、意义构建、重新评价、思考问题解决方法7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能够识别患者积极和消极的两种认知,减少其消极的疾病认知,并引导患者积极的有目的的思考,促进其积极的疾病认知,进而促进患者良好的心理适应,改善身心健康,提高其远期生活中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认知加工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深入探索慢性肾脏病患者患病后疾病认知加工的内容和形式。方法 2019年4月到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出主题。结果  患者的认知加工表现为:消极的担心和愧疚、恐惧和自卑、多方面的丧失感,以及积极的自我反思、意义构建、重新评价、思考问题解决方法7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能够识别患者积极和消极的两种认知,减少其消极的疾病认知,并引导患者积极的有目的的思考,促进其积极的疾病认知,进而促进患者良好的心理适应,改善身心健康,提高其远期生活中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认知加工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深入探索慢性肾脏病患者患病后疾病认知加工的内容和形式。方法 2019年4月到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出主题。结果  患者的认知加工表现为:消极的担心和愧疚、恐惧和自卑、多方面的丧失感,以及积极的自我反思、意义构建、重新评价、思考问题解决方法7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能够识别患者积极和消极的两种认知,减少其消极的疾病认知,并引导患者积极的有目的的思考,促进其积极的疾病认知,进而促进患者良好的心理适应,改善身心健康,提高其远期生活中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认知加工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烟叶加工工艺过程会对烟叶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烟叶中有害成分的含量产生影响。基于烟叶加工工艺的发展,本研究对烟叶调制、打叶复烤、制丝三个关键工艺环节的降焦减害技术进行了概述,同时展望了未来降焦减害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烟叶 调制 打叶复烤 制丝 降焦减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