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15世纪末,LeonadoDaVinci提出立体定向的构想,19世纪末,Dittmen介绍立体定向术原理和动物试验,Zernov制造出极坐标定向仪,到20世纪初Clark和Horsley设计出三维坐标定向系统,直到1947年Spiegel和Wycis完成有史以来第1次人脑立体定向手术,人类在立体定向手术的前期准备花费了4个多世纪的漫长时间。1946年世界上第1台计算机问世,1979年Brown提出定向仪和CT相匹配,不久定向仪与MRI、DSA、PET结合相继有了报道,1986年Robert介绍了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

  • 标签: 立体定向术 手术进展 脑立体定向手术 立体定向系统 19世纪 定向仪
  • 简介: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实施脑立体定向手术6例,此手术具有定位准,对脑组织创伤少、反应轻、恢复快,取瘤方便、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为病人接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病人,男2例,女4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59岁。右顶叶占位3例,透明隔囊肿1例,右颞硬膜外血肿机

  • 标签: 胸立体定向手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定向遗忘是记忆研究中的重要范式,它代表了人脑对信息主动而成功地遗忘。本文总结了定向遗忘的涵义,探讨定向遗忘的基本研究范式,并就目前的研究结果尝试比较不同研究范式下定向遗忘的产生机制。

  • 标签: 定向遗忘 研究范式 机制
  • 简介:1回顾外放射治疗肝癌已经有50年历史.肝癌放射治疗技术经历了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动条放射、手术定位局部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衍变.此外,放射免疫治疗、内放射治疗也在上世纪80年代后运用于临床.

  • 标签: 肝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公众强烈呼唤着医学道德,神圣的职业,要求医务人员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加强医德建设成为医疗卫生战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培育医院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新路子,也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医院精神 医院文化建设 医德 医风 职业道德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在颅内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立体定向手术,其中脑出血引流8例,脑深部病灶活检5例,脑室穿刺3例,囊性病变抽吸4例.结果20例立体定向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活检均证实为胶质瘤,另12例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其余3例继续专科治疗.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立体定向手术 微创手术 脑部病变
  • 简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病人,男13例,女7例.年龄34~65岁,其中50岁以上16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6例,破人脑室2例,脑皮质下2例,出血量在40~100mi左右.意识障碍程度:深昏迷16例,浅昏迷4例,病人大部分有程度不等的失语、偏瘫、四肢抽搐和尿失禁等.2手术方式20例病人均采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方法,手术在单纯局麻下进行,先安装立体定向仪框架进行CT扫描确定血肿大小方位及层面,一般取额顶入路手术,定位后获得xyz数值后,相应移至定向仪XYZ轴上.

  • 标签: 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穿刺引流 手术方式
  • 简介: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能取得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相同的生存率,对于局部控制来说,结果有冲突。全脑放疗较局部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手术)减少颅内新发病灶。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颅内治疗病灶外以及颅内总体复发率均增加,而且联合全脑放疗不增加认知功能损伤。对于1-3个脑转移瘤患者,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生存好于单纯全脑放疗。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较全脑放疗能改善局部控制,并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KPS评分。对于单发脑转移灶,联合治疗有生存获益。但2个及2个以上的脑转移灶是否有生存优势,尚有争论。对于多发脑转移瘤、KPS〈70分的患者联合治疗能改善生存。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和手术联合全脑放射治疗两组无生存差异。

  • 标签: 肿瘤 脑转移 立体定向外科 放射治疗 手术
  • 简介:近年来,伽玛刀、X刀、光子刀等新名词频频见诸报端,在给很多肿瘤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不少困惑.很多病人的家属对这刀那刀存在种种认识误区.我们想借此短文,和他们进行粗浅的交流和沟通.

  • 标签: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疗 X刀 肿瘤患者 光子刀 病人
  • 简介:脑立体定向手术属于微侵袭性神经外科手术范畴。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大、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主要用于深部小型病灶活检,血肿抽吸、金属异物取出、介质内放射以及某些功能神经外科的核团靶点毁损等。我科于L995~1999年行脑立体定向术29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脑立体定向术 护理 神经外科 治疗 血肿
  • 简介:摘要我军定向越野与运动训练的起步较晚,在训练中很多缺乏系统、正规以及科学的体系,难免会出现伤害。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与竞赛自身的需求出发,通过研究军事定向越野与运动操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活动,继而可以防止与避免士兵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促进我军军事定向越野与运动的深入发展。

  • 标签: 定向越野运动 损伤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定向遗忘是指由主试的“遗忘”指令所引起的记忆内容的受损,强调个体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情绪对定向遗忘的影响主要受情绪材料、个体情绪状态、人格特质和个体经历等方面的共同作用。本文从情绪材料、情绪状态、特殊人群和以往研究不足与展望四个方面分析概括,主要目的是让人们对定向遗忘和情绪相关的研究有更多的了解,为国内外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 标签: 情绪 定向遗忘 研究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在精确定位切除颅内小病灶时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仪手术计划系统,对28例颅内小病灶行术前精确定位后,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病灶.结果直视下全切除小胶质瘤10例,转移瘤5例,脑膜瘤4例,结核瘤3例,脑脓肿4例,金属弹头2例.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引导并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颅内小病灶,具有定位精确,手术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

  • 标签: 立体定向 小病灶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有病理组织学证实的4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技术治疗,观察其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计划治疗野数6~8个,单次计量3.6~6Gy,2~5次/周,照射总剂量40Gy~60Gy。治疗计划中≥90%的等剂量面包绕PTV,平均肝脏剂量均小于25Gy,V30Gy(接受≥30Gy剂量照射的正常肝百分体积)均小于30%。结果45例肝癌病人包括门脉癌栓21例均入组研究。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6例,一年生存率68%,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结论SRT技术可靠、安全,对于原发性肝癌有助于提高肝癌局部和区域性控制,进而显著提高病人生存率。

  • 标签: 肝脏肿瘤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
  • 简介:目的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pS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用FSR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18例(初治者8例,复发者10例).初治患者先行常规外照射40~50Gy,再行FSRT补量照射至75~80Gy.复发患者均行FSRT照射以85%~9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周边.结果初治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并全部存活,中位生存期9mo.复发患者中2例因肿瘤广泛侵犯症状无改善外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存活3例,中位生存期6mo.结论FSRT技术是治疗鼻咽癌的一种全新的途径,它提高了肿瘤的局控率并降低了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鼻咽癌 常规外照射
  • 简介:当前,我国的医院管理已逐步进入了以患者满意度、忠诚度、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中心内容的品牌经营时代。创建品牌医院、经营医院品牌已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医院之间的品牌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培育医院品牌,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每一位医院管理者思考与探讨。

  • 标签: 医院 品牌建设 患者满意度 医疗卫生行业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立体定向术治疗的11例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难治性强迫症7例,抽动秽语综合征3例,双相情感障碍1例。分析手术前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脑白质纤维束变化及脑葡糖代谢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病人的各量表分值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无严重并发症。大脑MRI弥散张量成像显示内囊前肢的横行纤维被毁损,大脑18F-FDGPET显示眶额皮质、运动区、运动前区、基底核、丘脑和边缘系统的高代谢区在术后明显降低。结论立体定向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精神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内囊前肢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