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独立民办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本文就我国目前独立民办学院学生人格特征加以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法。

  • 标签: 独立民办学院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特征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以进一步为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广的思路。方法采用由龚耀先主持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对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外向不稳定类型中男、女生在各自个体中所占比例,女生高于男生;而内向不稳定类型中,男生高于女生。外向稳定性中,在各自个体中所占比例,不同性别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发展双性化人格模式,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标签: 人格特征 性别差异 大学生
  • 简介:摘要本文以R.B.卡特尔编制的16PF问卷做工具并辅助以访谈方式对高职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学生相比,学生干部在16种人格因素上综合表现出较强的主动与控制的协调及平衡能力、较好人际交往素质及较强的思维能力;在次级人格因素上表现出适应性强、高外倾而少感情用事与怯懦的特点;在新环境中善于学习,而在心理健康、创造力两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建议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学校干部的队伍中来,让学生有一定的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让他们在管理自己与管理同学当好老师助手的过程中有创新、树信心,从老师的期待中不断获得良好自我形象健康成长。

  • 标签: 高职学校 学生干部 普通学生 人格特征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traumaquestionnaire,CTQ)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精神科接受检查的大学生100名进行调查,随机将大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研究组经历过早期应激,对照组未经历过早期应激,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大学生儿童时期虐待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格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有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应激对大学生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早期应激 大学生 人格影响 相关性
  • 简介:为探讨大四学生特质与择业效能感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与择业效能感问卷对7所院校450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四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显著,择业效能感的来源主效应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外倾性人格特质与择业应对、择业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精神质与自我了解、职业信息获取维度以及择业效能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外倾性、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对择业效能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 标签: 人格 择业效能感 学生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学生状况,为护理本科学生教育与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中南大学护理学院2000~2004级本科护理学生共200人为研究样本,采用16PF人格因素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0名护理本科学生中H敢为性、E兴奋性、Q4紧张性评分7分以上者占40%以上,G有恒性、L怀疑性、C稳定性评分低于4分者达30%以上。结论护理本科学生整体人格特征呈高敢为性、高兴奋性、高紧张性、低有恒性、低怀疑性、低稳定性的趋势。

  • 标签: 人格 人格特质 护理本科学生
  • 简介:目的调查与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格特质状况。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量表。对405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情绪的稳定性高于平均值22分;②在男女之间。文科与理科之间和大一与大二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心理教育应该考虑到性别,文理科及年级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 标签: 民办高校大学生 理科 文科 心理教育 健康人格 人格特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3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总体幸福感与神经质因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内外向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总体幸福感虽然与精神质因子存在负相关,但相关并不显著。因此,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内外向和神经质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最为密切,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特质与暴力攻击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和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对中学生施测,对人格和攻击性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被试人格问卷得分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②人格与攻击性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③回归分析表明,人格对攻击性的回归效应达到显著,是预测攻击性的良好指标。结论中学生特质与暴力攻击性相关显著,能有效预测个体的暴力攻击性。

  • 标签: 暴力攻击性 人格特质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相应问卷,采取集合式对包头市3所大学一年级178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及父母养育方式相关分析,了解对人格的影响.结果"人格诊断量表"总均分为29.81,人格偏离阳性率为17.1%,重度人格偏离阳性率为3.7%.相关分析显示:人格偏离得分与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偏爱呈正相关,与父母情感呈负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专业、家庭情况、父母关系是影响大学生的因素.结论大学生偏离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家庭一般情况及父母关系均是人格偏离形成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大学生 人格偏离 养育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学生人格特质特点以及分析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特点,为探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问卷对福建医科大学139名19-22岁部分在校生进行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倾向内向、情绪倾向不稳定和高精神质的大学生消极应对倾向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个性的大学生(P<0.05);医学生特质不同在面临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结论性别与大学生的应对倾向无关,情绪稳定性高、倾向外向、精神质低的个体更倾向于采用积极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

  • 标签: 医学生 人格特质 压力应对方式 相关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成人大专生的个性特征。方法:整群随机抽取500名入学新生,采用16PF进行研究。结果:医学成人大专生与常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分别比较,个性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别。结论: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医学成人大专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心理辅导工作。

  • 标签: 医学 成人大专生 人格特征 个性特征 心理辅导
  • 简介:目的了解河南省师范文科毕业生人发展状况.方法对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师专三所学校文科系毕业班的同学进行随机量表调查,运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结果师范文科生人发展总体上处于中等范围,男女生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本科师范生与专科师范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师范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可忽视。

  • 标签: 范文 师范学院 文科生 人格发展 中等 毕业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五因素、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陕西省西安市分别选取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以及文科类院校各一所,共调查885名大学生,使用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生活事件问卷(life event questionnaire)、青少年自杀倾向问卷(scale of adolescents' suicide tendency)进行调查,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检验人格五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影响。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性别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03,t=-0.96,P>0.05),人格五因素中的责任心(β=-0.12,t=-4.06,P<0.01)、神经质(β=0.24,t=7.54,P<0.01)、宜人性(β=-0.15,t=-3.65,P<0.01)、外向性(β=-0.27,t=-8.56,P<0.01)、开放性(β=-0.12,t=-3.38,P<0.01)对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关系调节作用显著。高责任心、高宜人性、高外向性和高开放性对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的关系具有保护作用,高神经质是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关系的危险调节因素。结论大学生五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倾向关系密切,人格五因素对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人格五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倾向 调节效应
  • 简介:为了解我院2008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切掌握新生心理特点,及时发现新生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并有针对性地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我们对新生统一进行了大学生问卷(UPI)调查。结果显示2008级大部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11.2%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强迫偏执倾向、交往障碍、情绪消沉不稳定、神经衰弱倾向以及躯体症状等方面。男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但男女生心理问题表现各有偏向。此次调查提示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男女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措施。

  • 标签: 人格 心理学 教育 大学生人格问卷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生人心理素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就业质量自评等级量表,要求352名大学毕业生自评就业质量,并接受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中的12个人格因素和6个次级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适应与焦虑型(X1)、敏感性(I)、紧张性(Q4)对就业质量方差的解释率达75.4%;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Y2)、恃强性(E)能解释就业质量自评低得分,解释率达48.5%;心理健康因素(Y1)、怀疑性(L)、怯懦与果断型(X4)能解释就业质量自评中等得分,解释率达89.9%;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能解释就业质量自评高得分,解释率达39.1%。结论大学毕业生的恃强性(E)、敏感性(I)、怀疑性(L)、紧张性(Q4)、适应与焦虑型(X1)、怯懦与果断型(X4)、心理健康因素(Y1)、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等人格心理因素封就业质量有颗着影响。

  • 标签: 就业质量 大学毕业生 得分 专业 自评 人格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医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方面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方式问卷(CSQ)、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96名在校的医学生进行测试,比较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及相关性。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医学生特征的形成、采取何种应对方式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医学生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父母养育方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师范院校本科新生的调查,了解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干预措施,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对577名深圳大学的师范本科新生进行测试,用SPSS14.0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师范大学男女新生内外向(E)量表分高于国内常模,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性(L)量表分低于常模;男女新生的精神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内外倾向性、掩饰性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来源学生与城镇学生在内外倾向性和掩饰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理科、文科和艺术类新生除内外倾向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它因子无差异。结论应高度重视师范生的个性培养,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干预机制。

  • 标签: 新生 人格 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