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者男,52岁,因“劳累后呼吸困难2个月,发现皮肤结节1个月”于2016年5月就诊我院,皮肤结节病理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淋巴结病理符合结节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肤结节缩小消失,但纵隔淋巴结进行性增大,经验性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吸收,最终诊断结节病合并结核感染可能性大,抗结核疗程18个月,随访5年病情稳定。

  • 标签: 皮下结节 淋巴结肿大 结节病 结核感染
  • 简介:摘要肝部胆管癌(HCCA)是肝胆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HCCA是最常见的胆管癌类型,具有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HCCA无特定的标志物,其术前诊断和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国内外就HCCA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HCCA的疗效有所改善。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术前引流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放化疗等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存。其中,术前放化疗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可选择的术式从传统的胆管切除术及肝切除术衍生出其他复杂的术式。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HCCA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CCA的诊断和多模式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诊断 治疗应用 肿瘤分期 肝门部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旋冬酰胺酶与培冬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LL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培冬酶治疗,B组采用左旋冬酰胺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铁蛋白(SF)、血沉(ESR)、乳酸脱氢酶(LDH)]、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4.23%,49/52)与B组(88.46%,46/5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SF、ESR、LDH、MVD、VEGF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冬酰胺酶和培冬酶治疗ALL患儿,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培冬酶可进一步调节血生化指标表达,强化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早期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预后较差。近年来,肝部胆管癌的治疗已取得进步,但仍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全疾病周期管理对改善肝部胆管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全疾病周期管理是指包括疾病诊断、术前评估及准备、手术方案制定实施、辅助治疗及随访等全程化科学管理。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肝部胆管癌全疾病周期管理各阶段中的进展并分享笔者团队在肝部胆管癌诊疗过程中的经验。

  • 标签: Klatskin肿瘤 全疾病周期 管理
  • 简介:摘要肝部胆管癌是临床最常见的肝外恶性肿瘤,占胆管肿瘤的50%~60%。目前,根治性R0切除是早期肝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其早期病变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外科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不超过25%。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胆管癌患者可在新辅助治疗降期后再行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其术后的复发率可达50%~70%,癌种容易侵犯微血管、淋巴血管、周围神经以及肝浸润,是胆道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因此,肝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围术期处理、术前充分精准分期评估、术中规范切除、术后辅助性治疗,对提高其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胆管肿瘤 诊断 治疗应用 肝门部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2022年第二季度门诊300张电子处方点评分析,探究我院门诊电子处方存在的不合理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门诊电子处方合理率。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处方点评软件抽取处方,抽取方法为每月的第一张电子处方开始抽取,处方间隔为100,每月抽100张处方,共抽取2022年第二季度电子处方300张。结果 2022年第二季度抽取的300张电子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0张,占总处方比例为6.67%。不合理处方的类型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适应症不适宜等 结论 我院2022年第二季度门诊300张电子处方合格率为93.33%,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仍需要加强处方监管工作,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 标签: 处方点评 处方合理率 门诊电子处方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中国健康产业的基础行业之一,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中国拥有近1.6万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达到90%以上。在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中,美国的行业销售收入约占比达39%,中国约占4%。行业分散、中小型规模为主是中国现阶段医疗器械企业行业的重要特点[1],也是限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向高端转移的瓶颈之一。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陆续颁布实施,开启了医疗器械行业监管趋严、政策推动产业升级、行业整合与集中化的发展新阶段。然而,医疗器械研发团队多学科交叉、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等特点给研发团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新形势下医疗器械企业研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医疗器械研发团队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日渐成为限制企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腹侧肝脏切除手术处理复杂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肝腹侧肝脏切除手术治疗的8例复杂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行ⅣB段部分切除5例,ⅣB段+Ⅴ段部分切除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住院死亡,1例出现膈下感染、腹腔积液,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和腹腔穿刺引流后治愈。术后随访时间5~90个月,所有患者疗效评估均为优。术后胆管造影及MRI复查未见肝内胆管狭窄。结论肝腹侧肝脏切除可充分显露一、二级胆管,有效处理复杂的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建立通畅的胆肠引流通路。

  • 标签: 胆管 医源性疾病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培冬酶化疗后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例培冬酶化疗后胰腺假性囊肿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发病年龄9.5(5.8,13.0)岁,培冬酶总使用次数为2.5(2.0,3.5)次,最后1次应用培冬酶至出现胰腺炎时间为11.0(9.0,17.2)d,腹痛是胰腺炎最主要的表现(6例)。发生胰腺炎至发现胰腺假性囊肿的时间为42.5(35.0,129.5)d。6例患儿发现胰腺假性囊肿时均无临床症状,予保守治疗,有1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间断进食后腹胀或恶心。6例患儿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增大。有3例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壁穿刺引流术,术后10 d至4个月囊肿消失;3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术,其中有1例因胰管狭窄引流未成功,行外科手术治疗,另外2例分别在术后1、3个月囊肿消失。有1例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患儿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对症治疗后好转,余5例未见并发症。结论儿童培冬酶化疗后胰腺假性囊肿病程初期可能没有症状,要结合培冬酶化疗史、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没有症状的假性囊肿首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假性囊肿增大,要根据囊肿与主胰管是否相通选择不同方式的内镜治疗。

  • 标签: 胰腺假囊肿 儿童 培门冬酶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已被临床医务人员广泛地接受并应用,近年来在肝胆胰外科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肝部胆管癌是肝胆胰外科较为复杂的手术之一,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相对手术风险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为推进加速康复外科在肝部胆管癌术后患者的应用,本文以相关的文献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术后多模式镇痛、早期活动、饮食、引流管管理、出院和随访等方面入手,系统介绍了肝部胆管癌术后加速康复的措施和经验,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肝部胆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并促进其早期康复。

  • 标签: 胆管肿瘤 康复 手术后医护 肝门部胆管癌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 要: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多继发于脉高压患者,其致残率以及死亡率比较高,可能导致二次出血等情况,需要实施科学治疗方案。现阶段,EGVB的临床疗法多样,缺乏统一标准。生长抑素能够抑制内脏组织的血流量,对于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加快止血速度。精氨酸加压素(AVP)对于胃食管的血流量具有减少作用,可以预防内脏缺血,β受体阻滞剂(NSBB)能够减少二次出血情况,但无法改善静脉曲张病变。除以上药物治疗方法外,介入手术可以作为补充疗法缩短患者病程,降低疾病凶险性。此外,内镜下治疗被广泛用于该病患者,其具有微创性,止血效率较高。基于上述观点,本文综述脉高压EGVB患者的治疗进展,以此指导相关治疗工作。

  • 标签: 门脉高压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内镜下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高血压药品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销售信息系统获取门店2019-2021年店高血压药品使用数据,对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序号比(B/A)、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来,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缬沙坦片用量逐年增加,其余高血压药品用量较为稳定,销售金额与使用人次同步性较好,与门店的临床实际情况相符合。进口降压药用量较小,使用频度也低。三年内高血压药品的DCC值未发生明显变化,日均费用相对稳定。结论:门店高血压药品品种规格稳定,能满足临床需求,用量平稳,且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 简介:摘 要: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多继发于脉高压患者,其致残率以及死亡率比较高,可能导致二次出血等情况,需要实施科学治疗方案。现阶段,EGVB的临床疗法多样,缺乏统一标准。生长抑素能够抑制内脏组织的血流量,对于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加快止血速度。精氨酸加压素(AVP)对于胃食管的血流量具有减少作用,可以预防内脏缺血,β受体阻滞剂(NSBB)能够减少二次出血情况,但无法改善静脉曲张病变。除以上药物治疗方法外,介入手术可以作为补充疗法缩短患者病程,降低疾病凶险性。此外,内镜下治疗被广泛用于该病患者,其具有微创性,止血效率较高。基于上述观点,本文综述脉高压EGVB患者的治疗进展,以此指导相关治疗工作。

  • 标签: 门脉高压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内镜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B超对于肝硬化脉高压疾病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于2019年6月1日~2022年5月1日研究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其中肝硬化脉高压患者60例,非肝硬化脉高压患者60例,均接受电子胃镜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腹部B超诊断,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诊断后,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与腹部B超诊断并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诊断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诊断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脾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脉高压疾病诊断中采用腹部B超诊断效果好,诊断结果接近胃镜检查结果,并且能够依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脾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关系,判断患者病情,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腹部B超诊断 肝硬化门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肝硬化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针对80名接受肝硬化脉高压症脾切除术的病人进行研究。同时以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出现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成功率
  • 简介:摘要:微创手术已成为骨科创伤中重要的一项概念。关节镜作为骨科重要的微创技术,在关节周骨折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骨折治疗期间取出内固定物时关节镜微创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中肢体长骨骨折的钢板螺钉取出操作均需通过关节镜微创技术进行,不过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骨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临床主要将关节镜微创技术应用于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治疗,并获得理想效果。此手段患者创伤小,并且术后可快速恢复,故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1,2]。不过关节镜微创技术还是以治疗为主,无法将患者远期关节功能改善,还需要结合骨科运动医学来帮助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等提高。对此,本文主要针对性分析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纳入100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同期在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佐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54岁,因"中上腹部疼痛1 d"入院。全腹部增强CT:胆总管上段、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上段软组织影,考虑肿瘤。门诊拟"胆管肿瘤"收入院。患者入院后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肝部胆管肿瘤切除+肝部胆管整形+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肝血管瘤切除术。术后诊断:肝部胆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尚可,于术后5 d康复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冬酰胺酶(ASP)相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发生ASP相关CVST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凝血功能、影像学特点、ASP的种类、治疗及转归等信息。结果8例CVST患儿均为男童,其中ALL 6例、LBL 2例,发病年龄5~15岁。6例发生在初次诱导缓解阶段。首发表现为癫痫大发作7例。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显示均有上矢状窦血栓,合并脑出血5例。8例患儿D二聚体均增高。治疗上,3例患儿接受机械取栓+溶栓联合抗凝治疗,3例单纯抗凝治疗,2例未抗凝治疗。随访3个月MRV显示除2例未抗凝治疗患儿血栓部分吸收外,其他患儿血栓基本全部吸收,机械取栓+溶栓术联合抗凝治疗患儿血栓吸收最快。1例患儿死于ALL早期复发,7例存活患儿后续应用ASP无CVST反复或加重,除1例遗留左上肢肌力减低,余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ASP治疗相关CVST多发于大龄男性患儿,总体预后良好,好发于初次诱导缓解期,多以癫痫大发作为首发表现,上矢状窦为常见血栓部位,磁共振成像联合MRV可协助准确诊断,及时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机械取栓+溶栓可快速再通血管。

  • 标签: 天冬酰胺酶 儿童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细金属支架治疗肝胆管恶性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2021年6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消化内科根据影像学或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诊断为Bismuth Ⅱ型以上肝胆管恶性狭窄的30例患者,使用超细推送系统金属支架,采用同步并行置入法置入胆管双侧金属支架。分析其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0%(30/30),临床成功率为93.3%(28/30),操作时间(55.7±20.7)min,金属支架置入时间(28.3±18.2)min。早期不良事件包括轻度急性胰腺炎2例和胆管炎5例。支架半数通畅时间为243 d(95%CI:186.6~299.4 d),患者半数生存期为237 d(95%CI:149.0~325.0 d)。晚期胆管炎发生率为36.7%(11/30)。14例患者出现支架失效,其中5例接受内镜下再介入。双侧金属支架腔内再置入支架技术成功率为4/5,操作时间为(49.8±6.9)min。结论内镜下同步并行放置双侧超细金属支架治疗肝胆管恶性狭窄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肝门胆管肿瘤 支架 自膨式金属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