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富天冬酰胺蛋白(NRP)对拟南芥辐射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野生型(WT)、NRP过表达型(Pro35S:NRP-GFP)、NRP突变型(nrp) 3种拟南芥种子,分别分为照射组(120 Gy γ射线照射)和对照组(不照射)。(1) 3种基因型拟南芥种子培养至第3天进行照射,照射后继续培养至第7天,统计各组根长。(2) 3种基因型拟南芥种子于MS培养基中培养至第7天进行照射,照射后分别移栽至基质土中继续培养至第30天,观察各组植株的生长和形态。(3)WT拟南芥种子培养至第7天进行照射,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WT植株中NRP和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2(PARP2)2种基因在照射前后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4)Pro35S:NRP-GFP拟南芥种子培养至第7天进行照射,分别于照射后不同时间取幼苗进行荧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辐射导致WT和nrp幼苗的根长缩短,分别为(2.73±0.43)cm和(1.31±0.53) cm,与对照组[(4.56±0.41) cm和(2.89± 0.60) c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12、6.490,均P=0.000 );而Pro35S:NRP-GFP幼苗的根长在照射前后无明显差异[(3.01±0.34) cm vs. (2.96±0.34) cm,t=0.253,P=0.801]。(2)辐射导致WT和nrp幼苗植株的发育不良、生长受限,其中株高和莲座叶直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61~12.250,均P=0.000 ),而Pro35S:NRP-GFP幼苗植株则维持正常形态。(3)辐射导致WT植株中NRP和PARP2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7、7.776,P=0.002、0.000)。(4)Pro35S:NRP-GFP幼苗在照射后各时间点均出现NRP入核现象。结论NRP可能对拟南芥辐射抗性的发挥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植物辐射抗性靶点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拟南芥属 辐射耐受性 富天冬酰胺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SNS基因变异致天冬酰胺合成酶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分泌儿科收治的天冬酰胺合成酶缺乏症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分析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变异筛查,结合先证者表型,确定候选基因的致病位点,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其父母及其他家系成员进行变异位点验证。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收集已报道的ASNS突变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先证者,女,4月龄时就诊,3月龄左右出现反复惊厥发作,查体发现患儿小头畸形,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视频脑电图检查为广泛性中-高波幅棘慢、尖形慢波。外显子测序发现ASNS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1211G>A(p.R404H)、c.1643C>T(p.S548F);c.1211G>A为已知致病变异,c.1643C>T为新变异,未见文献报道。先证者弟弟,2月龄时就诊,1月龄时出现抽搐,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视频脑电图检查为双侧后头部为主多灶及广泛性棘波、棘慢波、快波发放。Sanger测序发现与先证者相同的ASNS复合杂合变异。2例患儿均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分别于7月龄及6月龄时死于惊厥持续状态。结论本研究有助于对此疾病临床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发现1个ASNS基因新的致病变异,丰富了ASNS基因变异谱,为临床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天冬酰胺合成酶缺乏症 ASNS基因 小头畸形 癫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具有比ESBLs酶更广的水解底物谱,能有效水解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且不被克拉维酸抑制.携带编码AmpC酶基因质粒具有可转移性,导致耐药性广泛传播.本文就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的发现、流行病学特点、酶基因特点、药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质粒介导 AMPC Β-内酰胺酶
  • 简介: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了β-内酰胺,新的抗生素不断问世,助长了更多的β-内酰胺产生,本文就β-内酰胺的最新分类、结构特征及分子基因基础作一介绍.

  • 标签: Β-内酰胺酶 分类 抗生素 耐药性 基因突变
  • 简介:以16种β-内酰胺抗生素对临床分离产酶株(克氏肺炎杆菌2株、大肠杆菌1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和6种标准产酶株(TEM5、SHV4、PSE3、OXA5、D31、K1)进行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测定.结果显示:1.均对头孢唑啉(CEZ)、头孢哌酮(CPZ)耐药(MIC分别≥32、64mg/L).2.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的相对水解率(RR)均较高,而染色体介导的D31、K1酶对头孢类水解作用较强.

  • 标签: 克氏肺炎杆菌 鲍曼 头孢三代 药敏试验 青霉素类 产酶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改善抗生素产酶耐药,近年来成功开发出β-内酰胺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从而拓展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抑菌谱,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β-内酰胺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 标签: β-内酰胺酶抑制药 复方制剂 抗生素 细菌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金属β-内酰胺的可靠方法。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8株及产IMP-1金属争内酰胺标准株一株,分别采用纸片增效法和双纸片协同实验检测金属酶表型,比较其结果。结果和结论:纸片增效法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而纸片协同法是相对可靠的检测金属酶的方法。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
  • 简介:摘要酥油为藏族食品之精华,类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但是,酥油从原料收集、生产、产品贮存及流通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目前,国内外对动物性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致病菌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报道较多,对牛奶、及乳制品相关的检测报道也较多,但未见酥油中β-内酰胺检测及分子分型方面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就酥油中病原微生物的概况、酥油中β-内酰胺检测、分子分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酥油 病原微生物 &beta -内酰胺酶 分子分型
  • 简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具有广谱抗菌潘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然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主要为病原菌产生BLA,约占80%,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旧目前认为克服产酶菌耐药的手段主要有两个,寻找能抵抗BLA水解的抗生素或者发展特异性BLA抑制剂与β-内酰胺抗生素联用,使β-内酰胺抗生素免遭酶的水解,发挥其应有的抗菌活性。

  • 标签: Β-内酰胺酶 抑制剂 耐药性 青霉结合蛋白 氨基酸序列 基因调控模式
  • 简介:<正>分析由产ESBLs细菌引起院内感染因素。结果:2000-2001年间由产ESBLs细菌引起医院感染共35株,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17株占48.57%,大场埃希菌9株占25.71%,阴沟肠杆菌8株占22.86%,粘质沙雷菌1株,占2.86%,研究发现,入住ICU病房先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及长期住院与此菌感染密切相关。提示产ESBLs细菌发生的院内感染日益增多,多见于长期住院、入住ICU病房、先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表2参5(

  • 标签: 超广谱 细菌感染 阴沟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院内感染 粘质沙雷菌
  • 简介:目的: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在肠杆菌科中流行情况;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对临床送检各类标本分离的456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检测;结果:456株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91株,检出率为19.96%。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ESBLs流行较严重,其中阴沟肠杆菌检出率最高达45.65%,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液化沙雷氏菌、产酸克雷伯氏菌,检出率分别为30.19%,27.59%,19.23%,17.39%;结论:ESBLs在肠杆菌科流行严重,分布广,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为主要流行菌株。

  • 标签: 肠杆菌 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生素 医院感染 ESBLS
  • 简介:选用β—内酰胺明显升高的耐药阴沟杆菌。用透析方法分析β—内酰胺与对酶稳定抗生素氨曲南和对酶不稳定抗生素头孢盂多的相互作用过程,以研究酶介导的细菌耐药机制。酶活性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药物浓度用微生物法检测。结果表明,对头孢盂多,耐药株酶提取物在透析过程中可使之迅速降解为0,说明产酶株对头孢盂多的耐

  • 标签: 内酰胺酶 阴沟杆菌 耐药机制 药物浓度 透析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3 a中呼吸科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总检出率为36.7%(94/256),2.2 产ESBLs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中介归于耐药) 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研究呼吸科肺炎克雷伯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菌株的检出率

  • 标签: 克雷伯菌 内酰胺酶检测 检测相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临床上分离到一株大肠杆菌HX88108,该菌对头孢哌酮等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前期实验表明此菌含有四个不同分子量及耐药性的质粒(PFC、PFT1、PFT2、PFT3),并获得了具有这四个质粒的四株转化菌。本文首先用Nitzocefin法检测到EcoliHX88108及其四株转化菌都能产生β—内酰胺对头孢哌酮等四种头孢菌素的稳定性实验显示四个粒所编码的β—内酰胺对四种头孢菌素的水解率及水解扫描光谱各不相同。表明它

  • 标签: 内酰胺酶 质粒编码 耐药大肠杆菌 头孢哌酮 前期实验 内酞胺
  • 简介:为探讨烧伤创面产β内酰胺(beta-lactamases,BLA)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笔者对1999年1月~2003年6月本单位烧伤患者创面分离的213株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标签: 烧伤创面 耐药性分析 Β内酰胺酶 细菌 BLA 烧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