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输血事业的跨越发展,采供血机构在为医疗健康服务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医疗废物。其中包含危险性极高的感染性医疗废物,也包含非感染性医疗废物。因此,规范血站医疗废物处置管理,通过落实措施,改变血站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血站领导、医务人员不容忽视的内容。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改善社会环境、血站环境卫生污染状况,而且关系到血站医务人员、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重要的是关系到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污染血液病原微生物流行传播疾病。通过加强控制及监督治理,严格监管,规范处理,切断环境污染的途径,有效地防止污染源传播疾病,确保社会环境质量安全。

  • 标签: 血站医疗废物感染管理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风险的处理对策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将2011年至2012年在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12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处理和采取防范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集中于病人、医护技术与用药因素以及隔离消毒等方面。结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风险 措施
  • 简介: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由德国病理学家Borrmann[1]于1926年提出,最初版本分为4型,各型描述的形态基本上涵盖了内镜所见和手术切除标本的形态,主要根据肿瘤生长的方向、肿瘤界线是否清楚和是否弥漫性浸润等因素进行分型.Borrmann分型业已运用于上消化道钡餐和内镜检查对病变的描述,远东地区和德国使用最为普遍.该分型与组织学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即分化程度较高的乳头状或管状腺癌多为Borrmann1、2型,分化程度较低的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多为Borrmann3、4型,因此,Borrmann分型与胃癌预后也有相关性,当今仍然被广泛采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空采血常见的问题及应急处理措施。方法对临床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血的优点、缺点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并进行操作方法的改进。结果避免了采血引起血液标本不合格及血污染等现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护了操作人员,减少了感染机会。结论护理人员采用规范安全、准确可靠的采血方法,可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证医患双方的安全,提高血标本的质量。

  • 标签: 真空采血 问题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路结石的诊断与处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有剧烈的腰部及下腹部疼痛、血尿及消化道症状。采用B超结合临床表现,全部确诊。其中肾结石8例,膀胱结石7例、输尿管结石15例。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及体外碎石,使患者疼痛消失。结论影像学结合临床表现是诊断尿路结石的主要方式,一旦确诊应该积极治疗。

  • 标签: 尿路结石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EA,emergenceagitation;emergencedelirium)的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施行全身麻醉术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32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32例患儿中,因伤口疼痛引起的8例,因不能耐受导管刺激的10例,不能耐受导尿管的9例,其他原因5例。结论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很多,掌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病原因和危害并进行妥当处理,可明显减少躁动的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围麻醉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乱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对小儿身体的损伤,指导小儿家属合理安全的运用抗生素,并探讨所引起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通过临床小儿乱用抗生素引起的不适症状与脏器损伤等实际情况分析讨论。结果小儿乱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而且脏器损伤比较常见,应加强小儿临床抗生素运用的监督工作,禁止无处方销售抗生素的行为,提高家长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运用抗生素。讨论抗生素作为感染性病变的治疗与预防药物,在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而且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不良反应与毒性反应也比较多,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很容易导致身体的损伤。小儿的肝肾功能还发育不全,对抗生素运用的要求比较高,主要表现在剂量、用法、药物的毒性等方面,严格控制小儿家属自行选择抗生素的行为。严格控制小儿抗生素的运用剂量与方法是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关键,建议医疗机构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小儿抗生素的管理,保证小儿运用抗生素的安全

  • 标签: 小儿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外来器械的质量管理。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处理外来器械5335台,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原因分析,对采取了相应对策。结果使处来器械的处理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流程。结论规范和完善外来器械管理势在必行。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医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因素和处理对策。结果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和医院内环境以及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有关;下呼吸道感染39例(34.82%)、上呼吸道感染31例(27.68%)、泌尿系统感染26例(23.2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6例(14.29%)。结论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治疗,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消毒,强化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是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重要举措。

  • 标签: 神经外科 医院内感染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意识障碍的急救,分析原因,为临床及时正确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提供帮助。方法收集15例并发意识障碍的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意识障碍的处理、并结合文献深入分析其原因及采取护理对策。结论透析中发生昏厥来势凶猛,要及时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充分诱导透析,合适的脱水速度是预防并发意识障碍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意识障碍 临床处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胆漏的常见原因及相关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至2011年10月肝胆外科手术中12例并发胆漏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2例并发胆漏患者,其中8例患者行常规的引流10-20天痊愈,3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再次置管引流,15-30天后治愈,1例弥漫性腹膜炎采取再次手术引流患者30天痊愈。结论充分引流是治疗胆漏的关键。

  • 标签: 肝胆外科手术 胆漏 原因分析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病人恢复常见的并发症及有效的处理对策;确保全身麻醉患者安全恢复。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进行全身麻醉的2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6例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占99.3%,2例患者转入ICU,占0.7%。术后寒颤13例(4.9%)、术后恶心呕吐9例(3.6%)、循环不稳定16例(6.0%)、苏醒推迟2例(0.7%)、低氧血症13例(4.9%)。结论全麻患者术后2小时内是发生意外和并发症的高峰期,发生因素较多,具有不确定性,及时找出病因并去除病因和及时对症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麻 恢复期 并发症 处理对策
  • 简介:废弃食用油脂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包括煎炸残余油(俗称"老油")、残渣浮油("地沟油"、"泔脚油"、"口水油",统称"地沟油")。废弃食用油脂中混有大量的污水、致病性微生物、重金属离子、固体杂质、苯并芘、黄曲霉素、多环芳香烃等高分子化合物,长期食用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

  • 标签: 废弃食用油脂 上海市虹口区 监管对策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致病性微生物 高分子化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灭菌后的物品,按正常情况已属无菌物品,从灭菌器取出应仔细检查放置,以免再度感染。方法通过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十项规定的处理模式,对灭菌后物品进行一系列处理,并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无菌后物品在有效期内无细菌检出。结论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工作管理化、制度化,是提高工作质量,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再度感染 追溯制度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一种能与传统的眼底相机匹配的眼底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能对患者的病历信息与眼底图像信息进行集成管理的小型数据库,除系统能对眼底图像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处理的功能外,还能将测量结果送入数据流,在系统内做诊断报告、并能打印。

  • 标签: 眼底图像 图像处理 数据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