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及其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常见问题及其处理对策

李继玲毕星秀

李继玲毕星秀(江苏徐州市中心血站江苏徐州221002)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395-02

【摘要】随着输血事业的跨越发展,采供血机构在为医疗健康服务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医疗废物。其中包含危险性极高的感染性医疗废物,也包含非感染性医疗废物。因此,规范血站医疗废物处置管理,通过落实措施,改变血站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血站领导、医务人员不容忽视的内容。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改善社会环境、血站环境卫生污染状况,而且关系到血站医务人员、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重要的是关系到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污染血液病原微生物流行传播疾病。通过加强控制及监督治理,严格监管,规范处理,切断环境污染的途径,有效地防止污染源传播疾病,确保社会环境质量安全。

【关键词】血站医疗废物感染管理环境保护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献血车(屋)、成分分离室、检验科等是血站产生医疗废物的重点科室,主要有试管、标本、留样小辫、成分分离血袋附属物等。其主要特点是湿性污染面积大,污染性强,不易清洁,易挥发至空气中,每天可产生大量的垃圾废物。近几年,我们血站通过制订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医疗废物的运送流程追踪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情况。

1血站医疗废物种类

1.1感染性医疗废物指凡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血站与医疗机构有所不同,从采血、检验、成分制备等每一项工序产生的污染血袋、标本、试管、利器等都属于此类废物。通过工作人员及保洁人员完成污染血袋、标本、试管、利器收集、消毒、灭菌,各种废弃物回收、分类、转运等。标本、血袋均染有血液,成为医疗废物污染环境的途径之一。

1.2非感染性医疗废物如热合下来尚未使用的血袋、未用完的试剂、碘伏、污水及残余物等,均会产生污染源。

1.3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一次性无菌护理包、止血带、注射器、针头等的推广使用,对加强感染管理,预防交叉感染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受到献血者及医护人员的欢迎,但医用废弃物的处置数量也由此增多。这些废物可成为最直接的污染源头,成为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传染源。

以上数量众多的医疗废物在血站的产生,不仅对血站医务人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也可能污染环境造成社会疾病的流行。

2血站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易存在的问题

2.1主管和监管部门未能协调配合各级部门重视不给力,执行、检查、监督职责不到位,协调配合衔接较差。

2.2分类环节控制不严格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有时混放、混送。

2.3规范操作不严格如一次性手套、口杯、鞋套使用后丢弃在生活垃圾箱内等,易导致感染源交叉传播,既没有保护献血者,也未达到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2.4缺乏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知识培训等缺乏,岗位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思想重视,登记、交接手续不规范、不完善,导致医疗废物不规范收集和运输。

2.5血站环保设施滞后设备陈旧,废水管网渗漏,废水排放不标准,导致管理脱节。

2.6医疗废物运输流程不合理不少血站由于办公、业务基本设施受到限制,无法达到质量体系流程规定的要求,如人员通道和医疗废物运输通道应该分开,医疗废物暂存处和生活区域应该分开等要求,医疗废物运输流程混乱,也易导致感染源交叉传播。

3血站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3.1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质量体系管理标准,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标准执行。不断完善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消毒记录、回收人员体检制度等,对医疗废物有分类收集、分类装置、分类标识,减少医务人员及献血者的直接接触污染。指定专门的保洁人员,经上岗前培训后签订责任书,专业处置存放医疗废物。

3.2加强医疗废物设施的建设建立污水处理设施,防止医疗废物在收集中丢失、遗弃或混入生活垃圾,给血站、社会造成污染。

3.3加强环节控制及废物无害化处理每日科室有保洁人员依照操作规程,进行环节控制,收集、分类、运送至血站医疗废物暂存处。在废物无害化处理方面,对污染血袋、培养基、标本、试管、利器等感染性医疗废物,每日收集后进行高压灭菌或化学灭菌处理,严格交接记录,每月统计上报。对废消毒剂应交由相应部门处置;对实验室产生的化学废弃物如强酸、强碱进行中和后,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

3.4加强与卫生行政监督部门、环保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血站应和环保部门签订合同,建立医疗废物暂存场所流程问责制。质管科对贮存时限等制度规定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出判定,反馈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5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教育医疗垃圾最具传染性的5项废品中,最具传染性的是针头。针头刺伤可传染乙肝、艾滋病等。血液检验及成分制备后的医疗废物,如果处理不当,也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形成环境感染或二次污染。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相关知识培训,尤其对医疗废物处置专业操作人员进行职责及专业技术培训,学习《血站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使每个医护人员都意识到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提高他们对血站医疗废物危害的环保安全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规范操作,做好个人防护,提高在岗责任心,减少和避免因医疗废物而引起的站内感染的发生。

3.6加强后勤部门的监管力度做到万无一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关注、指出、汇报、解决,防止对血站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3.7加强医疗废物包装贮存管理各业务科室按要求分类、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3/4容量时密闭包装,使用专用标签进行封口,尤其对成分分离后血袋、利器筒、污染血袋、标本、试管等感染性废弃物,应使用双层生物安全标识黄色垃圾袋包扎灭菌消毒后,送至血站固定放置点;专车、专用、专路线运输,并做好交接记录,如产生单位、类别、送交科室、日期、时间及需要的特殊说明等。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站医护人员都应该意识到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的重要性。据了解,目前少数的血站还未从旧的医疗废弃管理模式中走出来,缺乏正规的实行办法和运行机制,有薄弱漏洞环节。因此,我们在确保采供血安全的同时,更应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止疾病传播,确保血站环境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6.

[2]医疗卫生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