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残余听力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能够配合纯音测听的11例患者接受奥地利MED—ELSONATA标准电极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侧残余听力的变化。结果植入侧术后残余听力保留率为72.7%;植入No.5、1、2、4kHz术后听力下降,术后残余听力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25、8kHz的残余听力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植入侧残余听力以4kHz损失最明显,不同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入侧各个频率术后听力损失的变化范围较大,说明个体之间残余听力损失情况差别较大。结论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侧的残余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而部分有所保留;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不同且个体间差异较大。

  • 标签: 圆窗入路 人工耳蜗植入 残余听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适合观察急性硬下血肿的位。资料;病例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16-85岁,平均44岁。结果;在21例急性硬下血肿中,10例为单纯急性硬下血肿,11例或伴颅脑复合性损伤、颅骨骨折等。结论;适当调高位,调宽宽,使急性硬下血肿清楚显示。

  • 标签: 急性硬膜下血肿 计算机断层摄影 窗技术 窗宽窗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技术在少量急性硬下血肿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头部外伤临床患者病例76例,对其进行CT检查,发现少量急性硬下血肿27例,正常49例,分别采用常规和调节由两组医生展开CT诊断,而后对比分析常规和调节的诊断情况。结果调节对少量急性硬下血肿的真毒准确性、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等均显著优于常规(P<0.05)。结论在少量急性硬下血肿的诊断中CT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诊断能力,对于临床诊治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窗技术 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 诊断 常规窗 调节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局麻下直切口开小骨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硬下血肿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下直切口开小骨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56例治愈,并且手术后复查结果显示血肿量明显减少,患者经后续治疗出院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并且各项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手术后对患者进行1~3个月随访复查并未发生复发的情况。剩余4例患者中2例在出院后3个月左右出现复发的情况,另外2例患者手术后脑组织膨出回位较差,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局麻下直切口开小骨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效果较好,患者手术后治愈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直切口开小骨窗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虽然人体组织CT值的范围从体内气体的一1000Hu到骨骼的+1000Hμ,有2000个分度。但在阴极射线管(CRT)上用2000个不同灰阶来表达这2000个分度,则图像层次太多,人眼只能分辨16个灰度,不能分辨这样微小的灰度差别,故一般的CT装置CRT上由白至黑为16个灰度。

  • 标签: 窗位 窗宽 人体组织 CT值 阴极射线管 灰度差别
  • 简介:患者女32岁。发作性右侧腰痛伴反复肉眼血尿1a.1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同时见肉眼血尿,抗炎治疗后稍有好转,但时好时坏,近期症状加重入院。B超提示右肾重度积水并输尿管扩张。自诉发病期间尿色淡红,偶发尿频,无尿急、尿痛及排尿不适,无全身骨痛、下肢水肿及关节疼痛。

  • 标签: 读片窗 反复肉眼血尿 右肾重度积水 输尿管扩张 腰部疼痛 排尿不适
  • 简介:<正>病例一患者男性,39岁,主诉:左眼异物感,疼痛,视力下降十天。PE:眼结膜,睫状体充血(+++),眼底视乳头显示不清,左眼视力手动。图1~3分别为T1WI/SAGT1WI/COR,T2WI/TRAMRI表现:视网膜与巩膜距离增宽,厚薄不一致,其中最宽处约为8mm。视网膜与眼环间呈环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球后及眼肌,眼眶未见异常。

  • 标签: 片窗 巩膜距 眼异物 异常信号 眼环 额颞叶
  • 简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促进的许多主要活动均涉及倡导、建立合作关系及联盟,因此比健康教育更为宏观,更具有社会性。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上已经趋向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融为同一'学科领域'。

  • 标签: 健康知识 知识窗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龛及其附近龛外窝形态的差异,获得龛及龛外窝形态的参数,为人工中耳振子的外形设计及其在龛植入时的安全放置提供依据。方法将17例(20侧耳)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患者(狭窄组,男9例、女8例,年龄7~28岁)、15例(20侧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闭锁组,男9例、女6例,年龄4~27岁)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20侧耳,男5例、女5例,年龄12~60岁)的颞骨CT序列图像导入Mimics软件,在3D重建基础上读取龛及其附近龛外窝相关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基于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计算龛龛口前后、上下径,窗前后、内外径,龛前、后、上、下各壁长度,龛深度,龛外窝深度及大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闭锁组龛前、后壁长度分别为(1.48±0.26)mm和(2.28±0.56)mm,狭窄组分别为(1.32±0.36)mm和(1.99±0.58)mm,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96±0.33)mm和(1.55±0.5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闭锁组龛上壁长度(1.29±0.32)mm,大于健康对照组的(1.00±0.33)mm(P〈0.05);闭锁组的龛外窝大小小于狭窄组,狭窄组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龛外窝深度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随着外耳道畸形程度加重,龛前、后、上壁有变长趋势,龛外窝有变小的趋势。该结果可为人工中耳振子的设计及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患者振子植入的手术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中耳 圆窗龛 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闭锁
  • 简介:内容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小骨开颅清除硬膜外血肿的骨设计与临床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所做的21例新型小骨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病例,对手术指征的掌握,硬膜外血肿的位置、体积、与脑膜血管的关系及是否有颅骨骨折所决定的骨设计原则及预后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1例患者术前均行颅脑CT检查,根据颅脑CT定位,综合考虑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的位置、体积及与脑膜血管的关系等因素,合理设计小骨的形态、位置,均能做到有效清除血肿及彻底止血;手术麻醉简单,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手术耐受良好,术后复查颅脑CT,血肿清除满意。结论正确掌握适应症,合理设计小骨,可以使硬膜外血肿的清除得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新型小骨窗 设计 手术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医疗费用高,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生活水平。时间内的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是治疗AIS的重要方法。机械取栓的时间从最初的6 h延长到24 h,时间的拓展,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但超过24 h时间的一些患者经过严格的多模态评估后进行机械取栓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单纯用时间评估机械取栓的适应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使用时间并结合组织的特点,去评估机械取栓的适宜人群,越来越被推崇。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时间窗 组织窗
  • 简介:摘要:中医天针法是传统中药疗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对于人体经络的调理和治疗。该方法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在临床上,中医天针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将对中医天针法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 标签: 中医 天圆针法 针灸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进行宽与位的调整,针对DR胸部影像细微结构显示的具体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正常成人胸部正位DR胸部影像500例,选择我院4名专家(放射学)针对影像具体表现实施系统分析,有效得出每个部位的参数数值以及具体的检查者数目。结果针对DR胸部影像,在各个部位显示的参数有所不同。结论在窗宽以及位有所不同的条件下,相同的DR胸片,可以清晰对检查者胸部8个部位的细微结构加以显示,为放射诊断带来了积极影响。

  • 标签: 窗宽窗位 DR胸部影像细微结构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女性腹股沟疝发病率远低于男性。根据Lichtenstein报道的6321例成人腹股沟疝中,男性占94%,女性仅占6%[1]。其中女性疝中以腹股沟斜疝居多,其次为股疝,直疝罕见。对于女性腹股沟斜疝中是否切断子宫韧带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2]。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维持女性子宫位置重要结构,子宫韧带得到保留[3]。本文主要探讨女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对子宫韧带的处理。

  • 标签: 子宫圆韧带 女性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股疝 子宫位置 腹膜前间隙
  • 简介:“鱼”是湖北襄樊民间的一种传统佳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每逢年节,家家户户都要烹制这道菜,采欢庆丰收。尤其是逢红、白喜事或宴请宾客,若没有鱼这道菜,就会觉得“美中不足”。

  • 标签: 鱼圆 家庭制作法 烹饪 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