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1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切入点,分析其科研领域国际合作情况,为后续科研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其国际合作现状与趋势、期刊分布、偏好、学科分布与参与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近年来国际合作效果较好,但国际合作率基本持平,合作水平有待继续提升。不同学科的国际合作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强势学科国际合作程度较高。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及其他交叉学科研究有待加强。结论在后续的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顶层设计,提升基础研究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国际合作水平,同时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 标签: 学术论文 国际合作 学科建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学校对传染病消毒技术掌握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北京市某区2019—2022年学校消毒工作现状调查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托幼、中小学消毒工作人员消毒知识问卷合格率由26.25%(381人合格100人)提高到51.64%(366人合格189人),χ2 =50.743,P=0.00,P<0.05,存在差异,干预有作用。结论 经过三年的培训、督导检查、浓度配比小程序的干预,对传染病消毒技术掌握明显熟练。

  • 标签: 消毒技术 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时发现高校内糖尿病高危人群,减少糖尿病高危人群向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转化。方法 2022年5月-10月,选取北京某高校内110名参与者,使用《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1]中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工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进行数据收集,从而筛查出高校内的糖尿病高危人群。结果 在110名参与者中经过筛查发现高危人群73例(66.4%),糖尿病患者1例(0.9%)。结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有助于发现高校糖尿病高危人群并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向前期人群和糖尿病转化,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高危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精确数据信息。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20例危急值项目结果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危急值报告项目发生频率以及各科室分布占比,在此基础上制定改进措施。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120例危急值报告中,其中血小板项目危急值占比发生频率较高,共发生20例,占比16.67%,淀粉酶18例(15.00%)、钾17例(14.17%)、肌钙蛋白T15例(12.5%)、血红蛋白14例(11.67%);与此同时整合各科室分布情况可见,ICU危急值发生频率较高,例数为34例,占比28.33%,其他科室根据占比排序为脾胃病科(19.17%)、血液内科(12.50%)、冠心病介入科(11.67%)与老年病科(9.17%)。结论:为提高临床检验水平及效率,还应当做好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分析与总结工作,并强化与临床沟通,从而实现持续治疗改进。

  • 标签: 三级医院 检验危急值 改进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预测成年人4年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年龄≥40岁且无T2DM的成年人中进行基线调查,4年后进行随访调查。最后共纳入8 058名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7∶3的比例分成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建模组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构建列线图,用C指数和校准图评估列线图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预测4年发生T2DM风险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基线调查无T2DM的5 641名建模组受试者和2 417名验证组受试者4年后随访时分别有265例和106例发生T2DM。建模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349,95%CI 1.011~1.800)、体重指数(HR=1.347,95%CI 1.038~1.746)、高脂血症(HR=1.504,95%CI 1.133~1.996)、空腹血糖(HR=4.189,95%CI 3.010~5.830)、糖负荷后2 h血糖(HR=3.005,95%CI 2.129~4.241)、糖化血红蛋白(HR=3.162,95%CI 2.283~4.380)、γ-谷氨酰转移酶(HR=1.920,95%CI 1.385~2.661)是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经验证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C指数分别为0.906(95%CI 0.888~0.925)和0.844(95%CI 0.796~0.892)。校准图显示,T2DM的估计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是预测成年人4年患T2DM风险的简单可靠工具,便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 标签: 列线图 糖尿病,2型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 C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方庄社区不同年龄组婴幼儿不同种类营养性疾病分析,查找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和重点营养性疾病,为社区儿童保健干预提供精准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北京方庄社区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和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筛查于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完成营养性疾病体检的0-3岁儿童全部个案。按照0~岁、1~岁、2~岁分组统计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检出率,进行χ2检验,比较各年龄组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显著)。 结果  0-3岁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检出率为17.66%,其中0~岁组检出率37.50%,显著高出其他年龄组检出率;超重、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前三位营养性疾病,检出率分别为11.42%、3.26%、2.10%,其中0~岁组儿童检出率高达24.63%、6.90%、4.85%。结论  0~岁儿童营养性疾病呈高发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性疾病发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所以0~岁组儿童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超重、肥胖和缺铁性贫血是儿童保健工作重点关注的营养性疾病,尤其是超重/肥胖是儿童最为突出的健康问题。

  • 标签: [] 儿童保健 婴幼儿 营养性疾病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逐渐普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在增加,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强。而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停滞或落后的状态,当地企业的发展状况不佳,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减少,当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加严重,使得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将从高校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以及其主要表现和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 标签: 高校大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逐渐普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在增加,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强。而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停滞或落后的状态,当地企业的发展状况不佳,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减少,当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加严重,使得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将从高校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以及其主要表现和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 标签: 高校大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 作者: 袁全莲,高素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 《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0080
  • 简介:目的:了解海淀区幼儿园在园4-6岁儿童眼保健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4-6岁儿童眼保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来海淀区幼儿园4-6岁儿童视力检查率波动在99.16%-99.89%之间,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38.628,p<0.001)。视力低常患病率波动在5.97%-7.57%之间,整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7.355,p<0.001),2021年达到最高值,2022年降为最低。弱视发生率波动在0.41%-1.29%之间,呈下降趋势(趋势χ2=451.419,p<0.001),视力低常矫治率波动在75.74%-97.63%之间,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087.365,p<0.001);本地儿童视力低常率和视力低常矫治率从数值上看均高于外地户籍儿童,一些年度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对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进行眼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眼保健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用眼习惯,提供良好用眼环境,综合干预会降低视力低常患病率。

  • 标签: 幼儿园儿童眼保健视力低常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北京市20岁以下女性对HPV疫苗认知度。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 2月 1 -2023年2月10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社区、学校、接种门诊及医院对20 岁以下女性进行HPV 疫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认知良好组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居住地区在城镇占比和父母职业为医学类显著高于认知不良组( P<0. 05)。结论 文化程度、居住地区、父母职业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有关。

  • 标签:   HPV 疫苗 宫颈癌 认知度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0-3岁儿童龋易感性检测龋态值的分布及与患龋率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0-3岁儿童龋病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4026例0-3岁儿童,分别进行cariostat龋易感性检测和口腔检查,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龋态值的分布情况,比较低、中、高龋态值儿童的患龋率。结果 0岁组儿童龋态值为(1.12±0.24),1岁组儿童龋态值为(1.49±0.31),2岁组儿童龋态值为(1.97±0.56),3岁组儿童龋态值为(2.52±0.51),高龋态值组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中、低龋态值组儿童。结论 儿童群体龋齿患病率较高,通过应用Cariostat龋易感性检测能够帮助评估儿童患龋风险,从而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 标签: 北京市大兴区 0-3岁儿童 龋易感性检测
  • 简介:[摘要]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文献,结合现代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对肉豆蔻的古今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并根据现代北京地区煨肉豆蔻的炮制方法变化,比较滑石粉煨肉豆蔻和面裹煨肉豆蔻的工艺区别,炮制品的性状方面的区别。

  • 标签: [] 肉豆蔻 炮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方法 依托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面授形式授课,课上课后实践操作,课前课后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健康需求及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结果 面授、实践操作、互动相结合的多元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大学生健康意识,丰富了急救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前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 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健康教育选修课科学改进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强化教学实践内容设计,达到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大学生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课程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受到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还是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的影响,都会导致高校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或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其应当受到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的重视。而如何对高校大学生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也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引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原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现状以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优化路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 标签: 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民航学校大学生运动训练后疼痛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2021年03月至2022年03月诊疗的运动后身体各部位疼痛不适的545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运动性疼痛的不同种类,对不同专业及性别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及相关易发、诱发因素及有关原因。结果:导致民航学校大学生运动性疼痛的运动项目较多,所造成的疼痛部位及种类亦可不同。所占比例几乎均为的软组织损伤性疼痛,而导致骨折疼痛的比例仅占3.8‰,而软组织疼痛样本中,以踝关节、膝关节、足部疼痛占比最高,分别占比20.99.05%、17.93%、17.17%;结论:造成运动性疼痛因素较多,不同运动项目可倾向性造成对应部位的疼痛,造疼痛成主要原因为运动强度及身体部位强度,为保证大学生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应当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实行针对性改进策略,并对少量学生群体采取相适应的训练策略。

  • 标签: 运动 疼痛 大学生 民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孕产妇脓毒症流行病学资料,分析ICU孕产妇脓毒症常见病因和结局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22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3家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孕产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感染期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感染时机、感染部位、感染前有创操作、微生物培养结果、感染期间血常规、体温、感染导致的临床结局。根据脓毒症发生时间将患者分为ICU前发生脓毒症组和ICU期间发生脓毒症组,分析两组发生脓毒症的病因。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将患者分为多重耐药组和非多重耐药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脓毒症孕产妇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60例脓毒症孕产妇患者,其中转入ICU前发生脓毒症104例,ICU期间发生脓毒症56例;多重耐药53例,非多重耐药107例。16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30.5(28.0,34.0)岁,中位体温38.8(38.2,39.5)℃,中位白细胞计数(WBC)17.2(13.2,21.3)×109/L,中位SOFA评分5.0(3.0,8.0)分,外院转诊130例(81.2%);感染部位主要为宫腔64例(占40.0%)、肺部48例(占30.0%)、腹盆腔30例(占18.8%)、泌尿系统27例(占16.9%);脓毒症导致子宫切除6例(3.8%)、死胎8例(5.0%)、新生儿死亡2例(1.3%);感染导致的手术干预措施以剖宫产术为主(44例,占27.5%),其次为开腹探查(19例,11.9%);中位ICU住院时间5.0(3.0,10.0)d,中位总住院时间14.0(10.0,20.8)d。宫腔感染是ICU期间发生脓毒症的首要原因,占50.0%(28/56),其中产后大出血占85.7%(24/28)。多重耐药组患者糖尿病比例〔28.3%(15/53)比14.0%(15/107)〕、宫腔操作〔41.5%(22/53)比23.4%(25/107)〕、宫腔感染〔50.9%(27/53)比34.6%(37/107)〕及菌血症〔18.9%(10/53)比2.8%(3/107)〕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优势比(OR)=2.348,95%可信区间(95%CI)为1.006~5.480,P=0.048〕和宫腔操作(OR=2.541,95%CI为1.137~5.678,P=0.023)是脓毒症孕产妇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腔感染是ICU孕产妇发生脓毒症的常见原因,产后大出血是ICU内继发宫腔感染的常见病因。多重耐药菌可导致严重临床结局,糖尿病及宫腔操作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孕产妇 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