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联合中等剂量尿激酶治疗原发性脑室铸型血肿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脑室铸型血肿过程中纤溶治疗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原发性脑室铸型血肿患者 2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15例)和对照组( 12例), 2组患者入院时情况相似,同样施行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术后双侧脑室分别交替辅予尿激酶(其中实验组 5万 u,对照组 2万 u)纤溶治疗。结果 根据日常生活依赖程度 KPS分级进行预后评估,实验组非依赖型( 80-100分) 5例,半依赖型( 50-70分) 7例,依赖型 3例( 0-50分),有效率( 80.0%)。对照组 非依赖型( 80-100分) 3例,半依赖型( 50-70分) 5例,依赖型( 0-50分) 4例,有效率( 66.7%)。实验组疗效较好( P<0.05)。结论 在治疗 PIVH患者的过程中,相较于小剂量而言,脑室穿刺外引流术联合中等剂量尿激酶交替灌注双侧脑室纤溶治疗,安全有效,能更好的促进脑室内积血排出、改善脑脊液循环通道、减轻脑神经功能损害,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有助于术后患者康复,术后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也得到显著下降 。

  • 标签: []原发性脑室铸型血肿 尿激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握力球对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6—8月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0—12月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置管后功能锻炼采用传统握力球,观察组功能锻炼采用智能握力球。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总分[(39.66±2.62)分]高于对照组[(18.58±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70,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2/58),低于对照组的15.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智能握力球可提高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置管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智能握力球 功能锻炼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等长度导管维护同质化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留置相同型号中等长度导管的40例患者进行评价,以随机分组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纳入2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导管维护,实验组采取PDCA循环维护,对两组维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未发生并发症,各项导管维护质量评分较高,且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等长度导管维护同质化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维护,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导管维护的质量,值得临床采取。

  • 标签: PDCA循环 中等长度 导管维护 同质化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方案对面部肿瘤术后中等面积缺失患者的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103例[男54例,女49例,年龄40~67(57.5±8.2)岁]面部肿瘤术后中等面积缺失患者。根据面部受损面积设计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03例患者供区瘢痕多隐藏于鼻唇沟褶皱中,术后未出现眼睑外翻、口角畸形、鼻翼偏移、面部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其中98例皮瓣完全成活,5例术后出现皮瓣尖端青紫、肿胀。手术疗效评估良好98例,普通5例。随访6~36个月,患者皮瓣颜色、质地与正常皮肤相近,供区无明显瘢痕,外观较为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血供好、供区损伤小、瘢痕隐蔽等优势。

  • 标签: 面部肿瘤 穿支皮瓣 创伤 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中等面积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点征在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超早期钻孔引流或开颅手术选择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6例中等量(出血量30~60 mL)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评估均可同样耐受开颅手术或钻孔引流,且家属同意超早期手术治疗并行CTA检查,其中行开颅手术68例(开颅手术组),包括CTA点征阴性者38例(阴性亚组)和阳性者30例(阳性亚组);行钻孔引流58例(钻孔引流组),包括CTA点征阴性者39例(阴性亚组)和阳性者19例(阳性亚组)。比较开颅手术组与钻孔引流组间,以及2组内CTA点征阴性亚组与阳性亚组间患者预后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开颅手术组和钻孔引流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1.8%、2.9%及82.8%、1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手术组内CTA点征阳性亚组和阴性亚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0.0%、4.8%及63.2%、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钻孔引流组内CTA点征阳性亚组和阴性亚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3.2%、36.8%及92.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中,对于CTA点征阴性者,评估为开颅手术和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风险均低,再考虑到钻孔引流预后优于开颅手术,建议选择钻孔引流治疗;对于CTA点征阳性者,评估为开颅手术术后再出血风险低、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风险高,建议选择开颅手术治疗,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CT血管成像 点征 脑出血 开颅手术 钻孔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等剂量激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TON)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外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3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试验组给予中等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0 mg/d,治疗3 d后减量至40 mg/d,治疗4 d,并辅以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除激素其余与对照组相同方法治疗,疗程均为7 d。所有患者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可能影响视力改善的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亚组分析,筛选出使用激素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早期疗效的优势人群。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44.28%(31/70),对照组有效率为26.47%(18/6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71,P<0.05);亚组分析中发现,以年龄、伤后有无光感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检查结果作为分层因素时,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50岁(OR=2.649)、伤后残留光感(OR=3.590)和VEP未熄灭患者(OR=3.700),应用激素治疗可能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9%(10/70)和11.27%(8/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P>0.05)。结论中等剂量激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能够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且安全。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糖皮质激素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分析国家教育改革现状和医学院校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后提出,STEAM教育——发现式教学方法能有效补充国内传统教育的不足。STEAM教育对国内外各学科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医学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学者可借鉴STEAM教育实践,开展亲自体验式教学,基于项目、问题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同时,STEAM教育也对师资队伍和教学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可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对医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并广泛有效地运用海量网络资源,实现多种实时交互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齐齐哈尔医学院整理、融合多种学科知识,根据不同系统的疾病,编写具有STEAM教育特色的系列教材,在医学教学资源建设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 标签: STEAM教育 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并发症吞咽障碍者采用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模式。方法:研究开始于 2019年 2月截止于 2020年 1月,期间随机选取 100例脑卒中患者。 100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吞咽障碍,分组依据基于随机数表法完成。常规组、实验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统计对比干预前后吞咽共鞥呢障碍情况。 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相当,P> 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均有改善,但是实验组障碍改善效果更加突出,改善后的吞咽障碍指标有意义, P< 0.05。 结论: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综合康复水平,值得普及。

  • 标签: 健康教育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开展不同教育对象的护理教育,以达到教育有效性。方法: 1 通过采集本科室日常带教及健康教育老师的意见; 2.采集学生、患者、家属、同事对护理教育的需求点和意见; 3.总结分析不同对象的教育需求和意见。 4.侧重点教育实施。结果:得出不同护理教育对象的教育侧重点。结论:根据不同护理对象的教育侧重点,探讨开展有效性护理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 标签: 护理教育 对象 侧重点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ach-back模式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7年8~12月肿瘤科癌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楼层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Teach-back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癌痛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癌痛知识掌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模式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患有效沟通,提高了知识的掌握度和患者对护理干预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高了其镇痛效果,提高了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痛患者 健康教育 Teach-back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癌症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7月到2020年5月,以癌症患者为对象,病例数80例,随机划分甲组(常规护理)和乙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各组40例患者。结果:甲组患者生存质量比乙组低,甲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比乙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患者护理期间,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可以提高生存质量,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癌症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