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7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新华社电讯稿《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则电讯稿,本来是刚结束的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报道中的一段话,在当时中央对这件事情还没有公开明确的说法的时候,这段话重大的新闻价值就凸现出来。新华社单独摘出来发电讯稿,舆论上推动了天安事件的彻底平反。

  • 标签: 天安门事件 平反 中共北京市委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电讯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为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看病”1957年2月,组织上决定我去接替顾承敏大夫的班,担负少奇同志的保健工作。当时我心情很复杂,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能亲眼见到仰慕已久的党中央副主席,不仅有机会为他服务,还能亲聆教诲。担忧的是自己缺少保健经验,怕完不成党的重托。

  • 标签: 保健工作 中央领导 党中央 担忧
  • 简介:摘要《黄帝内经》经文应该如何去解读,科研、临床工作中,许多初学者常常遇到一些《黄帝内经》译文,其存在医理难通,难以理解的现象。通过对《灵枢》中"神乎神客"释解探讨,结合医理、哲学思维,通过查阅文献,实践体悟等方面进行解读探讨。旨在让更多医家了解中医经典,从而解读中医经典著作,增加对中医医理的理解和感悟,思考未来中医的发展之路。

  • 标签: 医学,中国传统 古籍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发布迄今已近30年,各国指南也根据临床中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和发展。由过去“主流”的即释吗啡滴定换算,发展到羟酮直接滴定法共存,由过去的三阶梯逐步用药,发展到尝试淡化二阶梯、同时一阶梯和三阶梯联合用药。治疗方案虽然不断的演变,但其核心指导原则并没有变化,即镇痛效果好、用药简单、毒副作用小。由于使用的便利性、镇痛效果相当、毒副作用轻,可预期的未来,羟酮和氨酚羟酮还将在癌痛治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标签: 羟考酮 氨酚羟考酮 癌痛 治疗 运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照1989~92年未行深静脉营养、肝功能在B、C级的奇断流患者53例,1993年以来将深静脉营养应用于ChildB、C级患者术后,对门高症患者行奇断流术后立即建立深静脉营养有如下优点

  • 标签: 断流术 术应用 深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急诊输液室的实践与体会。方法加强医院对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改善输液环境与就医流程,注重人文关怀,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等措施。结果患者的满意度从2014年6月的85%上升到2015年5月的95%以上。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急诊输液室实践后,能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对门诊输液室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优质护理 实践 满意度
  • 简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是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脉高压症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创伤小,分流效果好,尤其适用于肝功能不良难以耐受手术的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因而倍受临床医师的重视。一、TIPS的研究概况

  • 标签: 高压症 门静脉穿刺 TIPS术 肝硬变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大出血 TIPSS
  • 简介:“霍尔灸”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发明的一种外治法。8世纪时被载入《四部医典》,是治疗“龙”(赫依)病的代表性疗术。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古藏文文献中的“霍尔”所指民族持不同观点。其实,“霍尔”不同时期指不同民族,曾指称过吐谷浑、突厥、回鹘以及后来的土族及藏北安多地方非藏语系居民。蒙古兴起后,“霍尔”一般专指蒙古人。从《四部医典》的成书年代及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霍尔灸”之“霍尔”指称回纥的可能性大,而敏珠绰尔吉蒙译本《四部医典》中称之为“蒙古灸”有不妥之处。但“霍尔灸”应是包括蒙古族先民在内的北方各民族共同发明和普遍应用的传统疗术,回纥只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代表而已。笔者还依据《四部医典》及注释著作中有关叙述内容认为,“霍尔灸”并非灸法,而是热敷疗法。由于“霍尔灸”能够有效抑制“龙”(赫依)病的特性,使之成为治疗“龙”(赫依)病的首选疗法。

  • 标签: 霍尔灸 针灸学 中医 中药 治疗
  • 简介: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胁痛的认识,病名上,有胠胁痛、季胁痛、胸胁痛及胁下痛等称法;病因有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停着等不同;治法上有左右分治法、气血痰食分治法及脏腑分治法.兹加以讨论,以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 标签: 胁痛 病因 证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脉高压症接受奇静脉断流治疗后,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64例肝硬化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物质(SP)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只,实验组15只。脉高压模型制备对照组仅暴露并游离门静脉主干及左肾上腺静脉。造模2w后分别检测两组的门静脉压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肠黏膜组织VEGF、P物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2w实验组大鼠腹壁血管、肠系膜血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大鼠有1只可见腹腔内有少量腹水生成,余大鼠及对照组未见明显腹水生成。实验组大鼠门静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结肠部位VEGF、P物质的表达及小肠部位P物质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部位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高压症肠黏膜病变(PHE)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VEGF、SP可能参与了PHE的发生发展。

  • 标签: 门脉高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物质 小肠 结肠
  • 简介:目的:研究麦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大鼠体内的肠肝循环过程。方法:5只雄性SD大鼠静脉注射MPA,收集0~12h的全血标本,测定MPA浓度。5只雄性大鼠静脉注射给予MPA,收集0~12h的胆汁标本,测定MPA和7-O-葡糖苷酸麦酚酸(MPAG)浓度。采用10对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肠肝循环模型,测定供体和受体大鼠0~12h的MPA的血药浓度。结果:大鼠静脉注射MPA20mg/kg后AUC0~12h为(43.3±20.4)μg·h·ml-1,给药后8h出现吸收峰。大鼠胆汁实验中,MPA0~0.33h、0.33~0.67h、0.67~1h、1~1.5h、1.5~2h、2~4h、4~8h、8~12h随胆汁排出量为0.078、0.077、0.049、0.062、0.079、0.114、0.120、0.073mg。胆汁供体组和胆汁受体组大鼠MPA的AUC0~12h分别是(42.3±27.1)和(4.28±3.05)μg·h·ml-1,胆汁受体组大鼠接收胆汁后8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结论:约有10%的MPA进行肠肝循环被重吸收,与人体内过程基本一致;大鼠肠肝循环模型中肠肝循环的峰值在给药后的6~8h。

  • 标签: 麦考酚酸 肠肝循环 药动学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