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对称与对称缺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矛盾关系。对称是变化中的同一,反映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缺是变化中的差异,反映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各自的特性。自然界的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在内)处于对称→对称缺→深一级对称→对称性又缺……这样不断深化之中

  • 标签: 对称性 破缺 对称度 局部同构 序参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设施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各类外隐患层出不穷,对电力生产乃至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围绕输电线路通道属地化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工作理念,按照“运维主体、内部联防、外部联动、群防群治、共保平安”的管理策略,建立群防群治的护线网络,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综合防控的立体式内部联防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企业依法保护、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外部联动工作格局,形成输电线路防外管理的常态机制。

  • 标签:
  • 简介: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的收集方式,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根据选择性破碎的原理,开发、研制了袋破碎分选机。其工作原理是:当袋装生活垃圾由进料口进入袋破碎分选机内,经过低速袋破碎辊筒的第一次袋后,在袋内垃圾分散的同时进行选择性破碎,即对大块的有机物进行破碎,对大块、硬质无机物不进行破碎;高速袋破碎辊筒将低速袋破碎辊筒袋不充分的垃圾袋再次进行袋,同时再次对垃圾进行选择性破碎,使大块有机物得到充分破碎,有利于后续分选:两级避让装置和袋破碎刀片的自我保护功能能够使大块、硬质无机物不被破碎而直接通过。拨料辊筒中伸缩运动的拨料棒将袋后的塑料袋、柔韧性物料和大块无机物挑走。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由不同的出料口排出。

  • 标签: 城市生活垃圾 选择性破碎 分选设备 袋装化 破袋 工作原理
  • 简介: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利用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单个自旋态的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率测量和操控,其成像精度达到4.1nm。了解微纳尺度物体的物理属性及动力学过程,需要纳米尺寸的探测器,纳米尺度的固态量子测量技术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 标签: 成像精度 超分辨 高空间分辨率 量子信息 自旋态 物理量测量
  • 简介: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检测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进动频率的改变确定载体角速度,核磁共振陀螺的陀螺精度与静磁场的均匀性、稳定性密切相关。然而核磁共振陀螺静磁系统往往存在端口磁,形成杂散磁场,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会磁化磁屏蔽罩,最终干扰陀螺精度。从核磁共振陀螺静磁场分布的理论分析出发,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研究了静磁系统的端口磁,并对静磁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的核磁共振陀螺静磁系统端口磁在1.5倍螺线管直径范围内较传统方案平均减小45.4%,满足了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该工作为核磁共振陀螺仪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陀螺仪 静磁系统 端口漏磁 双层螺线管
  • 简介: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从原子尺度研究了SrTiO_3缓冲层对Pt/PbTiO_3/Pt铁电电容的极化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针对PbO和TiO_22种不同终端表面的PbTiO_3铁电电容,在Pt与PbTiO_3的下界面处逐层引入SrTiO_3缓冲层,研究了PbTiO_3薄膜极化性质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引入SrTiO_3缓冲层会不同程度地破坏PbTiO_3薄膜的极化对称性,使指向上表面的极化状态更为稳定,这对于要求双稳极化状态的铁电存储器是不利的。

  • 标签: 铁电薄膜 缓冲层 界面 极化对称性破缺
  • 简介:为了实现某型导弹小姿态惯性导航平台射自标定,分析并建立了精确实用的小姿态导航平台静态误差模型,设计了转动控制与测漂电路,充分利用射向条件和平台稳定性,实现导航平台在全装弹状态下自动转动、锁定和测漂,并以加速度计和陀螺输出作为开环观测量,结合误差模型分离出各误差系数。通过对各种误差进行综合仿真分析,得到标定系数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其标定时间缩短为借助转台标定所需时间的40,满足了射标定的精确性和快速性要求。方案在不改变现有装备的情况下,控制平台按照预设轨迹小角度旋转两次,仅分别在三个预设位置同时对三个陀螺进行测漂标定,适合实际导弹发射。

  • 标签: 导航平台 小姿态 快速自标定 仿真分析
  • 简介:作为串联战斗部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级聚能装药技术对串联战斗部的设计原则的掌握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本课题的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结合试验研究的方法对级大口径开孔聚能装药设汁和级爆炸对后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串联战斗部 设计思路 前级聚能装药 数值模拟 穿甲性能
  • 简介:分组数列问题形式新颖,构思精巧,题型丰富多彩,但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求通项公式与n项和.本文就这两个基本问题做如下的讨论.

  • 标签: 前N项和 数列问题 通项公式 分组
  • 简介:为了真实削减核弹头,核查的健全措施必须保证:(1)除一致同意的数量外,不得在库存中增加任何核弹头(衡算);(2)对于行将拆卸的弹头,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库存保管措施(来源);(3)要拆卸的弹头,必须得到确认(认证);(4)拆卸过程尽可能做到不可逆(处置)。

  • 标签: 核弹头 追踪技术 核查 销毁 国外 保管措施
  • 简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主义”教育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编制“前置作业”是“生本教育”的突破口。“概念”是指学生学习前所已有的经验与观念,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简要说明编制前置作业的意义,着重介绍了基于“概念”原理编制前置作业的策略。

  • 标签: 生本教育 前置作业 前概念
  • 简介:等比数列n项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渗透了很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但其求法很多,且都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对等比数列n项和不同求法中有启发和教学意义的部分解法进行归纳整理,将蕴含在解法背后的隐性思维显性阐述出来,从思想层面、方法层面以及知识层面等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尝试对不同解法的分析探索出一些教法上的建议.

  • 标签: 等比数列 前N项和 深度分析 求法 数学思想方法 分解法
  • 简介:以前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大脑这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其实学生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幅杂乱的“画”.生活中大量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形成了一些关于这些现象的初步概念(称之为概念).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早已有了一套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思想有时并不能反映事物本质,而仅仅反映事物的一些表象.概念往往根深蒂固,很难改过来.

  • 标签: 教学实例 前概念 学生 物体颜色 物理现象 大脑
  • 简介:用量子化学原理,CIS/6-31+G(d,p)方法研究了2-甲基环戊酮离子6个激发态的解离过程,通过虚频的振动分析,计算其可能产物,寻求2-甲基环戊酮离子的解离通道和解离产物.

  • 标签: 2-甲基环戊酮离子 解离 激发态 虚频 量子化学
  • 简介:“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本文以“等差数列的n项和”的微课设计为例,谈谈其内容蕴意、教学创意和诗意感受.

  • 标签: 前N项和 等差数列 设计 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 教学环节
  • 简介:采用准静态模型近似描述地表异常电场传播到电离层的过程,建立了强震带电气溶胶排放产生的附加电流,造成大气层一电离层传导电流扰动,最终造成电离层中电场扰动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电离层中电场发生明显扰动的区域大小与带电气溶胶排放参数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我国川滇地区和大华北地区强震等震线的特点,计算了不同等震线长短轴比值下,电离层中电场扰动面积随地震震级及带电气溶胶数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震气溶胶浓度远大于能引起电离层异常的最小气溶胶浓度值,会在地表处产生一个幅值小于100V·m-1的异常电场,并在电离层内产生幅值大于10mV·m-1的扰动电场;在相同气溶胶粒子数密度和相同震级条件下,等震线长短轴的比值k越小,电离层中电场异常区域越大。

  • 标签: 带电气溶胶 地表异常电场 电离层异常
  • 简介:针对系统误差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起滤波精度降低或发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型预测滤波的向神经网络算法。首先,采用模型预测滤波估计网络在正向传递过程中的模型误差,并对其进行修正,以弥补模型误差对隐含层权值更新的影响;然后,利用模型预测滤波为神经网络提供精确的训练样本,学习待估计系统的非线性关系。将提出的算法应用于SINS/CNS/BDS组合导航系统,并与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得到的姿态误差、速度误差和位置误差分别在[-0.25′,+0.25′]、[-0.05m/s,+0.05m/s]和[-5m,+5m]以内,滤波性能明显优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组合导航定位的解算精度。

  • 标签: 前向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滤波 权值修正 SINS/CNS/BDS组合导航
  • 简介: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初中学生在电学上存在4个典型的概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变电学前概念的三个教学措施,即设置冲突情景、利用变式强化正确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初中电学概念.

  • 标签: 前电学概念转变策略变式思维方法
  • 简介:建立了柱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黧豆中β-ODAP含量的方法。采用luna-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和HAc-NaAc为混合流动相(17∶83),λ=360nm,柱温40℃,取20μL进样分析。β-ODAP标准品在0.007-1.0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5164x+167.74,R=0.993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山黧豆不同部位(种子、根、茎、叶)中β-ODAP含量最高的为种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植物样品中β-ODAP含量的测定。

  • 标签: β-ODAP 高效液相色谱 山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