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2010年中华书局版的《诵帚词集·云巢诗存:附年谱、传略》中,有关刘永济发表在《学衡》77期上的《新甲词》25阕词之系年还存有疑义。《新甲词》是刘永济任教东北大学期间见证其行迹与心迹的一组作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通过考订这组词的创作背景,并梳理刘先生在东北大学期间的行迹、交游及其中显影的心迹,便可见出此一阶段不仅影响了他“音调危苦,气格沉雄,,的词风形成,更见出他学术精神的家国情怀。

  • 标签: 刘永济 《新甲词》 东北大学时期 心迹
  • 简介:教育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感召力的救国理论,在这一段历史上,有位因其军事上政治上的丰功伟绩而遮掩了他在教育上大手笔的人,他便是东北“少帅”张学良。张学良与世纪同龄,经历了中国近代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件、西安事变直至之后禁闭55年,而且在他短暂而又辉煌的自由岁月里,张学良以他超人的个人魅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审时度势,力主建立东北大学,他执长八年,奠定了东北大学的极度繁荣,九·一八事变后又与东北大学共度沉浮。即使是幽禁半个世纪之后,他闭口不谈其他事,而惟一挂念的只是东北大学─—“我现在只有东北大学了!”依然与东北大学息息相关。1901

  • 标签: 东北大学 张学 综合性大学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蒋介石
  • 简介:本文在对理工大楼详细勘察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该建筑现存残损状况和原因,阐述了保护原则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 标签: 建筑 现状 保护
  • 简介:侯外庐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史专家和教育家.侯先生1950年至1958年担任西北大校长达8年之久,在成千上万师生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侯先生任校长期间,我有幸在侯先生亲自领导下编辑西北大校刊,亲聆教诲,终生受益.

  • 标签: 侯外庐出 出长 长西北大学
  • 简介: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在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全面开发之时,恰逢欧关社会盛行消费皮草。本文着重利用中国旧海关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等一手资料,分析近代东北皮毛外向型市场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该贸易所造成的东北野生动物资源迅速减少、流行性大鼠疫等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影响。落后地区在开发原始资源的同时,应当防御发达国家环境成本的转移,这是近代东北毛皮贸易带来的历史启示。

  • 标签: 东北 毛皮贸易 生态影响
  • 简介: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与中共的关系是与当时国内外形势及东北特殊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的.国际上,东北地区不断受到苏俄的经济渗透,作为东北地区最高行政长官的张学良从本集团的利益出发,继承其父的反苏传统,从反苏进而到反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国内,中共的活动波及东北,消除中共在东北的影响成为张学良念念不忘之事.

  • 标签: 张学良 东北 中国共产党 政治环境 俄国 蒋介石
  • 简介:<正>东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于1992年12月正式成立,它是东北师范大学从事东北亚研究的学术队伍的集合体,是东北师范大学多年来东北亚研究成就与人才积累的成果,也是学校研究事业步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东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起于60年代初。为贯彻执行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指示,学校成立了日本问题研究所,地理系的苏联地理和日本地理研究室及外语系的苏联问题研究室。尔后,历史系、教育系等也针对东北亚国家形成了专门的研究

  • 标签: 东北亚地区 师范大学 东北亚研究 问题研究 研究中心 地理研究
  • 简介:沙滩红楼是老北大的象征,铭刻着“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印记。从1918年红楼建成,到北京大学迁址到西郊燕园,北大红楼与北京大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日伪统治时期,这座大楼却与北京大学有了暂时的分离。人们通常把西南联大看作北京大学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延续;而这时的北大红楼,先是被作为日本宪兵队本部使用,

  • 标签: 北大 红楼 北京大学 日伪统治时期 “民主” 西南联大
  • 简介:胶东抗日根据地依据抗战不同时期的斗争特点,以及自身实际情况与掌握的资源,灵活调整斗争策略,建立北海银行并发行北海币,以重要战略物资为基础稳定币值,开展对敌斗争。太平洋战争前,胶东根据地主要开展单纯的银行货币斗争,但已认识到物资对货币的支撑作用。珍珠港事件后,敌人对根据地进行经济掠夺,胶东北海银行以物资为本位,通过发展生产、贸易管理来支撑货币斗争,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胶东抗日根据地 北海银行 货币斗争 法币
  • 简介:1966年6月初,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北大聂元梓等人的被毛泽东称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贴出,将北京大学迅速推到了这场运动的前沿。当时已是中文系四年级学生的我,和同学们一起满怀激情投入了这场运动,

  • 标签: “文革” 北大 “文化大革命” 马列主义 北京大学 大字报
  • 简介:我于1915年入北大哲学系学习,1918年毕业。于1928年到清华当教授兼行政职务,一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又回北大当教授。北大和清华这两个大学,在解放前的中国教育界,各自代表一种风格;在解放前学术界也各自代表一种流派。

  • 标签: 北大 “五四” 行政职务 院系调整 解放前 哲学系
  • 简介:“定论”下的遗忘关于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其官方记录是“孙家鼐”,这似乎已成定论,大部分资料均取此说。而丁謎良(W.A.PMartin)这个名字,在官方记载中很难看见,即使提到,也是语焉不详或者轻描淡写,以致其人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丁題良是什么人?

  • 标签: 校长 北大 北京大学 遗忘 定论 官方
  • 简介: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蔡元培等,试图改革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他们提出并试验了“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改革方案,其原意是欲改官僚化的教育部、教育厅为学术化的大学院、大学区。但是,在官僚制度下,“学术化”的大学院和大学区,也不免陷于“官僚化”的泥淖,结果导致一片混乱,以失败而告终。所谓大学院,是将全国依省份划为若干大学区,按北伐进军的次序,命名为第一中山大学(广东),第二中山大学(湖北),第三中山大学(浙江),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在中央则不设教育部而成立“中华民国大学院”,统管全国的学术和教育行政,在省则撤销省政府教育厅,而由各中山大学院统管全省的学术和教

  • 标签: 大学区制 大学院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教育 教育行政 蔡元培
  • 简介: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兴山时期摄制的影片简介解治秀张川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胜利。8月21日,中共长春市委不失时机地派中共地下党员刘健民同志进入“株式会社满洲映画...

  • 标签: 电影制片厂 蒋介石 兴山 短故事片 纪录片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