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语言理论建构和评价中的简约性问题,文章首先区分了五对不同的简约概念,以此为基础,对英语to和汉语“出版”的词类归属的讨论分别进行了“现象观察”“理论假设”和“理论评价”的演示和评论,认为汉语词类问题(包括“转类”问题)讨论中所谓“两个困境”只是操作困境而非理论困境,并结合数理语言学有关方法对相关讨论提出质疑。文章认为在“简约性”的标准应用上,“质的简约”、“逻辑的简约”、“真正的简约”、“理论的简约”和“体系的简约”应优先于“数的简约”、“语言的简约”、“表面的简约”、“现象的简约”及“就事论事的简约”。

  • 标签: 简约 词类 理论建构 理论评价
  • 简介:<正>:《汉语学习》是什么样的刊物?答:《汉语学习》是辅导学习汉语的刊物。以朝鲜族广大革命干部和群众中的汉语爱好者、中小学汉语教师,中学高年级学生和社会知识青年为对象。广泛介绍汉语知识及汉语学习材料,介绍汉语研究成果,介绍有关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的经验,报道有关汉语活动的消息,培养学习汉语的兴趣,丰富学习生活。:《汉语学习》多长时间出版一次,如何发行?答:目前还是内部发行的刊物,因受条件限制,暂定为双月刊。:《汉语学习》需要外部投稿吗?需要哪一类文章?

  • 标签: 汉语学习 研究汉语 汉语教学 学习汉语 中小学汉语 革命干部
  • 简介:答读者编辑老师:我学习日语已有数年的经历,但开始学时不是从「五十音」开始的,是以诗歌的形式,把「五十音」巧妙地安排在诗歌里,读起来非常顺口、易学、易记。八年前,我最尊敬的老师已经谢世。为了不忘记老师送给我的这一珍贵礼物,永远铭记在心里,同时把诗歌的...

  • 标签: 诗歌 日语 佛教思想 生灭 易学 寂灭
  • 简介:游古徽州西递地界,见存有一悬匾(右图)。其余附件全无。(朱熹为古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笔者曾将此字和朱熹传迹比较,风格一致,敦厚、丰满,为一佳书,应当可信。

  • 标签: “孝” 解读 书法 古徽州 朱熹 应当
  • 简介: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落魄莫根由。”这体现了与人交谈时应该自律的准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忌讳.都有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你与人谈话时如果忽视别人的忌讳,贸然探问别人的隐私,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使交谈陷入尴尬,甚至会在彼此日后的关系中留下阴影。那么,与人交谈时应该避免问及哪些隐私呢?

  • 标签: 人际交流 礼仪习惯 语言形式 人权 隐私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编辑部转来舒同志的信,对并列结构双音词的"颠倒词序"问题提出几个疑问,要求予以解答。现答复如下:首先要说明两点:一、所谓"词序",严格说来,应该说是"字序"。因为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词占优势,构成双音词的成分是"词素";词素的次序有时变换一下,就构成另一个双音词。例如产生——生产,和暖——暖和。在古汉语里,单音词占优势,单音词相互组合,也可以构成双音词。例如介绍——绍介,辛苦——苦辛。但古人并没有明确的词的观念(更没有词素的观念),只把"字"当做运用的单位。因此,双音词的内部结构只有"字序"(即字的排列

  • 标签: 答读者 词序答 读者问
  • 简介:<正>《有子之言似子》是《礼记·檀弓》中的一节。此节首句中“丧于夫子”据陆德明《经典释文》说:“丧,,或作闻”。此后作注者多采用“闻丧”。如元代陈澔《礼记集说》云“,音闻。”请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亦注曰:“,作闻。”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不但引日本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所述“古本‘’作‘闻’”,而且据扎颖达正义中的文字考证“正义经文本作‘闻丧’”,为“闻丧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这样一来,自宋以降的所有善本均无法与此说抗衡。且“闻丧”于上下文似乎也更为通顺:若有子的是“闻丧于夫子乎?”曾子回答“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

  • 标签: 礼记·檀弓 孔疏 失位 经文 郑注 孔子教
  • 简介:《论语》中的“NN”句陈思坤本文所谈的是《论语》中语段开头的起始句的一种句式,兼及《法言》中的同类句子。所引《论语》材料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6月第一版。所引《法言》材料出自新纂门目五臣音注杨子法言,影世德堂本。《论语》中语段的...

  • 标签: 《论语》 《法言》 宾语 主谓短语 孔子 卫灵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们在谈话时,少不了你问我答,一般应该有问必答。但有时会碰到一些让人实在难以回答的问题,这时,不管是勉强作答、胡乱作答.还是简单粗暴地拒绝回答,都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有违回答者的初衷。有不答也要做到得体,使对方不误解你,不漠视你.这就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了。

  • 标签: 语言 人际关系 回避方法 思维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对最近几期的《日语知识》有几点疑问和建议。(1)彼女音楽好(93.7.p44)我记得主语是第三者时,表示感情的形容词后面需加。如,「彼悲」。那么表示感情的形容动词呢?从例文上看似乎不需要加,为什么?

  • 标签: 形容动词 日语专业 李强 拟态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 简介:从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的中译文的“”字的翻译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在《李尔王》的中译文形成的伦理意义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西方伦理中不存在中国意义的“”,因此,译文中不宜过多使用“”,而应该使用“爱”等词语,以免造成对《李尔王》悲剧意义的曲解。

  • 标签: 莎士比亚 《李尔王》 孝爱 伦理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表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作为教书育人的语文教师,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来进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文娱活动,广播节目,在公共场合发言等等,不一而是,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路,介绍一种课堂答“记者”的方法,主要做法如下:

  • 标签: 训练 记者 课堂 中专生 口语表达能力 口才
  • 简介:文对古代汉语中以动词""为核心的语法结构由"受事成分"优先占据近宾语位置发展到由"与事成分"优先占据近宾语位置的过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运用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核结构的各种演变模式及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作了充分的探讨并从理论上给以合理的解释.指出:"经济原则"和"明确原则"这一对基本的语用原则在人们选用某种语言表达式时会起到互相矛盾的作用,这种互相矛盾的作用是""核结构发展的内在动因.

  • 标签: “问” 经济原则 明确原则 古代汉语 动词 宾语结构
  • 简介:确山方言中的“多+A”在表示中性与偏向时存在形式对立,前者用“多A儿”,后者用“多+A”,而且用于中性的“A儿”的性质与其他儿化现象有显著差异。另外,中性与偏向的否定形式和所使用的语气词也不同。普通话中能表示中性的“多+A”也都可以表示偏向,它们没有明确的形式差异,但该结构的多义性仍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由于中性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都大大超过偏向,它们表示偏向的事实经常被忽视。

  • 标签: 多+A中性问 偏向问 A儿
  • 简介:在明清时期的吴语里,有“几化”几花V‘几哈'“几罅”、“几呵V‘几吪V‘几夥'“几货”等-系可概括为“几化(X)”的方言词,并且仍保留在现代吴语里.吴语“几化(X)”最初是数词,来源于中古汉语出现的“几许”,与上古汉语以来的数词“几何”没有源流关系.吴语“几化(X)”由询问数量变为表示多量,其中有句法、语用等多种变化诱因.表示多量的“几化(X)”又形成AABB重叠式,“几几化化”作定语往往有标记,作补语则是无标记的,性质上近似状态形容词.语言的主观性促动了“几化(X)”重叠式“几几化化”的形成,词汇重叠是语言象似性(iconicity)在汉语构词法上的体现.

  • 标签: “几化(X)” 词形变异 意义与功能变化 语源 明清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