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人的独特性为证立人的主体性、人的尊严和国家权力行使的边界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在现代法律制度中,以人的能力、思维方式和个性为代表的独特性要素已经在法律制度中得以展现。但是,法的形式理性、国家职能的异化和社会权威都对人的独特性的法律保障提出了挑战。为了保障人的独特存在,学者们纷纷提出国家中立、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建构、有限度的法律个别化等学说,其中共同的旨趣在于对国家和社会干预个人独特性的范围、方式等进行严格的约束。对于目前尚无法解决的冲突,应当贯彻人的独特性初显优位原则、搁置争议原则、程序正义原则和'人是目的'原则。

  • 标签: 人的独特性 形式理性 私人领域 国家中立 个别化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反复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党内法规”实则是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内法规”即为由党内专门机关或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所制定、认可或解释,以党内关系为调整内容、以权利和义务关系为具体调整机制,以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为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党内强制力的行为规范之总和。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家法”,“党内法规”集聚了鲜明的法治价值,这些法治价值在实践中通过行为规范性、严格程序性、权利义务性、专门制定性等特点得以呈现。

  • 标签: 法治 党内法规 行为规范 严格规范 权利义务
  • 简介:陪审制度是现代司法审判的一个重要制度,也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试点领域。本文以实验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博弈策略和认知实验的结论,对陪审员关于案件事实的判断能力和公正性方面进行了实证及哲理的分析,从而得出普通人陪审员具有相当的判断能力和公正性的结论。同时,本文简要介绍了西方行为法学派已有关于陪审员的认知偏差模式及相关的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日后陪审制度的实证实验研究进行了展望,并尝试提出可供研究的重点方向,如法官指示、陪审团模式与大小、个体与团体、证据规则和表决规则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我国陪审改革试点工作及今后的陪审制度建设具有部分参考意义。

  • 标签: 陪审特性 认知偏差 行为实验
  • 简介:五四至40年代,闻一多在每个时期都表现出卓然不群的文化选择态度与立场。五四时期,他认同和支持新文学,但强调古典文学的价值;留学期间,继续发扬乃至强化其文化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对西方工业文明和社会现代性相当反感和拒绝,却接受西方的现代诗学;在新诗写作和评论上,坚持将古代诗学的质素与西方诗学进行融合,在传统与现代融通中创造新诗与新文学;在四十年代抗战时期的文化复古与儒学复兴大潮中,闻一多却坚守五四的反传统态度,再次表现出罕见的思想见识和文化立场。闻一多的主张与实践表现出他对新文学发展的超前性、真理性与预见性,是对新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内在矛盾的克服与解决之道。

  • 标签: 闻一多 文化选择 独特性 价值
  • 简介:文章以山西交城方言为例,探究长时共振峰特性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语音同一性检验的价值;以普通话和山西交城方言为语料,4位男性和4位女性长时共振峰均值特征、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长时共振峰FFT功率谱特征、长时共振峰线性预测谱LPC特征共四方面的长时共振峰特性进行比较,得出长时共振峰特性在普通话和山西交城方言之间进行语音同一性检验的鉴定价值不高的结论。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可单独作为认定同一的价值特征,长时共振峰线性预测谱LPC特征不可用于交城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同一性检验。

  • 标签: 长时共振峰特性 话者识别 方言 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