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 标签: 微言大义 物主
  • 简介:1985年,汤玉梅经人介绍与汴河镇何庙村六组的何青平结婚,接着有了4个孩子,一家人过着贫穷而又快乐的日子。没想到,一连串的灾难接踵而至:1986年,何青平的二哥何小平因病去世,二嫂在生下腹中的孩子后改嫁,留下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1993年3月,何青平又因急性黄疸肝炎去世,汤玉梅和四个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悲痛过后,汤玉梅擦干眼泪,和大哥大嫂一起承担起抚育二哥3个孩子的重任。家里11个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3岁,累得汤玉梅和大哥大嫂整天团团转,但汤玉梅并不怨天尤人,她想:

  • 标签: 小平 离婚 急性黄疸肝炎 眼泪 抚育 快乐
  • 简介: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旋即遭到蒋介石的扣押,开始了长期的被囚生涯。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被转囚至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镇。1月29日,于凤至到来后,两人又被迁至山陡沟深的雪窦山中国旅行社,由一批精干的军统特务严加看管。

  • 标签: 中国旅行社 浙江 扣押 南京 张学良 军统特务
  • 简介:现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七世纪。与犹太教、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一样,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最高经典。伊斯兰教的宗教教义以及宗教制度通过《古兰经》得以固定下来。它也是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渊源。公元610年斋月,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570—632年)宣称奉安拉的"瓦哈伊"(启示,即《古兰经》),

  • 标签: 《古兰经》 宗教教义 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国家 艾布·伯克尔 欧麦尔
  • 简介:五年前,大义父亲胡文传为救别人的孩子牺牲了爱子。后来,一个面貌酷似亡子的女婴出世了。然而先天的疾病却让她很快离世。这位父亲又毅然捐出孩子的眼角膜,给两位盲人带来了光明——

  • 标签: 父亲 大义 童话 爱心 孩子 盲人
  • 简介:建国初。杨秀峰出任河北省政府主席。早在抗战时期,他的胞弟杨碧桐的独生子杨书琴中学毕业后就参加了革命。1947年,杨书琴在冀东叛变投敌,曾带领敌人杀害我地方干部。1950年杨秀峰担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后。听到对杨书琴罪行的反映。即派人协同司法部门进行调查。

  • 标签: 省政府 罪行 主席 司法部门 干部 地方
  • 简介:■1932年1月末,得知日军要进攻哈尔滨,道外同记商场总经理武百祥非常气愤,不顾个人安危以为题写下告全市同胞书,印刷数千份,欲夹在中送出.在哈尔滨保卫战中,武百祥以同记的名义和商业同仁为守军捐款捐物.

  • 标签: 众商家 商家深明大义 斗敌寇
  • 简介:正曾经对自己百般刁难的继女命悬一线,她来了——威海女孩杜欣,父母离异后跟爸爸生活,爸爸再婚,杜欣在生母的挑拨下,处处跟继母作对,用恶作剧将继母"赶"出家门。

  • 标签: 录取通知书 母亲 父亲 房子 威海 丈夫
  • 简介:一个患白血病的大学生作出惊人抉择:在几十万巨额手术费无着,生命可能随时逝去时,决定放弃治疗,把别人捐给自己的救命钱转捐给山区的贫困学生。被资助的小姑娘偶然发现了“秘密”,通过媒体庄严承诺:谁能借我50万,将来还他100万!我要用这笔钱拯救资助过我的大学生哥哥的生命。这是一个知恩图报的美丽童话,还是大义小妹与爱心大哥缔结的生死盟约?两个同样需要帮助的人“拉钩”约定:哥哥要好好活下去;妹妹要努力考入大学!最终感动了一位美国总裁,出资为拉钩“兄妹”圆梦。

  • 标签: 盟约 生死 爱心 大义 大学生 贫困学生
  • 简介:<正>这是一个关于夫妻离愁别恨、闪烁着人性光芒的现代经典故事,故事发生在哈尔滨。他与她,一个无义,一个有情;一个瘫痪,一个不离不弃。虽然她曾被无情抛弃,但在前夫病榻前,她诠释的人性之善却感天动地,情撼人心。花心男人瘫痪在床,病榻前来了糟糠前妻。面对“临阵脱逃”的前夫同居女友,大义的前妻郑重承诺:“人治好你领走,治不好我留下!”

  • 标签: 张晓兰 现代经典 离愁别恨 感天动地 王海江 无义
  • 简介:<正>西汉刘向著《说苑》卷十四中子文大义灭亲一节读来令人感慨。春秋时期,子文担任楚国最高官职令尹,其弟子新因犯死罪,被执法官廷理囚于狱中。可廷理了解其背景后,又将其释放。子文闻知些事,即把廷理进衙署,严加训导:“国家委你以廷理之重任,就是要你依法惩治罪

  • 标签: 执法官 楚国 《说苑》 衙署 刘向 中子
  • 简介:"青年疗养院"、严进宽出、学历贬值……近年来大众与舆论对于中国高校和高等教育的质疑声从未停歇,而与此相对的是身为高校管理者与教师的自我反思:去行政化、规范考评制度、遏制投机主义……双方的焦虑都直指当今高校制度之下"人性的异化"。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 标签: 《大学小言》 象牙塔 教育事业 书刊
  • 简介:“亲亲相隐”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一项司法主张,在历代法律中都得以确认。“大义灭亲”制度作为对正义的追求而一直被一部分人所推崇。这两种制度其实是情与义在法律领域中的冲突。在当代立法上,应该吸收古代“亲亲相隐”制度的精华,借鉴外国成功的立法经验,建立“亲属免证权”制度;同时,“大义灭亲”在道德层面上可以提倡,法律不应该予以强制或鼓励,因为其属于个人自由选择的范畴。否则,不仅不利于维护亲情,不符合人性,而且不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最后还会影响法治的权威。

  • 标签: 亲亲相隐 大义灭亲 人性 伦理
  • 简介:大义灭亲,作为道德层面可以提倡,但法律不应该予以强制或鼓励,因为其属于个人自由范畴,法律无正当权利也不适宜去调整。否则,不仅不利于维护亲情,不符合人性,而且不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最后还会影响法治权威。吸收古代"亲亲相隐"制度的优秀成分,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建立"亲属免证权"制度,赋予亲属拒绝作证的权利,既体现了刑法理念层面上的伦理功能,又符合制度层面上的期待可能性规则,而且与"非犯罪化"的世界潮流相适应。

  • 标签: 大义灭亲 人性 亲亲相隐
  • 简介:中国传统儒家伦理观念中有“亲亲相隐”的文化传统,但同时也不排斥“大义灭亲”,孔子既说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也说过”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人是情感的动物,当亲情和法律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本刊记者专访了2017年度“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奖”获得者,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主席郭齐勇。

  • 标签: “亲亲相隐” 儒家伦理观念 大义灭亲 学术委员会 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
  • 简介:2017年4月18日晚,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语言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正声雅韵大义真情——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暨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朗诵演唱会》在中央党校隆重举行。

  • 标签: 中央党校 演唱会 雅韵 正声 朗诵 真情
  • 简介: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强调“我”与“他者”之间经常性交往,“我”与“文本”、“我”和“世界”、“我”和“他者”都处在纵横交错的“网格”联系中。透析“对话主义”并将其喻义引入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探讨中,主流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之间应采取友好对话、相互“寻根”的交往方式。维护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最重要琴弦是儒学,维护中国之所以为社会主义国度的最重要琴弦是马克思主义,二根琴弦采取“复调”式的合奏或许能奏出更美妙的音乐。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对话主义 民众化 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