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肯尼亚腰果产业改革已开始见效,种植户实际售价高于往年。每公斤腰果仁的收购价由上年的34先令增加到46先令。虽然产量可能会减少,但由于成功禁止出口腰果原材料,加上国内腰果销售的逐渐规范,腰果仁价格好于上年。

  • 标签: 产业改革 肯尼亚 果业 腰果 种植户 收购价
  • 简介:丰都县名山镇东升村1989年以前,全村仅养8张蚕,是该镇最穷的后进村.1989年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针对本村的实际情况,选准了栽桑养蚕致富的路子,提出了三年实现产茧50吨的目标,并请了县丝绸公司杨永江股长作技术指导.经过几年努力,超过了50吨目标,达到了60吨,成为我县率先突破50吨的村,创造了村超乡镇的新纪录

  • 标签: 50吨 规模效应 途径
  • 简介:深入广西蚕区,调研广西蚕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建成了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首的蚕业科技创新平台,育成了一系列家蚕、桑树优良品种,集成了杂交桑密植技术,组建了八桂学者等科研团队,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发挥了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资金与平台建设不足、科研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仍不足、蚕茧品质与生丝等级还不够高、优势蚕区与新兴蚕区在产业发展上不平衡、种养机械化与资源综合开发刚起步、蚕桑产业链条短与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建议从加大蚕桑产业资金投入与平台建设、完善蚕茧收烘与缫丝工艺的改善、加快提升省力化机具与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加快推进“东丝西移”和“东绸西移”、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品牌化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升广西蚕桑产业综合竞争力。

  • 标签: 科技创新 蚕桑产业 广西 强省
  • 简介:桑瘿蚊幼虫是危害桑树嫩芽和新梢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县危害猖獗,轻者顶芽弯曲,重者顶芽枯死止芯,被害桑树常引起黑枯性细菌病发生,特别是低洼、潮湿、阴蔽背风和杂草丛生地带发生。去年春季柏丫镇部分社、组桑树被桑瘿蚊危害,有71%的桑枝产生烂头,止芯率达95%,秋季扩展到29个乡,其中有15个乡被害面占42%以上。全县损失桑叶达30%左右。

  • 标签: 桑瘿蚊 阆中县 桑虫 细菌病 桑枝 新梢
  • 简介:1998年涪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该区的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工作,召集蚕丝局及相关各部门按照蚕茧产业化的思路,规划蚕茧基地乡、村的建设。由优质蚕茧基地乡、村带动全县蚕业经济的发展,全区建设7个蚕茧基地乡镇,发展25个蚕桑重点村,每个重

  • 标签: 基地建设 优质蚕茧基地 涪城区 蚕茧产业化 方格簇 推广使用
  • 简介:本刊讯截至目前,隰县创建出口果品示范区面积1.7万hm~2,其中:67hm~2以上园区5个,出口水果有玉露香梨、红富士苹果、酥梨,主要出口美国、欧盟、东南亚、新加坡、香港等地。2016年全县出口果品1万余t,创汇达1000万美元。隰县素有“中国酥梨之乡”的美名。当地引进的新品种“玉露香梨”,以肉厚汁多、

  • 标签: 隰县 玉露 红富士苹果 栽植面积 城南乡 承包果园
  • 简介:为了化解15个柑桔主产乡(镇、场)、220个柑桔专业村、2.93万hm2桔园、11万户种桔农户、30万桔农的个体化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桔农的组织化程度。湖南省石门县农业局、柑桔办、经管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契机,大力鼓励支持柑桔专业村、加工企业、个体营销大户组建柑桔专业合作社。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石门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组织化程度 加工企业 专业村
  • 简介:阆中是一个老蚕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1983年以来,我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蚕桑生产在富民兴市中的骨干地位,加大了发展力度.通过大育大栽,调整布局,改造劣桑.使桑树基础不断加强,良桑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桑叶质量和单株产叶量,增加栽桑养蚕的效益,1994年,我市把优良新桑品种繁育推广工作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项目来抓,取得了明显效果.

  • 标签: 新桑品种 阆中市 品种繁育 栽桑养蚕 蚕桑生产 单株产叶量
  • 简介:2008年,陕西省城固县柑桔遭遇特大低温冻害,全县柑桔受灾面积达4133.3hm^2,占总面积1.07万hm^2的39%,预计将造成柑桔减产65%左右,损失惨重。面对灾害,城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倾全力组织帮助桔农减少损失。政策上,城固县扶植桔农开展冻后恢复及重建;物资上,城固县立项争取农业发展资金。

  • 标签: 冻后恢复 柑桔 齐抓共管 受灾面积 城固县 低温冻害
  • 简介:“十三五”开局以来,宜宾市蚕业工作紧紧围绕“做优一粒茧、拉长一根丝、开发一株树、盘活一片地、富裕一方人”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传统桑蚕生产为主线、以蚕桑资源的多元开发为突破口,积极推广实践新型综合利用模式,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提升产业扶贫成效

  • 标签: 蚕桑产业 扶贫 食用菌 桑枝 综合利用模式 桑蚕生产
  • 简介:一四川省科委下达,由西南农业大学和三台县人民政府共同承担的《丘陵地区蚕桑技术综合开发》重点科研项目,自1989年以来,课题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三台县位于川北丘陵地区,是一个有14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也是四川省蚕茧基地县之一。全县现有养蚕农户26万余户,年养蚕近30万张,蚕茧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是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蚕桑生产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促进丝绸工业稳步发展,支援外贸出口的骨干产业。由于农村养蚕

  • 标签: 蚕桑技术 开发成效 蚕桑生产 养蚕农户 蚕茧质量 丝绸工业
  • 简介:一九八七年前,高州县泗水镇生产的蚕茧质量低劣,蚕农只追求数量,忽视提高茧质。茧站购进的蚕茧茧色差,下茧混售率高,解舒率低,平均茧价是全县最低的镇。镇政府当时误认为茧站压级压价,群众意见也很大。为了提高泗水镇的茧质,从而提高茧价,消除误会,巩固泗水镇的蚕桑生产。从八九年上半年开始,泗水茧站在上级公司的帮助下,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经过三年的努力,茧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蚕茧解舒率有了显著提高

  • 标签: 茧站 茧质 蚕桑生产 蚕茧处理 解舒率 桑蚕茧
  • 简介:近年来,茧丝市场再次走入低谷,不少地方再次出现蚕农毁桑.如何才能保住我县1000t优质茧基地的桑树基础,确保蚕农收入不减,走出低谷再创辉煌?我县采用三种模式进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铜梁县 生态蚕业 茧丝市场 茧基地 蚕农收入
  • 简介:地处丘陵的洪雅县新庙乡李(土扁)10社,是蚕桑基地建设的后起之秀。全社41家农户,176人,耕地205亩,其中田156亩,地49亩,人平耕地1.16亩。这个社,过去以农业为本,单一生产粮食,虽人平粮食超500多公斤,但人平经济收入很低,仍是缺粮缺钱。1988年春,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发农业,发展蚕桑,裕县富民”的春风,吹到了偏僻的李(土扁)10社,社长李天良积极带领群众走栽桑养蚕致富的路子。

  • 标签: 栽桑 蚕桑基地 发展蚕桑 基地建设 新庙乡 户平
  • 简介:2001年初,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铜梁县开始实施,大庙镇石院村2社被定为实施示范社.全社36户、125人,其中在家务农的31户、104人.有耕地6.47hm2,其中田3.3hm2、土3.1hm2.在课题实施前的2000年,全社有桑树32000余株,其中小桑园1.3hm2、18000余株,年养蚕120张、产茧3500kg、收入42360元,单张产29.2kg、收入353元.从2001年开始大育苗、大栽桑,大力引进蚕桑新品种,积极推广养蚕新技术,到2003年发展到全社养蚕223.6张、产茧7678kg、收入92136元,单张产茧34.3kg、收入412.06元.全社户平养蚕7.2张、收入2972.1元.课题实施3年来,增加养蚕103.6张、增产蚕茧4086kg、增加收入49776元,分别增长86.3%、115.8%、117.5%.单张产茧增加5.1kg、增收59.06元,分别增长17.5%和16.7%.全社实现年667m2桑养蚕3.1张、养蚕直接收入1279.66元.现将该社实施蚕业课题的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结构调整 蚕桑科学 养蚕经济 大庙镇 石院村 蚕业
  • 简介:重庆江津市牌坊村的363户农民规模种植了73.33hm^2优质晚熟柑桔,并于2003年10月自愿组建了“牌坊村柑桔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合作社部分社员由于对发展晚熟柑桔的前景认识不足,同时也因合作社属松散型组织,对外没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对内没有强制的管理手段,果园管理不能及时到位,园区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制约着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江津市 柑桔 转换机制 产业发展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