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延缓衰老的保健食品,其原料组成及质量配比为生物黄酮30份~80份、维生素C10份~30份、维生素E5份~20份。其制作方法按通常工艺混匀,然后制成片、颗粒、胶囊、丸等口服固剂或者口服液体。由于用维生素c、维生素E组合,可达到双重抗氧化效果,特别是在抗氧化过程中构成一个往复循环的氧化还原链,使维生素E存在的情况下,维生素c具有较高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并直接与羟自由基作用,产生不活跃的自由基产物,直接被代谢成草酸排出体外。

  • 标签: 保健食品 延缓衰老 脂质过氧化作用 维生素c 维生素E 羟自由基
  • 简介:介绍了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呼吸作用、乙烯释放量、细胞壁超微结构和组分变化,以及与果实软化有关的细胞壁酶的活性变化。多数果实软化是由于细胞壁的破坏,细胞中的果胶溶液化,纤维素解体等。与果实软化相关较为密切的4种细胞壁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纤维素酶(Cx)和果胶甲酯酶(PME)。为深入研究果实软化机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果实 软化 呼吸作用 细胞壁
  • 简介:简述了与果实成熟衰老密切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的结构、生理作用、基因以及活性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其活性的因素,提出了β-半乳糖苷酶在抑制果实成熟衰老方面的研究重点。

  • 标签: Β-半乳糖苷酶 果实 成熟衰老
  • 简介:以山药为材料,研究了鲜切加工加速组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鲜切加工提高了山药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促进了H2O2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加速了抗坏血酸(ASA)的损失,加强了膜脂过氧化作用。统计分析表明,H2O2含量,MDA含量和ASA含量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山药 鲜切 H2O2 抗氧化酶 膜脂过氧化
  • 简介:本文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s)对于由青霉菌均引起的枣果青霉病以及枣果采后衰老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5μm的油菜素内酯即可抑制青霉病的发展,并可提高几种抗性酶的活性,如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然而,油莱素内酯对于离体青霉菌并没有直接的抑制活性,油莱素内酯可通过减少乙烯生成及提高枣果品质来显著延缓其采后衰老

  • 标签: 油菜素内酯 采后衰老 枣果 贮藏过程 苯丙氨酸解氨酶 病害
  • 简介:以"波兰2号"樱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处理方式(裸果处理相对湿度70%-75%,挽口处理相对湿度90%-95%)和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0、10、20、30℃)果实衰老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樱桃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乙醇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两种处理中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挽口处理果实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的裸果处理,与20℃和30℃高温贮藏相比,0℃和10℃低温贮藏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了乙醇和MDA含量的上升;樱桃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在贮藏期间先上升后下降,与裸果相比,挽口处理有效地延迟POD、SOD活性峰值的出现时间,无论裸果还是挽口,0℃和10℃低温在一定程度上均维持了较高的POD和SOD活性。与裸果处理相比,挽口处理樱桃果实保鲜效果相对较好,而且在0-30℃范围内,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

  • 标签: 樱桃 温度 相对湿度 衰老 抗氧化酶活性
  • 简介:对小肽的吸收机制、吸收特点,营养作用,以及影响小肽吸收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小肽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小肽 吸收机制 营养
  • 简介:以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模式为例,结合2013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培养目标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和就业现状,探讨了以合理性评价机制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修订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高校本科生培养目标的修订提供参考。

  • 标签: 培养目标 合理性评价 培养质量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