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材料及方法1.1本院2004到2006年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采用改良式鞘内子宫切除320例,筋膜内子宫切除282例为对照,两组年龄分别为35~52岁,34~53岁。患者年龄、手术适应证及子宫大小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 标签: 改良鞘内子宫切除术 传统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阴式子宫切除(transvaginalhysterectomy,TVH)与腹式子宫切除(transabdominalhysterectomy,TAH)进行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非脱垂子宫子宫肌瘤、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腺肌症等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并随机抽取行TAH者66例作为对照,比较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LVH组和TAH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中出血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最高体温较TAH组降低,肛门排气时间减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脱垂的子宫进行阴式子宫切,安全,可行,但需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 标签: 非脱垂子宫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子宫脱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膨出的68例患者行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结果68例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膀胱、直肠的损伤,术后复发,术后阴道残端愈合及排尿改善等情况,与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比较,更有临床意义。结论者在具备阴式手术操作,明了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具有微创、安全、简单、复发率低、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子宫脱垂 贫困地区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中预先处理子宫动脉后再切除子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4例腹腔镜下先游离阻断子宫动脉后行子宫切除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156.7min,平均出血116.1mL,平均29h开始排气,平均住院4.6d.结论:腹腔镜手术中预先游离、阻断子宫动脉后再切除子宫,可减少中出血,利于中暴露,是一种实用、简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动脉 预处理 子宫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行阴式子宫切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20例子宫全部阴道切除,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45±20)min,中出血量(100±20)ml,离体子宫重(312±204)g。术后随访无一例阴道残端内芽组织生长。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是一种微创、简便、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在不同子宫大小患者中均可临床应用,经济实用,尤适宜基层医院推广施行。

  • 标签: 阴式子宫全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式子宫全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110例与传统腹全子宫切除10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性生活影响小之优点。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筋膜内 全子宫切除术 改良
  • 简介:目的探讨阴式病灶切除方式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且停经〈60d、子宫下段外突病灶〈50mm的患者32例行阴式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复治疗。结果32例患者的术前血β-HCG5800-158000IU/L,平均(38070±115.4)IU/L;手术时间30-65(40.0±2.5)min;中出血20-100(46.0±11.2)mL;住院天数3-6d,平均4.1d;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2-4周,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血β-HCG自然下降至正常,无需辅助其他治疗,未发现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行阴式病灶切除方式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病灶清除彻底,还有对麻醉、设备、技术要求不高,费用低的优点,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阴式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医院在医院进行剖宫产的 84例产妇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42例患者 在剖宫产中发现子宫肌瘤 ,需要在进行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设为研究组,另外的42例患者无妊娠合并症,只需要进行剖宫产,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手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 P>0.05,且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切除,不会引起大量出血,且不会影响到后续产妇的正常恢复时间,有着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的优点并与传统的子宫全切进行比较。方法对67例妇科患者实施筋膜内子宫全切,对72例行传统的子宫全切,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残端感染率及恢复期阴道出血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恢复性生活时间、残端息肉率和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优于传统的子宫切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的盆底功能,评估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1.01~12中,选择收治的70例行全子宫切除患者,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对其分成2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经腹全子宫切除,另外35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展开2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膀胱及直肠膨出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之下显著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相比腹全子宫切除对患者的盆底功能影响更小,可降低患者的盆腔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盆底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阴式子宫切除在妇科疾病中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选取自2008~2010年间进行子宫切除的198例妇产科患者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期进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可见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费用、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五项相比存在组间差异(P〈0.05),TVH组显著优于TAH组。结论阴式子宫切除由于利用自然阴道手术,更符合微创理念,对于合并有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及盆腔疾病更是首选式。

  • 标签: 腹式子宫切除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 简介:子宫切除是治疗子宫肌瘤常采用的式,但对于子宫颈肌瘤,采用此式,由于宫颈周围解剖关系复杂,中易造成膀胱、输尿管或直肠的损伤,尤其是巨大宫颈肌瘤(直径≥10cm),嵌顿于盆腔或阴道内,使宫颈周围脏器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更增加手术难度。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巨大宫颈肌瘤2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周围脏器的损伤,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子宫颈肌瘤 巨大型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道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36例子宫及宫颈病变患者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结果36例手术时间60~140min,平均86min,术后肠功能恢复1~2d,体温恢复正常1~3d,出血量100~300mL,平均118mL。结论改良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安全有效。

  • 标签: 改良阴式 非脱垂子宫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道子宫切除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52例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其中8例同时行陈旧性会阴裂伤修补,3例合并卵巢囊肿,直径4~6cm,行囊肿切除子宫大小如孕6~12周。结果5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膀胱、直肠、输尿管损伤,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腹壁不留疤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除 阴道式 非脱垂子宫
  • 简介: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联合孕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孕激素 疗效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道子宫切除(TVH)在子宫良性病变中的微创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某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2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8例患者行TVH手术,对照组78例患者行TAH手术(子宫切除)。对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H手术早期阴道残端肉芽发生率远较TAH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脱垂子宫 阴式子宫切除术 微创